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67軍軍長離奇病逝朝鮮,查明死因後,彭總下令:封鎖消息

2024-10-25     文史風雲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52年朝鮮戰場上,67軍軍長李湘離奇病逝。

經過對死因的深入調查,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然而,為了穩定軍心並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彭老總下令封鎖了這一消息。

那麼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彭老總為何要封鎖消息呢?

離奇死亡

1952年夏,在北京軍委主持工作的彭德懷,突聞67軍軍長李湘因病死亡的噩耗。

李湘死時頭部腫脹,狀況駭人。

醫生初步判斷是患有敗血症和腦膜炎,但具體是因為什麼誘發的敗血症,卻不得而知。

彭德懷立刻下令:務必徹底查清李湘將軍的真實死因!

1951年,李湘任代軍長,率領67軍踏上朝鮮戰場,承擔起三八線以南的正面防禦重任。

同年9月21日,敵軍發起了步兵、空襲、炮火及坦克的聯合攻勢。

67軍全體將士英勇無畏,成功擊退敵人,殲敵逾千,打響了入朝參戰後的首場勝仗。

10月13日,美軍以四個師的規模,向67軍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的「秋季攻勢」。

接下來的十多個日夜中,敵軍的空襲不斷、炮火連天、坦克轟鳴、步兵輪番衝鋒。

而李湘則幾乎不眠不休地堅守在作戰室,全神貫注地指揮戰鬥。

在李湘的領導下,67軍將士殊死搏鬥,僅六天內便殲敵超過一萬七千人,創下了紀錄。

1952年春,志願軍總部向67軍下達了緊急任務:在指定區域一線迅速挖掘坑道、構建防禦工事,以應對即將來臨的「春季攻勢」。

接令後,李湘與曠伏兆兩位領導不辭辛勞,多次深入前線勘察地形,制定方案。

然而,就在敵軍攻勢即將拉開序幕的緊要關頭,李湘病倒了。

67軍副軍長李水清回憶,那是1952年7月的一天。

美軍向他們的陣地空投了十幾枚炸彈,卻都是空殼的。

軍長李湘得知情況後,親赴現場調查,卻還是不知這些炸彈背後有何玄機。

但他判斷此事非同小可,於是立即向志願軍司令部提交了詳細報告。

而在此之前,李湘的腿上長了一個癤子。

就在調查空殼炮彈的那天,腿上的癤腫破潰了。

一般來說,癤腫破潰,膿水流乾淨,炎症消退,就是好轉的表現。

因此,李湘也沒太注意,只讓隨行的醫護人員做了簡單的消毒處理。

可是很快,李湘就出現了一系列不適症狀。

曠伏兆勸他到後方醫療治療,但他心系戰事,始終堅守在前線。

直至幾天後,他實在是疼得沒辦法工作了,這才去了醫院。

然而遺憾的是,此時病情已急劇惡化。

當時他的頭部腫脹異常,醫生們已經竭盡全力,卻還是沒能挽回這位年輕將領的生命。

1952年7月8日,李湘離世,年僅三十八歲。

從發病到離世,只有八日。

經過調查查明,李湘真正的死因,是由細菌感染導致的。

侵朝美軍公然違背人道主義,在戰場上實施了大規模滅絕人性的細菌戰。

他腿上的癤子破潰時,適逢美軍飛機投擲細菌彈。

患處受到細菌感染,迅速導致了敗血症和腦膜炎並發。

一周前,美軍向67軍陣地丟下的十幾枚空殼炮彈,正是他們的細菌武器。

事實上,在韓戰中,美國發動的細菌戰還不止這一起。

卑劣無恥

1952年1月27日深夜,美國戰機頻繁掠過中國人民志願軍陣地,卻異乎尋常地未施轟炸。

飛機只是在陣地上空盤旋了幾圈,便匆匆離去。

次日清晨,四十二軍三七五團駐地金谷里,李廣福戰士在皚皚白雪中發現了一幕奇異景象:成群的蒼蠅、跳蚤與蜘蛛等昆蟲,莫名聚集在一起。

很快,該團在外遠地、龍沼洞、龍水洞等多處,也相繼報告發現大量蟲子。

形態近似虱子、黑蠅或蜘蛛,卻又略顯差異。

當地民眾此前也從未見過,紛紛稱奇。

志願軍四十二軍的領導,察覺到了這批昆蟲出現的異常。

不僅地點分散,而且數量龐大。

他們高度警惕,懷疑這可能是敵人施行的細菌戰手段,因此迅速將情況上報。

彭德懷司令員在接報當日,就親自致電第四十二軍軍長吳瑞林,詢問了具體情況。

隨後他果斷下令,要求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全力清除這些昆蟲,以絕後患。

志願軍後勤司令部也迅速行動,指示四十二軍立即實施消毒與預防措施。

四十二軍也提交了詳細的書面報告與昆蟲樣本,交由專業人員進行鑑別檢測。

此後,志願軍的前沿陣地及北韓多個村落,都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在朝鮮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大量的蜘蛛、蒼蠅、老鼠等紛紛反季節出現。

