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種地邊劈叉,土味瑜伽到底有多騷?

2020-01-10   創意鋪子

大家都說 90 後的運動量不如 60 後。

我不同意。

90 後除了工作量,哪裡都不如 60 後好嗎!

城市公園裡的大爺大媽們,是一群民間特種兵。

他們在各大公園裡,沾水練字、倒拔楊柳、胸口碎單槓...身體素質一個比一個強。

而玉狗梁村裡的大爺大媽們,則是神秘印度運動——瑜伽的輸出者。

鋤頭一扔,雙手撐地。

64 歲的張阿姨和 62 歲的李阿姨,在田邊就做起了瑜伽中的「魚式」。

圖片來源@津門網

旁邊 69 歲的村支書和他的老伴剛鋤完藜麥,也做起了「風吹樹式」。

圖片來源@津門網

玉狗梁村的村民們平均年齡 65 歲。

和大城市裡的年輕人一樣的是,這裡的老人們也在練習瑜伽。

鴿子式、肩倒立、蓮花座、駱駝式...

圖片來源@趙占南

和大城市裡里的年輕人不一樣的是。

晚上 6 點城市裡的健身房才開始湧進人群,而玉狗梁村民從凌晨 6 點就開始了瑜伽鍛鍊。

圖片來源@趙占南

在玉狗梁村出現之前,沒有人會把農村、老人和瑜伽聯繫在一起。

「半蓮花捆綁側屈」、「肘支撐下犬式」、「腰轉動式」這些念起來都拗口的瑜伽動作。

玉狗梁的村民們做起來確是分分鐘的事。

村裡 82 歲的老人能輕鬆下一字馬, 68 歲的老人能頭肘倒立;74 歲的老人能輕鬆把腿抬到後腦勺...

圖片來源@Chinadaily

2017 年,國家體育總局授予玉狗梁村「中國瑜伽第一村」的稱號,連「紐約時報」都趕來報道。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村幹部盧文震

2016 年,盧文震帶著扶貧工作組來到玉狗梁村,卻發現這裡靠山沒山,靠水沒水。

能種的作物也只有土豆、甜菜、藜麥,雨水不夠的時候作物收成只夠溫飽

圖片來源@趙占南

他去村子走訪的時候發現,村裡至今保留著傳統火炕,盤腿上炕是每個人的基本功。

雖然盤著腿,但大爺大媽的腰杆都挺得很直,很像瑜伽中的蓮花坐式。

於是,盧文震立刻萌生了靠發展瑜伽帶動村民脫貧的想法。

雖然瑜伽是城市裡健身房的熱門課程,但在玉狗梁村沒有人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

甚至被質疑成是騙人的詭術。

沒辦法,盧文震只能自己掏錢買了 100 套的瑜伽墊和手套。

聽說村裡要發東西,村民們才趕過來。

沒有教練,盧文震就自己買教材自學教大家,後來還通過了國家瑜伽教練考試

為了讓村民們更快學會,他把動作改編成村民們日常生活的動作。

扎馬步,手臂前後拉伸做拉風箱式;

彎腰甩臂,拉長脊柱和後背做割地式;

還有搓衣服式、掃院子式、動物爬行式...

圖片來源@趙占南

村民們每年的 5- 10 月都要勞作,很多時候在大太陽下一做就是一下午。

日常的娛樂活動,除了打麻將就是玩紙牌。

每個人身體不是關節炎就是腰間盤突出,基本都有點小毛病。

練了半年的瑜伽,村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身體變好了。

婦聯主任靳秀英在練瑜伽前,因為腰間盤突出壓迫兩條腿的神經,常常走路走久了就會腿疼。

練了半年的瑜伽,現在走路也不疼了。

70 歲的李奶奶練了一年瑜伽,現在腰部已經不痛了,打針輸液也少了。

82 歲的秦爺爺看到前去採訪的記者,非要表演單腿繞頭的高難度動作。

以前村民們打牌賭博,現在卻變成了聚眾鍛鍊。

每天下午 5 點,村民們都會聚集在玉狗梁村的小廣場上。

老人們穿著大紅襪子,跟著音樂擺動身體,在村裡也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別的老人討論的都是孫子孫女們的學習,而玉狗梁村的老人們都在互相討論新學了什麼招式

村子裡 76 歲的許奶奶,在快手上直播練瑜伽,累積了 15w 粉絲;

77 歲的武奶奶,和老伴一起做各種高難度動作,被 225 萬網友圍觀。

瑜伽讓玉狗梁村民們的精神面貌和身體都更好了。

用婦聯主任靳秀英的話來說,大家都變了。

變得更好了。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以為我在暗示,你為什麼還不運動嗎?

不不不!

我覺得這世界上的運動量是守恆的:

有人在運動,就有人可以躺著不動。

90 後工作都這麼累了,運動這件事就交給 60 後的爺爺奶奶們叭。

我去躺著了 88 。

文案

躺著不想動的肉包

校對

還在加班的彭恰恰

ps:最後是我胡說八道的,該運動還是得運動哈

我不想運動,只想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