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落幕不久的第十五屆大阪亞洲電影節上,一部冷門的泰國片,打敗《少年的你》,奪得最佳影片…
電影主角,是《天才槍手》的女主。
看過片的網友說:淡淡的日系風,居然拍出了亞洲人骨子裡人與人的羈絆。看完讓人悵惘很久…電影英文名叫Happy Old Year,好諷刺呢,過去明明是一地雞毛,還怎麼Happy?
它是:《時光機》
小琴,剛從瑞典學成設計的歸國留學生。
一家知名的設計公司看中她的作品,「極簡而有功能性」,準備聘請她。
然而,簽合約前小琴還有一道關要過:公司總部的人,要參觀她的「個人工作室」;如果「工作室」的設計被認可,她才能拿到那個前途無量的offer。
可以說,這是一個「考題」。
事實上,小琴並沒有什麼「個人工作室」。
她對設計公司謊稱,她的工作室還在「裝修」。
而設計公司留給她的「裝修」時間,只有一個月…
由於剛畢業、身無分文,小琴沒辦法尋租好的場地。
她想到一個主意:把自己臨街的家,改造成「工作室」。
小琴的家有兩層。第一層,曾是樂器商店,為了同時住人,這一層被分隔成3個小間;二樓則一直廢棄著。
看起來,這是個不錯的想法:
從位置上說,它離地鐵近,又位於街道轉角,交通便利,也易停車。
而從改造前景來看:小琴的家人只要搬到二樓,她便可以在一層做文章,打通3間房,再重新油漆粉刷,很容易就能實現她的想法。
可是,一旦付諸實踐,問題就來了。
這個一家人住了幾十年的老屋子,堆滿了各種各樣的雜物,房間擁擠不堪。
以至於,有人不得不蜷在椅子上睡覺…
更糟心的是,家裡人根本不理解小琴的想法。
她跟家人講:極簡主義,是一種禪意。
被媽媽嚴辭打斷:極簡什麼,這是我家。空成那樣有病啊?
不僅如此,當「斷舍離」的命運,同樣指向小琴的私人物品時,小琴不得不回想起一些難過的往事,這讓她痛苦,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這部《時光機》於去年12月26日在泰國上映,取得了口碑票房的雙豐收。
網友評論:一部講記憶的電影卻只用了一次閃回,避免了大量閃回的散亂,簡明扼要的靠幾種物象留白,與「極簡主義」契合。女主角太會演,前途無量。
這是泰國導演納瓦珀·坦榮拉那迪的第七部長片。
不少國內觀眾看過他的《億萬少年的頂級機密》,講述泰國海苔大亨的故事。
嗯,也就是很多人愛吃的那個品牌「小老闆海苔」…
導演:納瓦珀·坦榮拉那迪
《億萬少年的頂級機密》海報
女主角茱蒂蒙·瓊查容蘇因,今年不過24歲,出道時還只是15歲的模特兒。
21歲那年,她就因出演《天才槍手》,獲第十六屆紐約亞洲電影節「亞洲新星獎」。
《時光機》
《天才槍手》
從「高智商作弊」到情感進階,《時光機》簡直就是瓊查容蘇因的個人秀。
從片頭到片尾,她至少大哭了五次,每次展示的情緒都不同,包括思念、絕望、傷感、內疚、譴責…
觀眾能感同身受:這是個「有故事的女人」。
比起「時光機」,這部片的港、台譯名更直白,分別是:「無痛斷舍離」和「就愛斷舍離」。
跟一般人想像的「斷舍離」不同,《時光機》探討的不僅是物品,更包括那些難以安放的回憶和情感。
有意思的是,聞名全球的日本整理師,近藤麻理惠,曾入選2015《時代周刊》影響世界100人的她,毫無違和感地出現在《時光機》中。
2019年,麻理惠推出一檔真人秀,《麻理惠的整理秘訣》,記錄她在西方家庭幫人整理的過程。《時光機》中,被小琴推動,不得不整理房間的哥哥,買了麻理惠的書,還開始看她的這檔節目。
《時光機》像提供攻略似的,給出了「斷舍離」的六個步驟。
第一步:設定目標、尋找靈感。
小琴,就是一個「決絕」的人。
她掃空超市貨架上的垃圾袋,毫不猶豫地把老舊的卡式收音機、鍵盤手機,上學時的成績單,好友送的生日禮物,離家的父親留下的僅有的文字…全都塞了進去。
她說:垃圾袋就像黑洞,丟進入後就消失了。你就不記得裡面裝了什麼…
事實上,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第一步,就很難。
整理師麻理惠說:要是你手裡拿的東西,不會令你怦然心動,就說聲「謝謝」丟掉即可。
《時光機》中的哥哥,卻道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我拿到的東西,都讓我怦然心動…
