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9日是第十四個世界卒中日,宣傳主題是「預防為主,遠離卒中」,口號為「遠離卒中,從健康生活開始」。
腦卒中指的是因血供異常所引起的腦損傷,通常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大類。缺血性腦卒中即腦梗死,出血性腦卒中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其中,缺血性腦卒中占70%以上。
腦卒中的症狀主要包括突然出現的口眼歪斜、言語不利、一側肢體無力或不靈活、行走不穩、劇烈頭痛、噁心嘔吐、意識障礙等。
如果有上述三種情況之一者,可立刻撥打急救電話 120。
一旦發現身邊的人有疑似腦卒中的症狀,一定要緊急撥打急救電話,轉運至具備急性腦卒中救治條件的專業醫院進行系統的救治。
"中國卒中急救地圖"已於 2017 年 9 月正式發布。現在可以通過關注網站"中國卒中急救地圖"或者微信公眾號"卒中地圖"來獲取周邊有資質的醫院信息,及時得到救治。
一旦發現身邊的人疑似急性腦卒中發作,需立即撥打急救電話,轉運至具有救治能力的醫院進行院內治療。不同類型急性腦卒中的治療方法有所不同。進入院內之後,首先需完善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後再具體實施急診救治。
如果確診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應該儘早開展溶栓和(或)取栓治療,強調早識別、早治療、早康復和預防再發。溶栓和取栓治療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預後的最主要手段,儘早溶栓取栓儘早獲益。
如果確診為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往往需要積極尋找並儘可能消除病因,同時進行降顱壓治療,必要時需急診手術,防止腦疝的發生,保護生命健康安全。
溶栓治療就是通過溶栓藥物把堵在腦血管里的血栓溶解掉,使閉塞的血管再通,及時恢復供血,減少缺血腦組織壞死。國內較常使用的靜脈溶栓藥物為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尿激酶等。
目前溶栓治療的最佳時間為發病後 4.5 小時內,超過 6 小時將失去溶栓治療的機會。
取栓治療主要是針對顱內大血管閉塞。通過導管經血管內到達閉塞的部位,使用特殊的取栓裝置將血栓取出,恢復閉塞部位血流。取栓治療的最佳時間為發病 6 小時以內 , 部分患者可延長至 24小時以內。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就如同莊稼地缺水,缺水的時間久了,禾苗就會旱死;如果能儘早打通水渠進行灌溉,有些禾苗就可以挽救回來。所以,時間就是大腦,發病以後一定要儘早進行正規溶栓取栓治療。
儘管溶栓和取栓治療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救治的核心技術,但是仍存在一些可能的風險,如顱內出血等。然而,相比較而言,溶栓和取栓所帶來的獲益遠大於風險,並且延誤治療所帶來的危害對患者來說是災難性的。
如未及時得到規範救治,每延遲 1 分鐘治療,將會有 190萬個腦細胞死亡,輕則導致偏癱、失語,重則導致死亡。
一旦耽誤超過了治療最佳"時間窗",治療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所以,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等不得也拖不起。
必須強調的是,如果有腦卒中家族史的人,患腦卒中的風險將明顯增加。
日常生活中積極控制危險因素,是降低腦卒中發病率的根本措施。
腦卒中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是減少腦卒中發病以及復發的關鍵。
腦卒中的一級預防是指疾病發生前對腦卒中的危險因素積極控制,包括生活習慣調整和藥物調整。生活習慣控制包括:
※ 加強體育鍛鍊
※ 合理飲食
※ 戒煙
※ 限酒等
藥物控制包括通過藥物對基礎疾病進行干預,如對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以及房顫等的藥物干預。
腦卒中的二級預防是預防已有腦卒中症狀或已發生腦卒中的患者再次發病,包括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降低血栓風險,以及對血管狹窄、動脈瘤、煙霧病等進行手術干預,預防腦卒中的再發。
腦卒中患者常存在各種後遺症,包括肢體活動障礙、言語不清等,嚴重影響生活。及時的康復治療對於腦卒中後遺症的恢復至關重要。
理論上來講,只要患者生命體徵平穩即可開始進行康復治療,越早的開展規範的康復治療,患者的預後將會越理想。
腦卒中的康復治療包括物理療法、作業療法、言語治療、心理治療、矯形器治療、中國傳統治療以及康復護理等。康復治療需由康復醫師、治療師、護士共同進行,針對各方面後遺症進行分析評定,制定個體化、規範化的康復治療方案,開展綜合、全面、系統的康復治療。
內容來源:中國心腦血管病網世界卒中日宣傳海報
戳文末了解更多,下載海報PDF,收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