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哭的柳岩,窒息的母親

2024-07-19     十點電影

轉載來源:十點讀書會(sdclass

柳岩又被詬病了!

但這次詬病她的,不是鋪天蓋地的輿論,而是她一直極為孝順的母親。

近幾年,柳岩在自己的演藝事業里大放異彩。

電影《受益人》,讓她提名「金雞獎」最佳女主角;一部《夢華錄》,讓網友驚喜地看到柳岩不俗的演技;

和黃軒一起主演的《來福大酒店》,柳岩也體驗了一把大女主的癮;《乘風2024》里柳岩不但順利成團,她穩定的情緒和真誠待人的方式,在一眾「姐姐」里,也收穫了好人緣。

多面的柳岩撕下了「花瓶」的標籤,並成功地從大眾對她的刻板印象里突圍了出來。

可成功突圍的柳岩,卻沒能逃過母親凌厲的審視。

窒息的母愛

在《我家那閨女》第三季里,和柳岩的生活一起暴露在鏡頭之下的,還有她和母親的關係。

觀察員王勉問各位媽媽是否會誇讚自己的女兒時,不同於其她媽媽不停地羅列女兒們的優點,柳媽媽則是在短暫地認可了女兒認真努力、性格開朗的同時,對女兒開啟了大肆吐槽:

「她為什麼到現在還是個剩女?!」

吳昕馬上糾正道:「沒有,人家不是剩女,人家選擇太多了。」

但柳媽媽顯然不接受這樣一番圓場:「老大難,真的!」

談及「年下戀」時,柳媽媽更是直言不諱:「但是現在她年紀那麼大了,要找只能找老頭子了」。

44歲,未婚,似乎成了柳岩的原罪。因為這份「罪過」,柳媽媽幾乎全方位地否定了女兒:

鏡頭掃過柳岩家裡的衣帽間時,柳媽媽說「亂七八糟」;

柳岩戴上可愛的發箍,柳媽媽銳評:「丑得掉渣」;

柳岩切水果時,她又嫌棄女兒的刀工;

對冰塊情有獨鐘的柳岩吃掉菜板上的冰渣時,柳媽媽更是怒火中燒,指責柳岩在面對鏡頭時不夠講究文雅……

儘管螢幕上打出「真母女」的字樣來轉圜現場尷尬的氣氛,但窒息的空氣已撲面而來。

網友紛紛替柳岩「不值」:「給哥哥買房,給父母治癌,卻被批評是大齡剩女!」

眼見心直口快的母親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孝順的柳岩毫不猶豫地張開自己的羽翼來庇護母親:「我的媽媽在觀察室真的很可愛。」

「我是80後的閨女,所以我沒趕上他們這一波,我的父母對我管教是非常嚴格的,尤其是我母親又是語文老師,所以大家會看到她在節目裡如果沒人打斷,她會一直說下去,跟我一樣,就我們有這個毛病……」

柳岩將母親對自己的這番「打壓式」教育歸咎於個人與時代的錯位,以及母親身為教師攜帶而來的「職業病」。

但沒有哪一個孩子是不希望得到母親無條件的愛與支持的,也沒有哪一個孩子心甘情願地接受母親在公開場合的批評和指責。

柳岩之所以選擇出言維護,一則是她的本能讓她無法眼睜睜的看著母親,陷入尷尬的處境里而無動於衷;一則是體貼孝順的柳岩深知,母親對她不滿的根源是對她未來的擔憂,這是愛的表達。

只是這份愛太過犀利,讓身為局外人的我們不免有些心疼柳岩。

過命的母女情

柳岩早年踏入娛樂圈,是因為母親的一場重病。

那時剛剛走上護士崗位的柳岩,給母親安排了一次體檢。那原本是一次常規檢查,但不曾想那次檢查是死亡提前釋放出的危險信號:母親得了直腸癌!