而小琴之所以毫無忌憚地「扔」,就是因為她目標明確:
為了拿到offer,一個月之內,她必須清空雜物。
她信念堅定到,能克制自己增添新物的慾望。只要「占空」的東西,她統統不添置,就連設計參考資料:能選擇電子版本,她就不會買實體書。
一旦決定,你的「斷舍離」就真正開始了。
接下來的幾個重要原則,「不要有太多感覺」「別動搖,要無情」「不要留戀」等,其實可以看作一條:那就是,妥善安置物品寄託的回憶。
影片中的哥哥說,丟掉日常用品很簡單,私人用品就不容易。
這實際也是導演本人的體悟。他有清理房間的習慣,已經連續五年做著「斷舍離」的事情。
一開始,他只是想:「哦,我只是需要擺脫東西」。
兩三年後,他意識到,這其實是關於放棄某物的決定。這個決定的背後總是有一個故事。
「它不完全是關於丟棄物質的東西,而是關於記憶。」
有時候,你需要忘記一些記憶,有時候你需要保留它們,有時候你需要別人原諒你,或者和他們協商…
而這個過程,會牽涉到很多現實的問題。
比如,當你扔掉別人送的禮物,恰好被在意的人發現了…
《時光機》中,哥哥不捨得丟掉俗氣的紀念品,儘管滿滿的觀光客味,可他覺得,對方的心意更重要…
小琴的好友,發現自己送的CD被扔,跟小琴大吼:
也許,你鼓起勇氣還給我,我也就只是傷心,而不會像現在這樣,既傷心又生氣…
比如,你不捨得丟棄一件東西,可能只是因為,無法面對一件早該放下的事。
《時光機》中,小琴的母親,一直在家裡擺著一台老式鋼琴。
整個家裡,只有父親會彈。
可是,他拋妻棄子,一走就沒有音訊。
當小琴撥通父親電話,問他能不能來取鋼琴,得到否定的回答。
可是,母親仍然不肯放下,還盼著父親能回頭…
比如,有些東西你急於丟掉,卻發現總也甩不掉,可能是因為,那事關一段割捨不了的情感,或者難以正視的錯處…
《時光機》中,小琴曾狠心拋棄前男友,她覺得:既然你不是我的真命天子,那就是你的事情,我幹嘛為其他人的感覺負責…
可即便如此,她仍然沒有勇氣把前男友的舊物,一扔了之。
直到不得不相見,她才被逼著回憶:
原來,那都是美麗的過往,曾經快樂的青春。
小琴還驀地發現,她如今痴迷的「極簡」,似乎最早,就是從前男友的雜誌看到的。
有些事情,似乎遺忘了,卻並沒有消失。
而拚命想拋棄的東西,可能有一些,早就深深植入腦中了…
那些牽涉著記憶的物品,果真是今天丟掉,今天就會消失嗎?
而有沒有可能,你丟掉的東西,反而其實才是最寶貝、需要珍惜的?
《時光機》對「斷舍離」做了很深入的探討。
片中一個細節很有趣,哥哥調侃愛扔東西的麻理惠:她這麼做只是為了節目效果,泰國的房子又沒日本那么小...
還有一個場景讓人動容。
小琴的好友,準備結婚,拜託她找一張十年前的合影。
那是倆人無意識中,被拍下的第一張「合照」。
十年來,他們分分合合,誰都沒想到,他們最終會走入婚姻殿堂。
一張再普通不過的照片,卻忽然變成了無價之寶。
倆人看到照片的一瞬,哭了…
而很多看到這一幕的觀眾,也哭了…
《時光機》中的小琴,直面自己的感情,對曾經的友情、愛情,來了一次溫暖又決絕的告別。這使她最終完成「斷舍離」,擁有了「極簡」的工作室。
清空後的房子(左);「極簡」工作室(右)
據說,在泰國,觀眾非常不喜歡片中的小琴。他們認為她是一個非常冷漠的人,她似乎對人沒有任何關心和感情。
但本片的導演對小琴報以很大的理解。
「回想過去:如果它是好的,那麼你會幸福。但如果不好,那你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他說,小琴已經努力,希望去獲得對過往關係的原諒,儘管她失敗了。
對物品來說,單純的扔扔扔可能並不難。
但要想真正實現「斷舍離」,根本不用學什麼課程、看什麼指導書。最關鍵的是,就在於,你已經可以成熟地去處理附著在物品上的回憶。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知道,到底哪些東西,是你不再使用的非必需品,應該丟掉。
哪些東西,是還有用、應該保存得很好的東西,不會被輕易放棄。
事實上,不管好的、壞的,所有的記憶加在一起,造就了現在的我們。
當我們學著去面對那些負面的過去,這種經年增長的能力,在逼迫著每個人,成長為獨一無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