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戰事正酣時,俄羅斯加大了對烏克蘭的空中攻勢

2023-11-19     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加沙戰事正酣時,俄羅斯加大了對烏克蘭的空中攻勢

加沙戰事正酣時,俄羅斯加大了對烏克蘭的空中攻勢

當地時間11月16日,被任命為英國外交大臣的第四天,英國前首相、新外交大臣卡梅倫出現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完成了他重回國際政治舞台的「首秀」。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近日略顯冷清的總統府熱情迎接了卡梅倫。「現在國際社會的焦點不在烏克蘭。」他坦言,「在這種時候,我們特別感謝英國一直以來的支持。」

11月16日,澤連斯基(右一)在烏克蘭基輔會見卡梅倫(左一)。圖/視覺中國

此前,外界普遍認為,外交經驗豐富的卡梅倫將主導未來一年英國的外交政策,並可能成為蘇納克內閣及保守黨事實上的領導者之一。他在6年首相任內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多次對話,則讓歐洲夥伴期待英國在俄烏之間發揮更建設性的作用。卡梅倫則通過基輔之行向英國及國際社會宣示:他將延續而非改變英國的外交重點。「我和我的朋友鮑里斯·詹森(前首相)有一些分歧,但支持烏克蘭是他所作的最好的決定。」卡梅倫對澤連斯基說。

不過,卡梅倫此行的宣示意義遠大於現實意義:他沒有帶來任何關於軍事援助的新承諾,只是概括地表示將繼續對烏克蘭提供長期支持。分析認為,這意味著英國財政大臣將在11月下旬如期宣布維持對烏克蘭每年23億英鎊的軍事援助,既不中止,也不會有明顯增加。

相比於歐美其他領導人「不會忘記烏克蘭」的空頭承諾,英國政府的行動已算是「誠意滿滿」。但澤連斯基有更緊迫的現實需求。自加沙人道危機升級以來,烏克蘭前線戰場的交鋒也明顯升級。起初,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烏軍主動發起攻勢,吸引西方盟友對俄烏衝突的關注。但越來越多的戰報顯示,俄羅斯軍隊似乎正在利用這個「窗口期」,希望奪取在長期衝突中的優勢地位。

就烏軍的地面行動而言,唯一可能突破的地區是赫爾松州前線。烏軍稱已經將約三個旅的兵力渡過第聶伯河。如果烏軍能向第聶伯河東岸部署裝甲部隊,這將是今年2月雙方沿河對峙以來的最大變化。但歐美媒體認為,即使烏軍能維持在對岸的「軍事存在」,其突破最多也只是村莊級的,「任何地面行動都不會改變戰爭的長期屬性」。

相比之下,更值得注意的是俄軍戰術的變化。一方面,據烏克蘭空軍和南方戰區的消息,近期俄軍延長了每天進行無人機攻擊的時長。去年下半年以來,俄烏無人機對抗經歷了一段「戰果輝煌」的時期後,雙方防空力量逐漸找到了應對之道,「攻擊-攔截-微弱的打擊成果」成為最近幾個月的常態。在此背景下,俄軍近期一邊調整無人機攻擊的時間、路徑,試圖找到烏軍防禦的薄弱環節,一邊加強本土防空力量,試圖重新形成對烏克蘭的空中打擊優勢。

另一方面,烏軍情報稱俄軍在克里米亞半島集中了800多枚飛彈,包括射程600公里以上的「縞瑪瑙」超音速巡航飛彈。該型飛彈今年7月被投入俄烏戰場,曾被俄羅斯分析人士寄予厚望,但未能改變戰局。9月之後,俄軍對烏克蘭的飛彈打擊明顯減少。

烏軍認為,俄軍正在重新思考這些「利器」的使用方式,可能在烏克蘭氣溫降到零度以下後,採用以數百枚飛彈集中攻擊的方式,適時摧毀烏克蘭後方的能源基礎設施。去年冬天,烏克蘭約有 70 個大型能源設施遭到破壞,約1200萬人的水、電、供暖受到影響。

雖然俄軍的戰術調整不足以改變目前的戰事僵局,但對於「長期戰爭」而言,如果俄軍持續摧毀基礎設施、保持空中優勢,烏克蘭的反擊能力、復原能力、社會士氣都將受到難以挽回的損害。有西方軍事分析人士警告稱,如果今年冬天俄軍真的採用「飛彈集中攻擊」的戰術,烏軍並無足夠的防禦手段,這很可能釀成一場更大規模的人道危機。

不過,相比去年,如今烏克蘭軍隊擁有更多的防空系統,烏克蘭和歐洲的能源、燃料通道也更通暢。因此,這場「冬季能源戰」的勝負尚難預料。但正如烏克蘭副總理韋列什丘克11月13日所強調的,如果西方希望烏軍在這場對抗中保持「一戰之力」,就必須再提供超出當前援助計劃的防空武器和遠程飛彈。

發於2023.11.20總第1117期《中國新聞周刊》雜誌

雜誌標題:卡梅倫「拯救」澤連斯基?

記者:曹然

編輯:徐方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8fac1eeb549639b06a6127752c6ae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