柳岩的家庭並不富裕,父親是一名貨車司機,每天送著5毛錢一份的米粉,母親是小學語文教師,薪酬也十分有限。

這樣微薄的收入,對於動輒上萬元的醫療費而言,無異於杯水車薪。

眼見山窮水盡,柳岩厚著臉皮去借錢。最無助的時候,柳岩甚至做好了將自己的腎臟換給母親的準備。

好在通過積極的治療,母親的腎保住了。但後續高昂的治療費用,仍然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了一家人的肩上。

「我隨時都在擔心母親的病會復發,如果再來一次怎麼辦?我們拿什麼治病?」

就這樣,被生活逼迫著,柳岩辭掉了安穩的護士工作,和相戀多年的男友分了手,便義無反顧地踏入了報酬足夠豐厚,但也充滿了各種變數的娛樂圈。

此後很多年,「改變命運,給家人帶去好日子」,成為了柳岩奮鬥的人生目標。

為此,她化身為「拚命三娘」。最忙的時候,她要在11檔節目裡擔任主持人。

出道的第三年,母親去北京看望柳岩。在那個不大的出租屋裡,母親特意花了幾個小時熬了一鍋雞湯,還做了一大桌美味的菜肴,以慰勞長期在外辛苦打拚的女兒。

但因為一通電話,已到家門口的柳岩只聞見了從屋子傳來的飯菜香,就匆匆轉身離開了。

那一刻,女兒的忙碌和疲憊才在她的腦海里有了具象:「那鍋湯她一口都沒喝上,她真的太忙了。」

但忙得「隨時都可能猝死」的柳岩,到底還是實現了她的人生目標:治好了母親的病,還為父母、哥哥買好了房子。

「我的命是我女兒救的,我小時候我給她帶來了生命,但是她挽救了我幾次生命。」

那時的柳岩,是母親的驕傲,更成為了母親的救命恩人。

有時候,母親看柳岩就像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一樣,不僅美麗精緻,還堅韌努力,她甚至還超越了自己,以一己之力將那個瀕危的家庭挽救於水火之中。

這樣秀外慧中的女兒,在柳媽媽的認知里,嫁人不該是什麼難事。

可趟過而立之年的河,越過不惑之年的山,柳岩懸而未決的婚戀,無形中成為了一條楚河漢界,橫亘在母女之間。

柳岩並不牴觸婚姻,她只是不想走進「湊合」的婚姻。但在母親看來,沒能在大好的時光將自己成功地嫁出去,是柳岩犯的最大的「錯誤」。

而在柳岩的眼裡,現在的狀態是神仙般的日子。

「大齡剩女」並不是女性的「瑕疵」,母女間過命的交情,因為無法打破的認知壁,彼此之間也漸漸有了難以紓解的塊壘。

纏結型關係

柳岩的困境並非個案,因《甄嬛傳》里「安陵容」一角成名的陶昕然,也是在母親「打壓式」教育成長起來的女兒。

在真人秀《是女兒是媽媽》的採訪環節里,陶昕然被問到一個問題:「小時候挨過揍嗎?」

聞言,陶昕然止不住地留下了眼淚。

拿到了98分的陶昕然,等來的不是母親的表揚和讚美,而是為什麼丟了2分的質問和批評。考了全班第四名會被挨打,因為跌出了前三名。

陶昕然形容自己的童年是「魔鬼訓練營」,因為她不是在汗流浹背地練功,就是在埋頭苦讀地學習。而母親打她的理由也很簡單,就是為了煞她的威風,不讓她驕傲。

但陶昕然不是謹小慎微的「安陵容」,也不同於乖巧順從的柳岩,從初中的青春叛逆期算起,陶昕然和母親之間展開了長達15年的拉鋸戰。

「陶老師說東,我偏要往西。」

在節目裡,她更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她像母親否定兒時的自己一樣,簡單粗暴地否定了母親的教育方式:「我成為今天的我,是因為我自己,不是因為你教育上的成功。」

其實,母親的高標準、嚴要求未嘗不是一種深謀遠慮。但在教會女兒生存技能的同時,也迫使女兒壓下了內心真正的需求,使女兒不得不全然服從於自己的指令。

童年時期,孩子的服從里不乏依賴的成分。但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兒時不被充分肯定和尊重的委屈和不滿,漸漸蓄積成洶湧的洪水。

