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特戰救援隊援鄂歸來 用行動踐行「若有戰,召必回」

2020-03-27     沂蒙晚報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全民抗疫。臨沂特戰救援隊的兩名退伍軍人,41歲的孟凡友、25歲的姜廣軍,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投身戰「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離開部隊時許下的諾言:「若有戰,召必回」。

  「黨和國家培養了我們這麼多年,也到我們衝鋒陷陣的時候了。」2月13日,兩人不約而同地寫下請戰書,報名參加了特戰救援總隊的「退役軍人突擊隊」,馳援湖北,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開展防疫消殺任務……

41歲的孟凡友

  孟凡友

  腰傷、胃病,卻義無反顧奔赴一線 黃岡人民的關照讓他淚目

  41歲的孟凡友,1994年入伍,1999年因傷退役後,一直留在北京工作,還參加過2003年非典消殺防疫工作。2014年回到臨沂,2019年,加入臨沂特戰救援隊。

  奔赴湖北前,75歲的老黨員父親就叮囑他:好好乾,等湖北清零了再回來。這句話給了孟凡友莫大的鼓勵。背著煎餅、辣椒、方便麵,他一路南下,直奔湖北。

  在黃岡參與消殺工作的20天裡,孟凡友不止一次被黃岡人民所感動。每天固定到4處隔離點進行消殺防疫工作,回到賓館都得大半夜。一天晚上,孟凡友想買包香煙,沒想到樓下老闆先問他是哪裡人?當得知孟凡友是山東臨沂人時,老闆笑著說:只賣給山東人。

  「剛到武漢的前幾天,每天都是吃方便麵。」孟凡友告訴記者,一開始物資緊張,他們就吃著從家鄉帶來的食物,後來到黃岡團風縣時,當地一名工作人員得知山東人喜歡吃麵食,每天都會為一線工作人員送饅頭。

  後來,孟凡友收到一個特殊的包裹。「寄件人就寫著:4名志願者,寄件人地址寫著黃岡市。」當孟凡友打開包裹時發現,裡面裝著20斤煎餅。孟凡友說,這些煎餅,讓他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感動……

  3月14日凌晨,孟凡友和隊友們從黃岡撤離。15日上午10點左右到達臨沂,隨後在一賓館接受隔離。26日下午,記者聯繫到孟凡友,他告訴記者,自己有多年的胃病,黃岡人民寄來的煎餅,讓他品嘗到了「人間美味」。當記者詢問他10多年的腰傷在這次救援過程中有沒有受到影響時,孟凡友笑著說,幹活時沒覺得累,回來才感覺到腰疼。「身上常年備著胃藥和治療腰傷的藥,沒事。」孟凡友淡淡地說。

  姜廣軍

  背80斤彌霧機,每天消殺10小時 他卻說,這是一段最美好的回憶

  2015年9月,姜廣軍退伍。2016年9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來到臨沂,他就愛上了這座城市,選擇在這裡生活、工作。熱衷於公益活動的他,在2019年加入臨沂特戰救援隊。

25歲的姜廣軍

  今年2月13日,25歲的姜廣軍和41歲的隊友孟凡友同時向臨沂特戰救援隊遞交了請戰書。「只要祖國一聲召喚,我們隨時奔赴前線……」

  2月14日早上5點,兩人和另外7名其他特戰救援隊的隊友們,迎雪前行,疾馳武漢。經過15個小時的日夜兼程,一行人安全到達了中國紅十字總會安排的第一站:湖北荊州。

姜廣軍在方艙醫院開展消殺防疫工作。

  2月15日,在紅會的協調下,9名隊員兵分兩路。當天下午4點多,姜廣軍和孟凡友一行4人到達湖北省委黨校方艙醫院駐地,開展消殺防疫工作。「我們隊每天負責機場、醫院等場所的消殺防疫工作,省委黨校方艙醫院的消殺工作每晚固定進行。」姜廣軍告訴記者。

  工人們完工離開,有時候會在晚上8點多,有時候會在9點多,時間不固定,但是方艙醫院720個房間,面積4萬平方米,消殺防疫工作容不得半點含糊。「經常凌晨才能忙完。」姜廣軍說,這樣的工作強度,持續了7天。2月23日,姜廣軍一行4人又支援黃岡市團風縣,每天對1萬多平方米的縣委黨校、兩處3000平方米酒店、近2萬平方米的學校,進行每天的固定消殺防疫工作。

  「穿著防護服,晚上脫下來,防護服都在滴水。」面對這些辛苦,姜廣軍仍然保持著樂觀。每天都需要背著80斤的彌霧機進行消殺工作,時間長達10小時,他卻說,這是一段最美好的回憶。

連續多日超負荷工作,姜廣軍(左)和孟凡友在前往黃岡的路上,累得睡著了。

  臨沂特戰救援隊隊長賈小莉:只要國家有需要 隊員們隨時出發

  特戰救援隊是一個純公益民間救援組織,由海軍特種部隊退役軍人秦一傑組建於2012年。2019年7月26日,臨沂特戰救援隊授旗儀式順利完成。授旗儀式中,總隊長秦一傑任命賈小莉為臨沂特戰救援隊隊長。

  「特戰救援隊一成立,就受到眾多退伍軍人、無線電愛好者的重視和支持。」賈小莉說。從成立到2019年年底,臨沂特戰救援隊參加了幾十場公益救援活動。

  對於兩名隊員奔赴一線參與消殺防疫工作,賈小莉告訴記者,他們做出這樣的決定,自己一點也不驚訝。「他們就是這樣的人,只要國家有需要,隊員們隨時出發。」賈小莉說,孟凡友作為隊里的老大哥,平時話不多,卻是實幹型的代表。而姜廣軍作為一名95後,天生樂觀、積極向上。他們不畏艱險,踴躍報名奔赴一線,在他們看來,是一種責任,一種信仰,值得佩服。

  臨報融媒記者 王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u6vGnEBfwtFQPkdVp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