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新能源銷量:Model Y重返第一,海鷗三個月成主力軍

2023-07-13     言車社

時間一晃,又到了各家車企交成績單的日子。6月的新能源市場高開高走,繼續保持向上趨勢,零售交付66.5萬輛,同比增長25.2%,環比增長14.7%。國內零售新能源滲透率達35.1%,相比5月33.7%的新能源滲透率提升1.4個百分點,表現穩中求進。

今天,我們也將帶大家回顧6月新能源銷量的前十名,看看車圈頂流到底有啥魅力?

TOP 1

特斯拉 Model Y

銷量:51471輛

在「低迷」兩個月以後,特斯拉Model Y以絕對的優勢,再次登頂銷量榜第一。其不僅是新能源車型銷量第一,也是國內汽車市場的單車銷量第一。這對於一款起步價在26.39萬元的車型而言,屬實難得。

特斯拉Model Y取得如此佳績,實際也是在意料之中。就像馬斯克說的「特斯拉銷量的高低全看產能」。特斯拉Model Y憑藉過硬的市場認可度和外資人設的加持,一直深受都市精英群體的青睞,能給足消費者「面子」。同時,特斯拉Model Y近期的降價幅度也較大,不僅在6月多個城市開啟了降價活動,7月更是冒著剛剛簽署《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的風頭,「擦邊」推出了全新獎勵機制,復購或通過好友推薦下訂,就能享受3500元的福利。有名氣還大方,這樣的車型哪個消費者能拒絕?

TOP 2

比亞迪 秦PLUS DM-i

銷量:26413輛

自從將價格下沉到10萬區間以內後,秦PLUS DM-i的銷量狀態就一直保持上漲趨勢,連續四個月躋入全國單車銷量前五名,實力毋庸置疑。

與當下其他新能源車型熱衷20-30萬區間不同,秦PLUS DM-i的目光始終往下走,強調入門體驗,在將價格下沉到9.98萬元後,更是難在同價格市場中找到對手。

與一路下沉的定價不同,秦PLUS DM-i在產品設計上還是非常厚道的。即使是最低配車型,也能搭載1個攝像頭和4個超聲波雷達,提供定速巡航、能量回收系統、低速行車警告、后座出風口、運動風格座椅等配置。車機系統方面,也能標配DiLink車載智能系統,支持OTA升級、語音識別控制、4G車聯網等產品,科技含量特別高。這對於那些想用小价錢體驗到前沿科技的年輕消費者而言,很有誘惑力。

TOP 3

比亞迪 海豚

銷量:26408輛

作為海洋網的新晉門面,比亞迪海豚自上市以來,銷量便是一路火花帶閃電,月均銷量在2.2萬輛左右徘徊,本月也拿下了純電動銷量榜的第二名,在A0級市場基本沒有對手。

成績如此亮眼,產品實力肯定是關鍵。一方面,海豚在A0級市場中的空間表現,算是做到了T1水平,2700毫米的軸距,在緊湊型SUV市場也算中上游水準,能夠有效釋放後排的縱向空間,更好地適配城市用車需求。另一方面,海豚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標誌性的DiLink車載智能系統和DiPilot輔助駕駛功能必然不會缺席,二者在10萬級市場絕對能殺瘋。同時,海豚還能提供車輛放電功能,與都市男女追求的戶外游場景相適配。再加上401公里和420公里的主流純電續航里程,在城市用車場景基本沒有太大的槽點。

TOP 4

比亞迪 元PLUS

銷量:23546輛

元PLUS天生與海豚有適配性,其價格和定位都略微高于海豚,能夠滿足用戶更高階的需求,提供更寬敞的車內空間體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攔截到海豚流失的客源。

元PLUS在造型設計上,能夠兼顧到女性和男性消費者的雙重審美,讓客源群體更廣泛。空間方面,元PLUS的長寬高分別為4455/1875/1615毫米,軸距為2720毫米,用在日常出行場景肯定是綽綽有餘,體驗也比海豚高一度。至於科技配置體驗,與海豚相同,也是DiLink車載智能系統+DiPilot輔助駕駛功能的組合。但頗為驚喜的是元PLUS的移動電站功能,其相當於一個可移動的充電寶,能夠擴大戶外露營的趣味性,深受年輕消費者的追捧。可以說,元PLUS就是「大號版的海豚」,能夠與海豚形成一定的組合拳優勢。

TOP 5

特斯拉 Model 3

銷量:22741輛

與順風順水的特斯拉Model Y不同,Model 3在今年的銷量表現時高時低。好的時候能賣到2萬台,不好的時候月銷量破不了萬。其中的關鍵,一個是產能,一個便是價格。比如,今年6月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產能就達到了將近10萬輛的水平,大大超出預期,這便讓特斯拉Model 3也跟著沾光,交付量更高。其次,特斯拉Model 3的價格變動太大,被不少網友戲稱「最不保值的理財產品」,很多車友都在猶豫其能否降到最低價格,估算抄底時間,因此也流失了不少客源。但隨著7月新福利政策的推出,特斯拉Model 3肯定還能再次迎來一波銷量上漲期。