待到女兒們的經濟和精神完全獨立後,任憑母親如何攔截,都難以阻擋這股洪水般的力量對母女關係的反噬。

看25歲的盧昱曉還能像個天真的孩子一樣,抱住媽媽的腰,倚著媽媽的肩,不免令人歆羨。這樣近距離的接觸和溝通,在大部分人漫長的人生里,大概只短暫地停留在了牙牙學語的時候。

盧昱曉的媽媽欣慰於女兒的純真友好,喜歡並也接納女兒身上的所有的一切,包括她的丟三落四,包括她的糊裡糊塗。

這樣充滿愛的畫面,曾在武志紅的《深度關係》里有清晰的描述:「愛是這樣子的,我尊重你,喜歡你本來的樣子,尊重你如你所是。我甚至因為如此愛你,我都不想去改變你本來的樣子。」

讓花成花,讓樹成樹,允許自己成為自己,更要允許別人成為別人。而這個別人,當然也包括自己的孩子。

知名心理學家曾奇峰老師曾做過一個比喻:「懸崖的邊界很清楚,所以我們不會靠得太近;但是水的邊界比較模糊,所以經常會淹死人。」

陶昕然母親的「雞娃式」教養,柳岩媽媽的「打壓式」教育,內核無不出於對女兒關切的愛。但因邊界不清,用力過猛,反而讓母女之間的關係緊張起來。

尤其當這樣盤根錯節的關係根深蒂固地虯結在母女之間時,分離則成為了一個痛苦的過程。

陶昕然選擇與母親對峙,甚至堅決抵制用母親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女兒。而從前以「過度犧牲」來安撫母親情緒的柳岩,則選擇了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距離。

把「柳岩」還給柳岩

節目上,柳岩的母親自曝已6年沒有踏足柳岩家。

其實,在父親被疾病奪走生命後,柳岩的母親就和哥哥一家生活在一起。

那時起,門外的柳岩,「就感覺自己沒有家了。」

按照柳媽媽的說法,她和柳岩之間「沒有事,一般很少來往」。

曾經將一家人的生計抗在肩上的柳岩,在將家人安全無虞地送上岸後,自己則冷清孤獨地返回海上,游離在家庭之外。

柳岩一直很羨慕完整和諧的家庭氛圍,但如果得不到,強行融合,只會讓這段關係布滿累累的傷痕。

所以,保持一定的距離,返回自己的人生里,才是最佳決策。

今年年初的時候,因為查出了子宮肌瘤,柳岩做了手術。《乘風2024》期間疾病復發,柳岩忍著病痛完成了節目的錄製。

她在微博上發文感謝自己:「柳岩,你戰勝了1月手術4月復發的病痛,勇敢堅韌地完成了每一次的舞台任務,你是好樣的,好好愛自己。」

猶記得十多年前,處於輿論漩渦的柳岩也發過一條類似的博文:「你好,我是柳岩。我有事業線,沒錯,也請看到我的事業心。我努力讓我的家人過更好的生活,我很自豪。」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自己的前半生,已全部用來成全最愛的家人;人生的下半場,柳岩決定好好犒賞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活。

柳岩和母親,各有各的嚮往和執著。但這並不影響柳岩對母親的愛,她依然會在母親受到「圍攻」時,堅定地和母親站在一起:「反正我媽吐槽的都對」!

母親雖然一如既往的尖銳犀利,但當她看到盧昱曉媽媽和女兒的相處方式後,滔滔不絕的她也沉默良久……

或許,自己的成長經驗並不適用於女兒;或許,原本她也可以做到的;又或許,她該把「柳岩」還給柳岩了。

柳岩成名後,曾因性感的身材頻頻成為熱議的中心。那時的柳媽媽在接受採訪時力挺女兒:「我最清楚女兒是什麼樣,柳岩那樣是為了工作,我現在我更多的是理解和心疼。現在當別人會說你們家柳岩怎麼樣的時候,我都會努力去解釋」。

曾經,柳岩也是有人兜底的。在她飽受爭議的時候,母親也曾無條件地站在自己的身邊。

而今,希望這份久違的開明與支持可再度重現,以填補兩人之間越來越深廣的溝壑。

或許,最好的母女關係就是我不干涉你的選擇,但你還是最嚮往成為我的樣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9d92e66423134e6e3534ba4f0c5b5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