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新片拍得很野,神秘又挑逗

2022-06-07     電影鋪子

原標題:這新片拍得很野,神秘又挑逗

這段時間,想必很多人都在期待一部電影。

它,專業口碑無敵。

在爛番茄上被打出89%的新鮮度,在苛刻的MTC上更拿到了83的高分。

但是,普通觀眾卻爭議非常多。

有人覺得裝神弄鬼,有人覺得天才之作,

這已經不是導演羅伯特·艾格斯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了。

這一次,他帶著自己的新作來了——

《北歐人》

很多人認識羅伯特·艾格斯,是因為《女巫》和《燈塔》。

A24出品了很多風格迥異的電影,但這兩部在A24都算得上絕對另類。

淒冷氛圍,詭異畫風。

宗教信仰,怪力亂神。

看他的片子,就像走進了一部暗黑的哥特小說。

《北歐人》是導演第一次和製片大廠合作。

電影的卡司陣容,算得上導演職業生涯最豪華的一次。

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 、妮可·基德曼、伊桑·霍克、安雅·泰勒·喬伊、威廉·達福 ......

很多一閃而過的角色,都是名人。

比如下方這個擋臉的角色,不說你絕對猜不到是冰島神婆比約克。

這部電影投資9000萬美元,投資不算小,劃分為R級,有不少裸露和血腥的場面。

和導演的前作一樣,《北歐人》依舊散發著獨特的暗黑之氣。

這次,電影是一個大家耳熟能祥的故事——

王子復仇記。

一個原版哈姆雷特的故事。

很多人以為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作品,其實,哈姆雷特是個二創故事,原版故事來自十二世紀的北歐。

主角叫阿姆萊斯。

電影里,阿姆萊斯小時候挺萌的。

一個北歐城邦的小王子,無憂無慮,簡單快樂。

下一場雪,都能自己玩半天。

公元8世紀,北歐城邦相爭,攻城掠池。

面對人生歡樂的饋贈時,人們往往在暗地裡付出了代價。

古時王孫貴族尤其如此。

一個冬日,天下著紛紛大雪。

他和父親兩人走在僻靜的幽林之中,突然,一支冷箭射了過來。

小王子純真快樂的童年結束了。

一個男人帶著訓練有素的隊伍,沖了過來,身影非常熟悉。

這是阿姆萊斯的叔叔,馮。

小王子含著眼淚,一句話也說不出。

父親跌坐在雪地中,身中數箭,已經沒有反抗的餘地。

叔叔手起刀落,父親人頭落地。

就像一場夢,過往生活的一切迅速地隕落,他最尊敬的男人去世了,他居住的城邦屍橫遍野。

母親,尖叫地被叔叔一行人擄走。

對於這一切,他沒有半點辦法。

小王子只有選擇逃跑。

在一望無際的海邊,他推著一葉小舟奔向無際大海。

一腔憤怒,化成三句話:

我要為你復仇,父親。

我要救你,母親。

我要殺你,馮。

王子復仇的故事,開始了。

這個故事,你應該不陌生。

莎翁的哈姆雷特,你即使沒有看過,也大概知道故事的情節。

這個復仇的王子身上,我們看到一個人物如何走向自我的反面。

他身上有幾重巨變。

從天真善良到絕望偏激,從詛咒命運到接受命運。

悲劇英雄的復仇映照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思想風潮。

它不僅是戲劇史上的名作,在影史上,它也被翻拍成各種版本,被賦予不同的意義。

最有名的,大概是1994年動畫版的《獅子王》。

這一版中,辛巴以為是自己過失導致父親死亡,開始了漫長的自我放逐,在朋友們的陪伴中,在no worries的蜜糖中,拒絕成長,拒絕長大。

迪斯尼的王子復仇記,是一個找回自我意義的故事。

這賦予了復仇以全新的時代意義。

而《北歐人》的故事裡也有了新的改編——國王之死的原因被改動了。

父親之死,是母親一手策劃的。

當年,母親被父親強占,生下了阿姆萊斯。

母親復仇的火焰,一直沒有熄滅過。

某種程度上,父親之死是一種因果報應。

王子在得知父親去世的真相後,試圖帶著愛人離開紛爭之地。

但是,得知愛人懷了自己的孩子後,他突然意識到——

自己曾殺了叔叔的孩子,所以,叔叔一定會用盡畢生之力去追殺自己的孩子。

於是,他離開了愛人,和叔叔進行最後的決戰。

在戰鬥中,砍下了叔叔的頭,就像叔叔對自己的父親做的一樣。

多年隱忍,了卻夙願,一朝殞命,在所不惜。

這是一個關於家庭責任的故事。

在故事上,《北歐人》對王子復仇記的故事做了一些調整。

但對於影迷而言,看羅伯特·艾格斯的電影,絕對不僅僅是看故事的。

此前,羅伯特·艾格斯拍過的電影,風格都相當獨特詭異。

《女巫》,紐西蘭民間傳說。

深林生活,女巫恐懼,一家人在彼此懷疑中走向毀滅。

《燈塔》,真事故事改編。

遠洋小島,隔絕人世,兩名守塔之人漸生心靈壁壘。

導演非常擅長在封閉環境中,描繪人類關係的脆弱,有時候,毀滅就發生在一瞬間。

脆弱的人際關係里,各種宗教意像,神怪傳說穿插其中。

因為莽荒之地,亦是鬼怪之地。

正是無人之地,滋生了間隙。

它的電影,視覺上充滿了暗黑之氣。

對稱視圖,倫勃朗式用光,黑灰暗色調色,在詭異中透出一種油畫的復古美感。

隨便一張圖,都有難以復刻的蕭條和凜冽。

這一次的《北歐人》,依舊沿襲了導演的視覺系風格。

故事的發生時期,在北歐8,9世紀。

那個時期,北歐多神教影響深遠。

我們在電影里也看到了相當多的北歐宗教符號,奧丁,世界之樹等,這些概念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影視作品。

在本片中,這些神學符號也被呈現地極富視覺衝擊。

可以說,既華麗又妖媚

在情慾戲的處理上,又呈現出非常東方的含蓄。

一切都在夜晚的森林中進行,月光和樹影隱隱綽綽地覆蓋了一切。

可以說,既神秘又挑逗

羅伯特·艾格斯的作品,一向被評論界追捧。

無論是《女巫》還是《燈塔》,在爛番茄上的專業媒體口碑都是壓倒性的好評。

很小眾,很獨特。

在獨特的視覺風格之下,他非常會講人類關係的轉變,心靈迷失的故事。

在電影越發類型化的當下體現了相當稀缺的作者性。

但是,也是因為獨特的作者性,它的電影在普通觀眾中接受度比較一般。

《北歐人》這個電影,目前算得上導演作品中,群眾口碑爭議很大的一部,幾乎是五星和一星並行。

喜歡的很喜歡,討厭的很討厭。

有人評價,本片之於羅伯特·艾格斯,就如《沙丘》之於維倫紐瓦。

也有人評價,不如回家重看《獅子王》。

這部電影從故事的框架,沒有逃離王子復仇記的主線。

人物關係的轉變上,也確實不如導演前作呈現的細緻。

但是從視覺和氛圍的打造上,算得上非常獨特了。

鬼怪之談,神佛之音。

北歐往事,暗黑粗鄙。

這些,全被塞進了有著800年歷史的王子復仇記的套子裡(阿姆萊斯的故事最早被記錄於十二世紀)。

口味獨特的影迷,不妨一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62c7e2be4cfa58629f17121fdf6b1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