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開課吧多次被監管部門列為「謹慎選擇培訓機構」。
因課程返現退費難問題,在線職業教育平台「開課吧」正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近日,大批消費者向《消費者報道》反映,在「開課吧」上報名課程時遭遇了消費糾紛。「開課吧」課程銷售人員向消費者承諾,只要購買了相關課程,同時滿足當月聽課率達到60%,次月將退還1/6的學費。然而,不少消費者表示,當達成聽課率,想要申請課程返現退款時,卻發現情況與當初開課吧承諾的大相逕庭,老師開始以各種理由拖延退費,消費者陷入返現退費難困境,因此質疑開課吧存在虛假宣傳的行為。
針對退費難問題,5月12日,開課吧回復《消費者報道》時稱,受疫情影響,公司多數員工被強制居家辦公,正常工作溝通受影響,導致有個別返現周期延時。針對個別返現周期拖延問題,公司已經全面梳理了返現的各個環節、復盤問題總結並制定指導方案,後續將正常交付並如約返現。
此外,《消費者報道》調查發現,開課吧或許還涉嫌誘導消費者辦理「培訓貸」的行為。不少消費者反映,稱在課程銷售人員的誘導下辦理了「芝士未來」的貸款,而芝士未來並非無息貸款。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芝士未來的董事同時為慧科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而開課吧為慧科教育100%控股子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消費者報道》梳理相關資料發現,由於無證辦學、消費者投訴多、投訴解決效率低等問題,開課吧頻頻被列入監管部門「黑名單」,並多次被評為「謹慎選擇培訓機構」。
「1元體驗」低價引流,承諾達到條件即可返現
小琦(化名)向《消費者報道》表示,今年1月,她在「奇葩說」辯手席瑞的直播間看到有關開課吧「公務員1元體驗課」的連結後,點擊連結便提示添加開課吧客服微信了解詳情。當時,客服向她推薦了一個「公務員賀歲體驗營」課程,費用為21930元。在小琦告知客服自己暫時沒有那麼多錢後,客服稱可以用京東白條分12期付款,並承諾只要當月聽課率達到60%,次月月底就會返還1/6的學費。「當時可能是自己工作壓力大,然後就著急報名了。」小琦說道。
小琦稱,自2月份開始上課以來,她每月聽課率都達60%,但3月份她申請課程返現時,班主任卻以各種理由開始推脫,遲遲不退費。小琦表示,3月底時,班主任以疫情一部分老師被居家隔離為由,告知她預計會在4月中上旬打款。
而近期,開課吧又提出了以「贈送禮品、延期退費」的補償方案。通過小琦提供的聊天記錄截圖,《消費者報道》留意到,若消費者選擇延期至8月份一次性退費,即可獲得Apple ipad2021、Apple Watch SE、Apple Airpods Pro其中之一;若延期至6月份退費,可獲得小米音響、耳機、吸塵器其中之一。但如果消費者仍選擇按照原來的退款方式月返,則需繼續無限期等待。
「我沒有錢,我堅持立即返款」。小琦表示,她不接受上述「贈送禮品」的方案。
根據小琦提供給《消費者報道》的培訓合同,本刊留意到,獎勵金政策中提到,「乙方完成自課程交付之日起6個月內每月觀看課程視頻出勤累計時長占該月課程總時長60%及以上的條件後,甲方於次月月底將『乙方實付培訓費用總額的六分之一』的獎勵金髮放至乙方帳戶。」
不過,其中還提到「乙方有資格參與福利三(即課程學費月返)並不代表乙方必然會獲取到相應的福利,能否獲取相應的福利以福利三考核規則為準。」
「退費難」引發大量投訴
同樣糟心的還有在開課吧上報名了體育碩士研究生培訓課程的羅先生。羅先生表示,他於2021年10月報名了開課吧體育碩士研究生培訓,交了6980元的學費。當時,協議簽署考試如果不通過,將退還4000元的學費。遺憾的是,羅先生沒能通過研究生考試。從今年2月開始,他便向開課吧申請了退款,但至今仍未成功退款。「有時還聯繫不上老師,當時我報名時候都說得很好,很負責的樣子,可到退款時候卻沒了蹤影。」羅先生無奈表示。
5月11日晚間,羅先生告訴《消費者報道》,自己的打款終於收到了。
小琦向《消費者報道》表示,5月8日,他們500多人的「開課吧退費」QQ維權群被無故解散了,群里統計了很多消費者報名課程的花費,其中花費最多的學員一共報了3門課程,交了6萬多元的學費。
《消費者報道》注意到,截至5月11日,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針對開課吧的投訴量累計共5030條,其中近30天的投訴量高達1811條。本刊梳理投訴信息發現,在近期的投訴中,「課程返現退費難」問題成為許多消費者維權的焦點,雖然開課吧工作人員均回復稱會為消費者退款,但具體的退款時間卻始終無法給出。
除黑貓投訴平台外,《消費者報道》發現,還有不少消費者在微博、小紅書、知乎等社交媒體發帖反映開課吧課程返現退費遭拖延的問題。
除退費難之外,開課吧的教學質量也飽受消費者詬病。
