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見「狀元」太醜出一上聯刁難,他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

2022-03-09     安慶大同

原標題:乾隆見「狀元」太醜出一上聯刁難,他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國家,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更是被稱為聖人,不過這並不代表他不會犯錯。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弟子長相醜陋,便認為他成不了大事,誰料這位弟子後來飛黃騰達,連孔子自己都感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呼籲人們不要以貌取人,否則會後悔莫及。

科舉制度在我國由來已久,是古代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如今依然以高考的形式存在。科舉堪稱古代最為公平的競爭,無論寒門貴族,只要才華夠高就能高中狀元,這一點在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十分難得。不過萬事無絕對,封建王朝的大權終究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有一次乾隆皇帝便認為狀元太過醜陋,故意出對聯刁難對方,等到狀元對出下聯後乾隆卻說讓他做探花。

劉鳳誥,生於1761年的江西,和古代大多數讀書人一樣,他從小便勤學苦讀,夢想著能金榜題名,為朝廷效力。不過與周圍人不同的是劉鳳誥十分聰慧,對於學習更是有著特別的天賦,在七歲時便能獨自書寫文章,讓許多人嘖嘖稱奇,更是被譽為江西第一才子。

不僅如此,劉鳳誥生得也是十分俊俏,雖說古代不提倡以貌取人,但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還是從外表中獲取,因此英俊的外表會給人帶來許多優勢,正因如此劉鳳誥被很多人看好,認為將來必定成就大事。

可惜好景不長,有一次劉鳳誥和朋友們外出遊玩的時候發生了意外,他們計劃互相比拼箭術,可惜缺乏一定的安全保護,最終劉鳳誥的一直眼睛被射中,當場血流遍地。雖然最後在醫生的緊急救助下撿回了一條命,然而劉鳳誥的外表卻變得異常醜陋。這一消息很快便如旋風一般傳遍江西,人們都知道這位才子突然間毀容了,很多人頓時不再看好他,認為朝廷不會錄用這樣一位有身體缺陷的人。

雖然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劉鳳誥也的確低落過一段時間,但他的內心是強大的,很快便重新燃起了鬥志。既然周圍人都不看好自己,那麼更要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於是劉鳳誥平日裡讀書學習更加努力用功,成長速度遠超以往,1789年,劉鳳誥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充足,決定參加殿試。

考場上氛圍十分緊張,所有考生都在努力書寫自己的答卷,劉鳳誥自然也不例外。雖然學富五車,但他的眼睛問題還是帶來了許多麻煩,由於醫療技術非常落後,失去一隻眼睛後對劉鳳誥的視力影響極大,平日裡尚能勉強應對,在這個緊張的氛圍下,劉鳳誥的答題速度明顯慢於其他人,最後所有人都交卷了他依然在繼續作答。

主考官見狀後本想過來催促他迅速交卷,但是走近一看才發現劉鳳誥的書法十分犀利,遠超其他考生,更是注意到了他的眼睛問題,於是安排其他人拿來了蠟燭進行照明,等待著劉鳳誥答完題。

劉鳳誥也完成了自己的試卷,他發現主考官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於是深深鞠了一躬表示感謝。經過一番比較後主考官選出了十分最佳的試卷上交給乾隆帝,劉鳳誥自然也位列其中。拿到試卷之後乾隆慢慢翻閱,看到劉鳳誥的答卷時十分驚喜,他發現這位考生的筆法堪稱大師級別,讓見多識廣的自己都感到驚訝,於是安排這位考生前來面試,顯然要將狀元頒給這位考生。

可是等到劉鳳誥進入大殿時乾隆卻愣住了,他怎麼也沒想到這份答卷的主人樣貌竟然如此醜陋,而且還缺少了一隻眼睛,心中頓時感到不滿。為了讓劉鳳誥出洋相,乾隆故意出了一個對聯叫做「獨眼不登龍虎榜」,暗指劉鳳誥配不上狀元,聰明的劉鳳誥自然明白乾隆的意思,回了一個對聯「半月依舊照乾坤」,代表自己即便只有一隻眼睛,才華依然出眾。

乾隆又出了兩個對聯,劉鳳誥也一一對應,最後還說道自己本就是探花。乾隆聽後心中也感到歡喜,他本就不想給劉鳳誥狀元,對方既然給了台階下自然不會拒絕,就這樣劉鳳誥成了探花郎。由此可見,雖然人們不提倡以貌取人,但外貌依然是十分重要的指標,平常生活里也要多多注意。

參考資料: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52088bdf429712ff99a9893f88b5c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