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蝗災中國如果隔岸觀火,恐將遭受更大威脅

2020-02-19     胖福的小木屋

去年12月以來,非洲肯亞發生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也發生25年來最嚴重的蝗災。據估計,這三國的蝗蟲數量已達3600億隻,三國隨即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隨後這些蝗蟲群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向其他非洲國家和亞洲進發。

這些蝗蟲和伊朗蝗蟲匯合,達到了4000億隻,增長速度可以說非常恐怖,糧農組織官員基思·克雷斯曼表示,蝗蟲數量在一年半內增加了6400萬倍,這是一個指數級的增長。亞洲南部的巴基斯坦、印度已經淪陷,與中國只有一線之隔。



這些蝗蟲為什麼能夠漂洋過海來亞洲呢?單一蟲群最多可以覆蓋120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可以大約40至8000萬蝗蟲,一隻2克重的成年昆蟲一天能吃掉相當於它體重的食物,而一群蝗蟲通常有數千萬隻。在特定地區吃完農作物後,它們還可以在一天之內飛行150公里。

蝗蟲最多只能翻越海拔2,000米左右,更高的高度會太冷,不利於蝗蟲繁衍。因此,蝗蟲群無法越過阿特拉斯山脈、興都庫什山脈或喜馬拉雅山脈等高山山脈。它們不會冒險進入非洲的雨林,也不會冒險進入中歐。

這也是為什麼蝗蟲從非洲來到亞洲的原因,印巴之間有青藏高原阻隔,但是蝗蟲還有一條路可以進入中國。



它們如果繼續向東到達了緬甸,那麼將有可能從雲南進入中國,對中國造成直接的威脅。政府目前也在擔心蝗蟲可能從緬甸進入中國。

專家分析認為,我國史料中尚未有沙漠蝗危害記載,但專家推測在雲南、西藏自治區的聶拉木有沙漠蝗的分布。40攝氏度左右是沙漠蝗蝗蝻和成蟲遷移活動的條件,相對濕度需要達到60%至70%。沙漠蝗猖獗發生的最大擴散區為緬甸、尼泊爾和印度。



農業農村部蝗災防治指揮部辦公室的《治蝗快報》中說:

預計今年全國蝗蟲發生平穩,不排除局部地區出現高密度蝗情點片的可能。部治蝗指揮部將密切關注世界沙漠蝗發生動態,積極為巴基斯坦和非洲蝗災防控提供技術支持……紮實做好國內蝗情監測……確保蝗蟲不起飛,不擴散,不成災。

目前,農業農村部正密切跟蹤境外蝗災動態,同時安排雲南、西藏等省區加強邊境的蝗蟲監測,嚴防遷入危害。

為什麼青藏高原這條路線,還要關注呢?因為蝗蟲是一個適應能力極強的生物,而且從散居到群居,身體也會產生變異。

河北新疆會用珍珠雞和鴨子滅蝗,曾經破解飛蝗基因組的康樂院士團隊發現,飛蝗和沙漠蝗一旦聚集,變成群居型之後,會揮發苯乙腈。他們用大山雀做實驗,發現苯乙腈不好聞,鳥聞了就不愛吃。如果鳥非要吃,繼續攻擊,蝗蟲就會迅速把苯乙腈變成氫氰酸,這就不是難聞的問題了,是有毒了,鳥吃了未必會死,至少會難受。

目前,專家也表示,沙漠蝗與飛蝗的發生特點和環境不同,沙漠蝗的成蟲壽命很長,最多可以生存100多天,以上這些特性給防治帶來極大困難。中國的治蝗經驗並不一定對沙漠蝗有效。

而且,尤其隨著農村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一些土地撂荒、環境治理滯後導致雜草叢生,這些成為蝗蟲理想的生存之地,這是我國蝗災發生的風險所在。

所以,蝗蟲進入中國的可能性有多大?存在著一定的幾率,而且印緬路線不可不防。而且,如果蝗蟲進入中國,在目前的情況下,將對中國產生極大的影響,因為中國目前也爆發了草地貪夜蛾。



2019 年 12 月底,草地貪夜蛾在海南省東方市、儋州市等地區爆發。短短時間內,見蟲面積達數萬畝。

海南是我國冬季鮮食玉米及冬季玉米育種的基地,玉米的病蟲害防治尤為重要。若防治不當,不僅影響到當地玉米的產量,還會增加草地貪夜蛾的越冬量,為明年全國的草地貪夜蛾防治留下大隱患。

如果兩種蟲害疊加爆發,將會是種植業的災難。所以中國應該幫助亞非解決蝗蟲災害,亞非蝗災中國如果隔岸觀火,中國恐將遭受更大的危害。

目前,中國開發的真菌生物農藥和群聚拮抗劑已經應用到非洲等相關國家。已經與非洲科學院和有關國家的科學家取得了聯繫,正在洽談合作事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SmX3ABgx9BqZZIOx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