且都集中在,美國飛機頻繁低飛偵察的區域。

1952年2月12日,衛生部防疫處副處長馬克辛、細菌學專家魏曦和寄生蟲學專家何琦,深入朝鮮戰場一線,進行化驗調查。

得出的結果,令人震驚:這些由美軍飛機散布的小昆蟲,極有可能攜帶鼠疫、霍亂、傷寒及回歸熱等四種高度危險的致病菌。

1952年2月17日,中朝軍隊聯合司令部正式頒布指令:全軍上下需對敵方可能實施的細菌戰,保持高度戒備。

一旦發現投擲細菌昆蟲等可疑活動,需即刻啟動嚴格的防疫程序。

進行消毒滅殺,並詳細記錄,上報相關情況。

此後,朝鮮半島上多年未見的鼠疫、霍亂等傳染病再度肆虐。

回歸熱、天花等疾病也相繼流行,不少志願軍戰士與當地民眾因此染病。

2月19日,志願軍第十五軍報告了霍亂、斑疹傷寒及大腦炎等病例的出現,有兩人不幸離世。

3月,疫情持續蔓延,志願軍中確診鼠疫病例達13人,腦炎與腦膜炎患者增至44人,其他急性疾病患者也有43人。

此時,美軍散布的病菌已籠罩朝鮮北部,波及七個道、四十四個郡。

中朝兩國的醫學科學機構經過嚴謹分析確認:美軍投放的昆蟲中含有鼠疫、霍亂、傷寒、痢疾、腦膜炎雙球菌、腦炎病毒等在內的十數種致命病原體。

它們經過精心培育,被封裝成細菌彈,藉助大炮與飛機,投向水源、交通樞紐及人口密集區。

其攻擊範圍不僅限於中朝軍隊與平民,連家禽與農作物亦未能倖免。

面對戰場的不利局面,美軍在談判桌上屢遭挫敗。

於是,他們轉而採取了這種極其卑劣、無恥的手段——細菌戰。

早有預謀

1952年2月21日,抗美援朝戰場上針對細菌戰的反擊行動正式開始。

同日,毛主席向金日成發送了電文,通報了中國方面已掌握的確鑿信息:美軍飛機正肆意播撒毒蟲與細菌,嚴重威脅雙方軍民安全。

在電文中,毛主席不僅闡述了中方已制定的防疫策略,還提議:「在積極防禦的同時,我們有必要向全世界控訴這一非人道的行徑,動員輿論進行反對。」

1952年2月22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務相朴憲永,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軍在朝鮮戰場上肆意使用細菌武器的行徑,公然踐踏了所有國際戰爭法則的底線。

他號召全世界人民,制止美軍的罪惡行徑,並要求追究幕後組織者的國際責任。

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及《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自22日起,持續發布系列報道、社論及評論文章。

