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時別著急,上下左右對應不同器官,「對號入座」才知道哪裡生病了!

2023-12-28     全科與心理

原標題:肚子疼時別著急,上下左右對應不同器官,「對號入座」才知道哪裡生病了!

腹內有多個器官,分別屬於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等,包括肝臟、膽囊、胰腺、脾臟、胃、腸、腎臟、膀胱、輸尿管,女性還有子宮、卵巢、輸卵管男性還有精索,這些器官中的任何一個發生病變,都會導致腹痛。

可見,腹痛的原因複雜,在判斷腹痛的病因時,首先要搞清楚腹痛的部位與器官的關係。一般腹痛與壓痛部位多為病變所在,通過了解各器官在腹內的分布,就可以根據疼痛的部位斷定患病的器官。

判斷

疾病要點

起病方式:分為急性、慢性、突發性、間歇性腹痛。

疼痛的程度及性質: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腹痛和鈍痛、痙攣性絞痛、刺痛、周期性疼痛等。

疼痛的部位:包括固定性、遊走性、定位不明確性局部及全腹疼痛。

與飲食的關係:區分為餐後痛、空腹痛、夜間痛、進食高脂肪食物後痛及與飲食無關的腹痛等。

疼痛放射的部位:包括右背、右肩、左背、下腹部、腰、大腿內側等。

其他伴隨症狀:包括食慾的變化、噁心、嘔吐、腹瀉、便秘、便血、尿血、黃疸、面色蒼白、發熱及出冷汗等。

腹痛時

常見的疾病

急性上腹痛

急性上腹痛,多見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症及急性胰腺炎等。

在心窩部及偏左側出現中等程度的急性鈍痛,最常見於急性胃炎,並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胃、十二指腸潰瘍性疼痛與進食關係密切,疼痛具有反覆發作的特點,與季節和精神因素有關,多在秋末春初及精神過於緊張時發作。其中,胃潰瘍多在餐後30分鐘至1小時出現疼痛,疼痛點位於上腹部偏左;而十二指腸潰瘍多為空腹痛、夜間痛,常伴有反酸、胃灼熱等症狀,疼痛點位於上腹部偏右。

急性膽囊炎、膽石症多為突然發作的右上腹持續性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多由進食油膩的食物所致,常伴有噁心、嘔吐症狀,嘔吐物中可含有膽汁,嚴重時有發熱和黃疸表現。

急性胰腺炎是較為嚴重的疾病,多發生於中年以上的體型肥胖者,常於飽餐和飲酒後發病,表現為逐漸加劇或突發的上腹部持續性劇烈疼痛,向左腰、背部呈帶狀放射,並伴有噁心、嘔吐及腹脹感;嚴重時,疼痛可擴展至全腹,並出現四肢冰涼、出冷汗、脈搏微弱、血壓下降等症狀,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肺炎及闌尾炎早期,也可出現上腹部疼痛,常易被誤診,在家庭診治時需要多加註意。

急性中下腹痛

急性中下腹痛的疼痛點主要在肚臍周圍,呈鈍痛或陣發性絞痛,腹內「咕嚕咕嚕」的腸鳴聲可增加,多伴有腹瀉,大便呈稀糊狀或水樣,是急性腸炎的表現;如果大便內有膿血,並伴有發熱,則應考慮細菌性痢疾

中下腹急性腹痛時,還應考慮外科及婦科疾病。急性闌尾炎在右下腹具有固定的壓痛點,有時還伴有噁心、嘔吐症狀;急性腸梗阻可表現為突發性的肚臍周圍陣發性絞痛,伴有噁心、嘔吐及腹脹症狀,無排便、排氣,腹部X線透視可診斷;如果絞痛位於側腹部或腰區,並向下放射,應考慮尿路結石的可能;婦科疾病,如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腫蒂扭轉及宮外孕破裂等,多表現為下腹部疼痛,應加以鑑別。

突然發作的全腹疼痛

突然發作的全腹疼痛多由外科疾病所致,包括瀰漫性腹膜炎、腹腔內出血等。瀰漫性腹膜炎多由闌尾炎、潰瘍病、膽囊炎、腸梗阻等引起的穿孔所致,腹腔內出血引起的全腹疼痛常由肝、脾破裂或宮外孕破裂所致,嚴重時患者均會出現四肢冰冷、面色蒼白、出冷汗、脈搏微弱、血壓下降等休克症狀,有生命危險,需要到就近醫院緊急救治

慢性腹痛

慢性腹痛大多起病緩慢,病程長或急性起病後轉變為遷延型(或間歇性)。常見引起慢性上腹痛的疾病有慢性胃炎、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胃癌、肝癌及胰腺癌等。

慢性胃炎是常見疾病,表現為反覆出現的上腹部疼痛或飽脹不適,多以心窩部為疼痛點,可伴有反酸、胃灼熱、噁心、嘔吐、噯氣及食量減少。

右上腹持續性鈍痛,伴腹脹、噁心,在進食油煎或脂肪類食物後症狀可加重,多為慢性膽囊炎、膽石症急性發作。

中老年人長期出現上腹部隱痛不適,如果疼痛加重或性質改變,並出現食慾減退、食量減少、逐漸消瘦、疲乏無力,並伴有貧血、黃疸、大便變黑等症狀,應考慮消化道腫瘤,如胃癌、肝癌、胰腺癌等。由於老年人對疼痛的定位不准,反應不敏感,家屬應特別留意。

慢性中下腹痛多由慢性腸道疾病所致。左下腹部隱痛,伴有腹瀉,大便呈稀糊狀,有下墜感,可能為慢性結腸炎或慢性細菌性痢疾;如果大便中帶有膿血,應考慮潰瘍性結腸炎的可能,中老年人則要除外結腸癌的可能;另外,腸結核及腸道寄生蟲病也可引起慢性中下腹痛,需要家屬和醫生仔細鑑別。

內容來源: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常見病症的家庭診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9dbbc0d6fa9890354a9659b4ef68b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