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毛主席同意《聯合聲明草案》,正式表明中國放棄對日索求戰爭賠款。此消息一出,眾人議論紛紛,可直到如今,大家才知道毛主席站的有多高!
1972年6月,日本首相佐藤榮作下台,同年7月田中角榮上任組成田中內閣。
田中角榮上任之後,便公開表示要促進與中國的外交正常化。
當時為了搞清楚中國與對日本建交的態度,日本方面特別派遣了竹入義勝來到中國。
竹入義勝來到中國後,與周恩來進行了友好會晤。
此後,周恩來向竹入義勝披露《聯合聲明草案》相關內容,其中明確表示:「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中國放棄向日本要求戰爭賠償的權利。」
得知此事後,竹入義勝大為震驚,迅速將草案帶回日本。
當時中國方面也派人前往日本,田中角榮也表示了和中國建交的決心,決定在將於9月25日訪問中國。
田中角榮來到北京的那一天,周總理一直陪同,將田中角榮一行人安排在釣魚台賓館下榻。
田中角榮對於這家賓館的印象很好,便以此為契機開展話題。
「這個釣魚台賓館什麼時候蓋的,這麼好的賓館。」
周總理友好地給出了回答:「這是建國10周年的十大建築之一。」
兩人相談甚歡,在田中角榮抵京的當晚,周總理還特別邀請他參加了晚宴,兩國領導人通過翻譯來進行交流。
田中角榮首先發表答謝詞: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但是卻被翻譯譯成了「添了麻煩」。
此話一出,宴會廳里議論紛紛。
而作為周總理翻譯員的唐聞生,更是直接表示:「怎麼這麼輕飄飄的?」
周總理聽到此話,心裡也不很滿這種翻譯。
可最終周總理並沒有當面提出意見,而是在第二天的時候,暗示田中角榮昨天發生的問題。
「你給路過的女孩子的裙子上灑了水,你可以說『添了麻煩』,這個怎麼能說『添了麻煩』呢。日本軍國主義者給中國人民造成了那麼多的傷害,怎麼是一句『添了麻煩』就能解決的?!連一點反省的意思都沒有,這是不能接受的!」
在此之後,中日雙方的首腦會議這才正式開始。
周總理負責和日本交流,確定最終的條約內容。
在多次交談中,雙方就戰爭賠款問題產生了爭議。
日本方面認為在「日台條約」中,戰爭賠款問題已經有了聲明。
可周總理卻提出了異議,表示這份條約是日本和蔣介石簽訂的,可他已經逃到了台灣,即便「日台條約」表示中國要放棄戰爭賠款,可蔣介石哪裡能代表全中國人民?
在戰爭中,遭受最大磨難的是人民。
如今中國願意放棄戰爭賠款,是因為過去中國也曾經經歷過這樣的痛苦。
毛主席決定放棄向日本索求戰爭賠償,其本質上是為了減輕日本人民的壓力。
日本方面不能因此,就覺得戰爭賠款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在這一點上,周總理非常堅持。
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只得同意將此條款,寫入雙方建交的合約之中。
等到談判的事情,全部塵埃落定之後,毛主席這才與田中角榮會面。
在得知要去見毛主席的時候,田中角榮表現得很緊張,進門之前甚至提出了要去洗手間。
在面見毛主席的時候,田中角榮也感覺很拘束。
看到這個樣子的田中角榮,毛主席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表達了歡迎之意。
隨後便開口問了一句:「吵架吵完了沒有?」
田中角榮一聽這話,立馬反應過來:「吵完了,吵完了。」
毛主席對著田中角榮風趣了一把,又問了一句:「天下太平嘛。」
簡單幾句話迅速沖淡了嚴肅的氛圍,大家都意識到毛主席口中的「吵架」,就是前些天他們一直在爭論的台灣問題和戰爭賠款問題。
兩國領導人在會晤中相談甚歡。
隨後不久,中日兩國就在人民大會堂公開宣布,兩國恢復正常交往。
田中角榮離開北京時,周總理親自相送。
臨別之時,周總理還特意送給田中角榮六個字「言必信,行必果」,表達了對中日關係的期待。
正是因為田中角榮的這種果決,周總理對田中角榮的評價也很高,認為他比尼克森要勇敢,一上任就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讓中日關係正常化。
如果換成其他領導人上台,或許不一定有勇氣做到一步。
參考資料:
人民網《周恩來解答:毛主席當年為何決定不向日本索賠》
光明網《中國為何放棄對日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