譚松韻家中休息半年,復工遭受網絡攻擊,毀掉一個人有多容易?

2019-10-07     娛情扒姐

譚松韻作為一名演員,以其可愛的長相和不俗的實力被大眾認知,在《嚮往的生活》中,譚松韻的表現讓大家對她又心疼又喜歡。大家可能都知道,譚松韻的母親因為車禍離開人世,身為女兒的她十分難過,不但笑臉不再,整個人在短時間內暴瘦,這個打擊對她真的太大了。

但網絡上永遠不缺看笑話和惡意中傷的人,譚松韻在母親去世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出現在大眾面前,相關報道也很少有提到她,但沒想到一則她與歐豪同框的照片被媒體曝光,本來是元旦時候的事情,卻被惡意曲解成譚松韻在媽媽住院過程中還和別人約會,並且爆料兩人還在談戀愛。很多網友在看到這則新聞以後信以為真,紛紛留言指責譚松韻,覺得譚松韻沒有心,不愛自己的母親。

譚松韻方面對於此事也做出回應,表示時間上有錯誤,並且兩人只是普通朋友。對於母親離世這件事譚松韻是不願意提起的,在講到媽媽的時候,譚松韻總是控制不住的流下眼淚,但這次澄清並沒有讓網友們對譚松韻的成見消失,眾人依舊在網上留言罵她,她無力抗衡,只能承受。對於譚松韻的遭遇何炅非常心疼,在《嚮往的生活》節目中特地又提起此事幫譚松韻闢謠,希望譚松韻能夠向前看,振作起來。

在譚松韻終於能夠緩過來,開始工作的時候,又有網友開始說她母親去世才半年就出來賺錢,眼裡沒有她的母親等。說出這種話的人,不知道是不是生活都被負面情緒占據,才能夠說出這種惡毒的話來。現在看譚松韻的照片,眼睛裡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神采和活潑,光好像熄滅了一樣。

這種事情並不是僅僅出現在譚松韻身上,前幾年當時比較火的男明星喬任梁因為抑鬱症去世,娛樂圈上下一片震驚,許多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士紛紛跳出來表示對喬任梁的惋惜,在有了微博之後,大家好像都很喜歡看明星在上面表態,如果他沒有在微博上有所表示,那麼眾多網友就會認為他對這件事不在乎。陳喬恩和井柏然都為此深受其害,兩人都是喬任梁的好朋友,因為喬任梁去世陳喬恩和井柏然都沒有發微博,許多網友就跑到兩人的留言區把他們罵了個狗血噴頭,最後井柏然退出了微博。

去年某一地區游泳池內,一位女醫生被兩個小孩摸了,女醫生要求他們道歉時,兩個小孩不但不聽,反而開始對女醫生罵髒話。其丈夫看到之後將小男孩教訓了一頓,但男孩子的父母知道之後將醫生夫婦堵起來教訓了一頓,雙方選擇報警。之後在警察的出面之下,女醫生老公向男孩子父母表達了自己行為的歉意。

本來以為事情會這麼過去,但是男孩子父母后來找到兩人工作的地方開始大鬧,讓醫院將女醫生開除,並將他教訓孩子的視頻有選擇的挑選出來放到網上,眾網友在看到之後紛紛大罵,並且女醫生不但遭受到網友的恐嚇,還被人曝光了住址和工作地址。

女醫生最後自殺,但這個行為卻使話題更加勁爆,到最後事情原委搞清楚,發表過言論的人才知道自己的話語導致了什麼樣的後果。那些沒有了解清楚事實真相的微博大號,每一個,都與女醫生的結局有推不開的責任。

毀掉一個人有多容易?從這些事情里就可以看出來一二。看起來是無關輕重的話語或者憤怒之言,但說的人多了以後,對於被攻擊者的傷害是巨大的,沒有一片雪花會為雪崩負責,現在有很多人,在乎的不是事實的真相,而是一個可以宣洩的出口,一個讓他可以評論的對象。在那位女醫生身亡以後,有部分網友想再去人肉男孩子的信息,這跟他們對待女醫生的方法如出一轍。

中國網民現在已經破億,每個人身處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都有所不同,自然性格也不一樣。其中不乏部分生活不如意者想在網絡上尋找存在感,一般明星會成為他們的拉踩對象。因為網絡暴力事件發生的越來越多,造成的後果也越來越嚴重,因此現在大部分網民都已經知道網絡素質的重要性。

但在約束自己的同時,也要記得保護自己,不僅能夠做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評",並且在當自己面對網絡暴力時,應該學會愛自己。面對他人對你的誹謗,你不需要和他們爭辯,也不需要搭理他們,只要做好自己,他們就會對你無可奈何。如果遭遇恐嚇和人肉,可以尋求家人的幫助,親人的力量是無法忽視的,它可以幫助你積極面對生活。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人士法律的幫助和保護,不要做傻事。

從《奇葩說》走出來的陳銘就曾經在節目中訴說自己曬自己女兒照片的時候,有網友在底下惡意留言說他的孩子丑,說她是湖北村貨基因。這樣的人在網絡上不是少數,說出這種話也不知道這位網友是以什麼樣的心情留言的,可能只是一時嘴癮,他沒有想過一個父親在看到別人這樣說自己的女兒時內心有多憤怒,也沒有想過這短短的一句話給別人造成什麼樣的打擊,別人可能會因為這一句話難過生氣好幾天,他卻在留言之後轉頭就忘,該幹什麼幹什麼。

這個世界上還是善良的人占據了大多數,只要你願意求助,總會有人願意幫助你。同時,這個社會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我們的信息通常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散播出去,有些朋友生性開朗,喜歡在網絡上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但殊不知這些信息有些時候就會成為別人攻擊你的方向,因此大家需要學會保護自己的信息內容,避免他人的惡意曲解和攻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UoDqG0BMH2_cNUgQW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