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食品東風起,誰能緩解新手寶媽的喂養焦慮?

2023-01-14     消費者報道雜誌社

原標題:嬰幼兒食品東風起,誰能緩解新手寶媽的喂養焦慮?

按:因為很多消費者對嬰幼兒輔食定義、執行標準、營養素添加量等知識的匱乏,許多商家藉此打擦邊球,令人誤解。

隨著經濟發展,當今社會與家庭對孩子的培養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多元化消費的形勢下,母嬰消費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逐年呈上升趨勢。

與爺爺奶奶輩養孩子照搬既往經驗不同,這屆年輕的家長們看似佛系,實則對嬰兒喂養要求更高、更精細。

帶著「天然」「安全」「健康」「營養」的基本訴求,這些寶媽寶爸們在選購時更關注「嬰標」食品。但是由於涉及領域較為專業,市場上現有的嬰兒食品種類繁多、層出不窮,消費者在選購時依然一頭霧水。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國產嬰幼兒輔食品牌湧現

隨著二孩、三孩政策的落地,嬰幼兒食品消費市場再次「起飛」。

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嬰幼兒輔食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為100億左右,到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40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

與此同時,現階段我國嬰幼兒輔食滲透率僅25%,相比歐美國家80%的比例還有著極大的差距和增長潛力,所以預計未來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應在千億以上。

作為一個新興風口,嬰兒食品賽道一片藍海,湧現了秋田滿滿、英氏、小鹿藍藍、寶寶饞了、窩小芽、米小芽等多個國內新銳品牌,也吸引了資本的青睞和熱捧。

經本刊整理統計,多次拿到融資的「後浪」品牌不在少數。

由於業績亮眼,秋田滿滿先後斬獲A、B兩輪各千萬美元級別融資、以及C輪億級融資;寶寶饞了於2021年完成過億元A及A+輪融資;窩小芽完成億元B輪融資、A輪及A+輪各數千萬融資;自2017年至今,米小芽已先後獲得多輪千萬級融資。

別讓「寶寶專用」產品收割智商稅

嬰幼兒輔食是指嬰幼兒在滿6月齡後,除了母乳之外為了滿足營養需要而添加的各種輔助食品,主要分為輔零食、穀物類輔食、佐餐輔食、營養補充品、輔食油/調味五大類。

據艾普思諮詢《2022中國嬰幼兒輔食消費趨勢及輿情研究報告》顯示,穀物類輔食需求量最大,月銷量102萬件,占比46%,交易額4584萬元,占比42%;其次是輔零食、佐餐輔食。

細分品類中,磨牙棒/餅乾/米餅、米粉/米糊、麵條最受消費者青睞,銷量分別為56.22萬、20.77萬、19.04萬,且三者均為穀物類輔食。魚腸、泡芙、溶豆、奶酪等輔零食銷量均超過10萬。

實際上,現有的嬰幼兒零輔食國標無法全面而又詳細地覆蓋層出不窮的零輔食新品類,因此魚龍混雜的現象時有發生。

因為很多消費者對嬰幼兒輔食定義、執行標準、營養素添加量等知識的匱乏,許多商家藉此打擦邊球,令人誤解。

在電商平台上,本刊以「輔食」為關鍵詞搜索後發現,很多產品使用「寶寶」「輔食」「嬰幼兒」等字眼宣傳,但是相當一部分只是普通食品,並非執行嬰幼兒輔食標準。

這些產品包括但不限於寶寶肉鬆、嬰幼兒輔食油、兒童醬油、寶寶補鐵豬肝粉、嬰幼兒益生菌、兒童奶酪棒、寶寶胚芽米等。

例如這款宣稱是「寶寶兒童零食」椰香小熊餅乾,採用萌萌的小熊造型,仿佛是努力往嬰童賽道靠攏,但實質上這就是一款普通的酥性餅乾,執行的是餅乾的國家標準GB/T 20980,營養價值與普通餅乾並沒有太大差異。配料中還不乏白砂糖、玉米糖漿等成分,並不適合嬰幼兒食用。

根據我國《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團體標準(T/CFCA 0015-2020),也只有個別的配方奶粉、米粉和泥類輔食有資格被稱為寶寶專用的食品,其他的食品沒有資格標榜自己是寶寶專用。因此,很多名義上是「寶寶專用」的產品,可能「專坑大人」。

例如一些「嬰兒水」所主推的低鈉淡礦等概念,或者一些以減鹽作為賣點的「兒童醬油」「兒童醋」等,其實並沒有相應的標準支撐。

如何看「嬰標」?

面對陌生的「嬰標」,不少新手寶媽寶爸們犯了難。

大眾所說的「嬰標」,通常是指國家針對嬰幼兒食品安全設定的國家標準,涉及奶粉、輔食和標籤。

市面上嬰幼兒配方奶粉主要分段為一段0~6個月(嬰兒)、二段6~12個月(較大嬰兒)、三段(12~36個月)。一些進口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分段可能有所不同,以實際產品為準。

目前,嬰兒、較大嬰兒和幼兒的配方食品執行標準為發布於2010年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GB 10767-2010)。

由於國家會不定期對相關標準進行修訂,代替既往版本,在2023年2月22日,上述標準正式廢止,被《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5-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較大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7-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幼兒配方食品》(GB 10767-2021)代替。

對於0~6個月嬰兒,應完全接受母乳喂養,即僅食用母乳。當部分嬰幼兒無法獲得母乳或者母乳不足,只能選擇嬰幼兒配方食品(1段嬰兒配方奶粉)。需要強調的是,任何吹得天花亂墜的其他動物奶或者「營養品」,都不應該作為嬰幼兒的主要食物。

6月齡以上的嬰幼兒可逐步添加輔食,適用於不同月齡的輔食有相應的執行標準,嬰幼兒輔助食品的生產許可分類為特殊膳食食品,其類別名稱為:

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類別編號為3001,包括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嬰幼兒高蛋白穀物輔助食品、嬰幼兒生制類穀物輔助食品、嬰幼兒餅乾或其他嬰幼兒穀物輔助食品;

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類別編號為3002,包括泥(糊)狀罐裝食品、顆粒狀罐裝食品、汁類罐裝食品;

其他特殊膳食食品(輔食營養補充品),類別編號為3003,包括輔食營養素補充食品等。

針對0-6個月齡患有特殊紊亂、疾病或醫療狀況等特殊醫學狀況寶寶,還有《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GB 25596),這類產品需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食用。

此外,還有針對嬰幼兒食品產品包裝上說明和標籤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GB 13432)。

如果想要對產品包裝上的成分與「嬰標」進行對比,可登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網站:https://sppt.cfsa.net.cn:8086/db,在搜索框輸入想要查詢的食品安全標準即可獲得詳細的標準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b5d80eb2dacf57344a29c944682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