「說實話,他們的老師亂七八糟的」小琦稱,譬如有理科類的授課老師來教文學方面的課程,有時解釋不清楚時,該名授課老師便會按照答案硬說,後來學員們投訴反映後,才更換了授課老師。據了解,目前,小琦所報名的「公務員賀歲體驗營」課程已經停止了更新,最後一次課程更新是在4月28日。而從3月末開始,其更新的課程均為錄播課,沒有了直播課。
羅先生也向《消費者報道》表示,開課吧課程的培訓效果與其一開始宣傳的還是有些差距,大部分課程都是錄播課,很少有直播課。
回應稱:疫情影響返現周期延時
針對大批消費者反映的退費難等問題,《消費者報道》5月11日向開課吧方面發送了採訪函。
5月12日,開課吧回應《消費者報道》稱,開課吧其中一些課程,學員報名火爆,這同時也帶來競爭對手或盜版機構的惡意攻擊,詆毀,有些粉絲會被教唆退課退款,並在不同平台投訴。
開課吧方面同時提到,所有返現課程都有相應的規則,這在和學員簽訂的合同中,都有體現。學員在滿足規則的前提下,根據退費流程申請,我司在規定時間內給予退費。如學員不滿足規則,仍想返現,屬不合理訴求,申請返現遭拒後不滿,會到各平台進行投訴。
開課吧方面進一步解釋稱,受疫情影響,公司多數員工被強制居家辦公,正常工作溝通受影響,導致有個別返現周期延時。針對個別返現周期拖延問題,公司已經全面梳理了返現的各個環節、復盤問題總結並制定指導方案,後續將正常交付並如約返現。如有投訴,客訴部門將第一時間對接並予以一對一解決,通常不超過 3 個工作日。
涉嫌誘導「培訓貸」
值得注意的是,從眾多消費者投訴中,《消費者報道》還發現,開課吧或許存在涉嫌誘導消費者辦理「培訓貸」的行為。
開課吧培訓課程動輒標價數萬元,對於不少經濟能力不足的消費者,課程銷售人員則會推薦他們辦理教育分期貸款。但由於消費者急於參加相關培訓,所以在沒有完全理解協議的情況下辦理了貸款,而一旦想要申請退款或終止貸款時,卻因此被捲入金融糾紛,出現貸款停不掉、不還款影響個人徵信的情況。
小琦告訴《消費者報道》,雖然她辦理的是12期免息的京東白條,但她所在的維權群里很多人都是在課程銷售人員的誘導下辦理了「芝士未來」的貸款,而芝士未來並非無息貸款。
《消費者報道》在天眼查查詢發現,芝士未來的董事同時為慧科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而開課吧為慧科教育100%控股子公司。
曾因未取得辦學許可證被通報,多次被評為「謹慎選擇培訓機構」
公開資料顯示,開課吧是一個為大學生和職場人提供職業資格考試、專業技能進階、新職業技能等多元化職業教育及人才服務的在線職業教育平台。2013年8月,開課吧正式上線;2020年8月,正式從慧科集團分拆,品牌定位升級為「數字化人才在線教育平台」,並獨立獲得5.5億元A輪融資;2021年7月,開課吧將品牌定位升級為「在線職業教育」,並完成6億元B1輪融資。
值得關注的是,《消費者報道》梳理髮現,因無證辦學、消費者投訴多等問題,開課吧頻頻被列入監管部門「黑名單」。
2021年4月,北京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謹慎選擇教育培訓機構的消費警示,其中,開課吧因無證辦學在列。
此外,去年,開課吧多次被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評為「謹慎選擇的教育培訓機構」。在2021年5月、6月、8月,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關於謹慎選擇職業類教育培訓機構的消費警示中,開課吧分別以13件投訴、15.38%的解決率;18件投訴、22.22%的解決率;22件投訴、36.36%的解決率被列入「黑名單」。
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此提示廣大消費者,在選擇教育培訓機構時要注意:查看培訓機構是否已經取得教委或人力社保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對於培訓機構營銷人員就培訓效果等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不聽不信;簽訂培訓合同時,務必仔細核對合同中關於退費的相關條款是否與培訓機構營銷人員承諾的一致,對於不一致且對方拒絕修改的,建議謹慎選擇。
除了消費者投訴不斷之外,開課吧自身發展似乎也並不順利。不少開課吧員工在社交平台表示,被公司拖欠數月薪酬。在脈脈平台上,《消費者報道》留意到,多名開課吧員工爆料稱,「離職兩個月了,工資還在拖」「自己裁員讓員工提離職申請」「在群里諮詢發工資事宜被禁言」「被裁了,什麼也沒有,覺得沒有得到勞動者的基本權益」。
針對上述員工反映的拖欠薪酬問題,開課吧公關向《消費者報道》稱,有一部分員工因為違規操作,比如惡意刷單,打車套現等問題,觸犯了公司的規章制度,所以公司不得不作出淘汰的決策。工資都在陸續發放中了,只不過這部分人比正常員工拿到工資的時間稍晚一些。
對於公司近期是否出現經營異常問題,開課吧方面在回復《消費者報道》中表示,開課吧自 2021 年起就處在高速增長的狀態,目前,公司並不存在經營異常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