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世界科技界的分分合合

2019-12-11     行者啊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話說在全球化分工的基礎上展開了全球性的大協作,各國的生產力緊密結合在一起,從全球整體的角度觀察,這是最為合理的生產方式。然而任何事物有一利必有一弊,如果從各個生產力成員觀察,又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一些長期占據高端的成員不願改變這種結構,而一些長期處於低端的成員由於實力增強,必然向高端衝擊,意欲改變目前的結構。


伴隨著歷史發展的周期律,各個領域的合作協作由低端到高端,由小規模到大規模,走到今日就是全球化。從人類種群的角度來看,合是為了形成合力共同發展,分是為了成員完善,成員在合的過程中進步,在分的階段突破,合是為了分做準備,分是為了更好的合,目的都是為了人類種群更快地發展。

所以分分合合是隨人類發展周期律必然出現的現象,而引發每一次分合的切入點都不相同,也不足為奇。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脫鉤是生產力脫鉤的第一步,這一步意義非凡。

據《金融時報》報道,中國政府機關將在三年內淘汰所有外國電腦和軟體。報道稱,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向所有政府部門和公共機構下達的指示,明年30%的外國辦公電腦和軟體將被換成國貨,到2021年將有50%的外國電腦被替換,2022年剩餘的20%也將全部被國貨替代。


無獨有偶,俄羅斯也在進行相似的動作。據報,俄羅斯研發的手機作業系統欲替代android,為的是擺脫google的控制。


在工業化走入信息化階段,信息化成為像水電一般的存在,是一切技術手段的手段,而數據成為像石油一樣的存在,是信息時代財富的主要存在形態,也是各領域科技發展的產物和原料。從科技界開始分離,首當其衝的就是信息技術,而信息技術最為關鍵的就是計算機以及計算機周邊產品,包括晶片、作業系統、資料庫、應用軟體等等。


晶片方面,國產CPU發展迅速,飛騰、龍芯、兆芯、申威、海光、鯤鵬、麒麟等晶片都已經大規模商用。


作業系統方面,國內的紅旗Linux、共創Linux、銀河麒麟、中標麒麟、中科方德Delix、深度Deepin、StartOS、中興新支點、華為鴻蒙等已經應用或者正在研發。近日,中標麒麟與銀河麒麟宣布整合,標誌著國產作業系統發展進入快車道。


資料庫方面尤其發展迅速,這得益於國內獨特的應用場景。包括南大通用、武漢達夢、人大金倉、神州通用、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和金山雲等出品的資料庫的市占率都在不斷提升。


應用軟體方面,對標微軟office的wps市占率也在逐步提升,其他國產OA、文檔編輯軟體和安全軟體也在不斷推出。


我們看到從硬體到軟體的完整生態正在形成,信息技術分離的準備已經做好。從大環境來看,這種分離似乎不可避免。然而儘管如此,信息技術可以分離,數據信息無法完全分離。這種分離必然是短暫的,可能幾年也可能十幾年,在分離階段,各個成員各自突破以後,走向更高層次的合作將是必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HBX9m4BMH2_cNUgQ8V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