深入揭露了,美軍在朝鮮戰場散布細菌與毒蟲的真相。

2月24日,周總理代表中國政府莊嚴宣告,堅定支持朝鮮政府的主張:「中國人民將與全世界人民一起,為制止美國政府這一喪心病狂的罪行鬥爭到底」。

實際上,對細菌武器的開發與運用,美國蓄謀已久。

自二戰落幕,美國政府每年都會劃撥高達1200萬美元的巨資,專項用於研發高致死率病原。

包括鼠疫、霍亂、傷寒等,以備細菌戰之需。

位於馬里蘭州的狄特里克營,是細菌戰籌備的核心試驗場。

坐擁龐大的細菌學研究中心,專注於致命病菌的培育與擴散機制研究。

此外,密西西比州、猶他州及印第安納州等地,也散布著研究細菌武器的秘密實驗室。

美國在推進細菌戰準備的過程中,利用了日本在細菌戰領域的罪惡遺產。

麥克阿瑟曾在東京周邊山區,設立細菌戰研究所,為美軍細菌戰計劃,提供了技術與情報支持。

中東通訊社,早前於1951年12月5日,發布過一則報道:兩位匿名美國官員透露,三名自稱為「細菌戰專家」的日本人,應聯軍總部指令,攜帶細菌戰裝備從東京前往朝鮮。

其目是利用戰俘進行細菌實驗,並策劃在冬季實施細菌戰。

這三位專家中的核心人物,就是臭名遠揚的前日本陸軍中將、731部隊的創始人石井四郎。

石井四郎

其餘兩人分別是侵華日軍100細菌部隊部長若松次郎,與滿州醫科大學細菌學教授北野政次。

此三人曾在中國多次實施細菌戰,罪行累累,是中國人民乃至全球人類的共同敵人。

二戰終結後,美國非但未將這些細菌戰要犯繩之以法。

反而庇護他們,利用他們的罪惡知識,服務於美國的細菌武器研發。

這是對所有戰爭規則的無視與踐踏,嚴重違背了人類的道德底線與戰爭倫理。

伸向東北

美國不僅在朝鮮前線與後方廣泛散布細菌與毒蟲,還將罪惡的手伸向了中國東北。

自1952年2月29日至3月5日短短數日內,美軍飛機頻繁侵入我國東北領空。

在撫順、安東、寬甸等地惡意投放攜帶細菌的毒蟲,並對臨江、長甸河口區域,實施了轟炸與掃射。

3月6日晚9時,美軍的一架飛機飛臨我國青島市郊的太平角、大麥島、沙子口一帶,撒下了細菌與毒蟲。

1952年3月17日,美國軍機首次到黑龍江地區,撒布細菌。

至3月26日,美軍派遣了總計九架飛機,分四批侵擾齊齊哈爾市。

導致該市出現了多種攜帶細菌的昆蟲,包括蒼蠅、蚊子、象鼻蟲及蜘蛛等。

同時,在部分區域還發現了雞毛、鵝毛及海綿狀物質等不明物體。

3月17日至19日期間,美軍飛機還侵入了黑龍江鐵力、訥河、通北、泰安等地。

次日,這些區域普遍報告發現了大批蚊蟲、蒼蠅、跳蚤及蜘蛛等有害生物,以及散落的羽毛。

1952年4月4日深夜11時30分,一架美國F-82型戰鬥機侵入齊齊哈爾市甘南縣。

次日清晨,該區域內45個村落中,有31個村落遭遇了異常情況:總計發現717隻已經死亡或瀕死的田鼠。

當地居民紛紛指出,這些田鼠絕對不是本地鼠種。

東北鼠疫防治院副院長張傑藩,迅速前往現場,展開調查。

他根據現場情況判斷,這些田鼠絕非自然出現、死亡的。

經過細緻的實驗分析,專家組達成了共識:這些田鼠由美國飛機空投而來,其目的很可能是為了散播鼠疫病菌。

美國的細菌投毒行為,嚴重威脅了黑龍江地區民眾的生命安全,導致1952年春季疫情肆虐。

大批死鼠事件後,甘南縣第十區有3名婦女,因突發急病離世。

經初步檢測,其症狀與鼠疫高度相似。

泰康縣亦於5月7日報告一起街頭猝死案例,伴有吐血症狀,同樣存在鼠疫感染嫌疑。

此外,齊齊哈爾、綏化、嫩江、白城等多地,也相繼爆發急性死亡病例。

疫情波及範圍廣泛,死亡人數眾多。

對這些急症死亡病例的檢驗結果顯示,部分確診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天花、炭疽等傳染病;

部分則初步判斷為疑似鼠疫或大腦炎,還有部分病例因症狀複雜,尚未能明確診斷

而在敵人實施細菌戰之前,黑龍江省很少有此類急性傳染病,甚至從未出現過。

自1952年2月至4月間,全球範圍內共計13個國家及國際組織相繼發聲,強烈譴責美軍發動細菌戰的行為。

4月1日,19位享譽全球的文化科學界巨擘,聯名向全世界發布了《反對美國細菌戰告世界男女書:「經過對近期在中國與朝鮮爆發的細菌戰相關資料的研討,我們內心充滿了憂慮與憤慨……只有美國,沒有批准1925年6月17日禁止使用毒氣和細菌戰武器的國際公約……為此我們呼籲,將那些採用最為卑劣、駭人聽聞手段的戰爭罪人歸案法辦,作為戰犯接受審判。」

參考文獻

張穎《冬春之際「毒蟲」從天而降揭秘抗美援朝時期的細菌戰》

顏梅生《憶抗美援朝中犧牲的四位志願軍軍長》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faff9444e66b6bd44ab18fa0dbea7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