TOP 6

埃安 AION S

銷量:22487輛

作為廣汽埃安的銷量門面,AION S的6月表現中規中矩,基本與上個月的銷量狀態持平。與其他新能源車型不同,AION S並不是只專攻於家用市場,而是網約車市場與家用市場兩不誤。特別是在當下「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很多消費者為了謀生干起了網約車司機,既能解決日常用車,也能賺取一定的外快。這便給了雙重定位的AION S更多發展機遇,月均銷量一直在2萬台晃悠。

實際上,AION S的產品表現中規中矩,科技含量在同級別車型中沒有太大的亮點。但其價格足夠低,最低只需13.98萬元,如果是網約車版本,還有額外的優惠福利(看城市)。同時,AION S的空間是真心大,定位A級轎車,但長寬高分別為4768(4810)/1880/1545毫米,軸距為2750毫米,與B級轎車無異,家用還是商用都能兼得。

TOP 7

比亞迪 宋PLUS DM-i

銷量:22389輛

作為比亞迪的銷量門面,乃至新能源市場的銷量門面,宋PLUS DM-i一直是15-20萬級市場必備選項之一,也是不少家用用戶最熟悉的產品。

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六邊形戰士」,基本沒有太大的缺點。在科技配置方面,標誌性的DiLink車載智能系統和DiPilot輔助駕駛功能肯定不能少,提供數十項先進的智能化體驗。空間方面,宋PLUS DM-i的長寬高分別為4775/1890/1670毫米,軸距為2765毫米,在緊湊型SUV市場屬於拔尖的存在,相應的內部空間體驗也很充足。再加上DM-i混動系統和純電系統的雙重搭配,滿足不同用戶的動力需求。此外,宋PLUS DM-i在今年6月還迎來了周期改款,內外調整頗豐,具有一定的疊代優勢。很多早就想換車的車友,必然會為6月宋PLUS DM-i的銷量添磚加瓦。

TOP 8

比亞迪 宋Pro DM-i

銷量:21096輛

21096輛是宋Pro DM-i今年取得最好的成績,也是今年第一次成功突破兩萬輛,此處可以有掌聲。與宋PLUS DM-i相比,宋Pro DM-i相當於其低配版本,價格更低,空間尺寸稍小,僅能提供插電混動版本,整體配置表現大體與宋PLUS DM-i相同。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績,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其迎來了全新的冠軍版本,並將最低價格下調到13.58萬元,稱得上是加量不加價,性價比有所上漲,用戶自然也就願意買單。

TOP 9

埃安 AION Y

銷量:20583輛

相比上個月,AION Y的銷量增加了1000多台,保持著穩中求進的步伐。與AION S相仿,AION Y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兼顧到網約車市場和家用市場兩種需求。整車產品表現中規中矩,主要是價格夠低,最低配車型僅需11.98萬元,並在SUV市場與轎車市場的AION S形成聯動,滿足兩大細分市場用戶的購車需求。續航方面,提供430公里、510公里和610公里三種主流的續航里程,能夠滿足半個月的純電用車需求,大幅度降低用車成本,用來跑網約車綽綽有餘。

TOP 10

比亞迪 海鷗

銷量:16560輛

作為一款在今年4月才剛剛上市的車型,海鷗能夠拿下16560輛的成績,還是非常耀眼的。對比5月交付的8427輛,基本翻了一番,直接把飛度、威馳這些燃油兄弟打懵。

上市三個月就成主力軍,個人認為比亞迪海鷗最大優勢,便是將比亞迪新能源車型的門檻下調到7萬區間,讓本來優勢不大的比亞迪品牌優勢,瞬間在「雜牌」扎堆的A0級市場釋放出來。別看價格不高,其卻能標配1個攝像頭和3個超聲波雷達,並可選配2個攝像頭。定速巡航、倒車影像、低速行車警告都是標配,還能選配更為高階的前方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主動剎車,配合上DiLink車載智能系統,A0級市場哪能見到這「一攬子」的配置?續航方面,也是推出了305公里和405公里兩個主流版本,並支持0.5小時的快充模式。正如網友所說,「正規軍下場,絕對是碾壓級表現」。

最後:

以上的十款車型,便是6月新能源市場最具流量的車型,基本都是熟人。不難看出的是,又是比亞迪、特斯拉、廣汽埃安成了最大的贏家。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的逐漸提升,我們也相信在接下來的新能源市場亂戰中,將有更多高質量的產品出現,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2cb9199bcc7fd1374d06d13af015b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