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民背《論語》,我們的孩子卻拋棄國學,還在苦學英語嗎?

2019-11-28     養育完美男孩

經過一個星期的繁忙工作和學習,到了周末,你家孩子是怎麼過的呢?

寫作業?去補習班?去遊樂場?還是宅在家裡看電視?

上周日,日本栃木縣壬生町的孩子們就過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周末。

他們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背誦《論語》活動:748人在5分鐘內完整背誦18句《論語》中的語句。

隨著吉尼斯官方評定人員宣布開始,孩子們跟著節拍器的節奏,齊聲背誦了18句《論語》中的語句。

但由於中途有兩個人忘了詞,所以最終認定的紀錄結果為748人,不過這並不影響其成為世界紀錄。

好樣的!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文不僅語言凝練,表達優雅,而且飽含著豐富的前人智慧。

學習古文可以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交談能力,但是古文晦澀拗口,孩子不愛讀,怎麼辦呢?

其實,文言文也是一種語言,有其固定的結構語法和規則,並不難學。

文言文的固定結構大致可分為表示疑問、表示反問、表示感嘆、表示揣度和表示選擇五種。

一、表示疑問

1、 何所……?(所……是什麼?)是「所……者為何」的移位和壓縮,可譯為「……的(人、事、物)是誰(什麼)」。

如:《木蘭詩》: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譯文:問姑娘想的是什麼,問姑娘思念的是什麼。

2、奈何……?(……怎麼辦?為什麼……?)

如:《鴻門宴》: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阿房宮賦》: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3、如……何;奈……何?(拿……怎樣呢?)

如:《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4、孰與……?(與……比,哪個…?),表示比較和選擇取捨。

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我孰與城北徐公美?譯文: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漂亮?

5、安……乎?(怎麼……呢?)

如:《赤壁之戰》:然劉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

6、獨……耶?(難道……嗎?)

如:《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之姊耶?」

7、何如,代詞性固定結構,可譯為「怎麼樣」。表示比較的固定結構,可譯為「比……怎麼樣」。

如:《鴻門宴》: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譯文:樊噲說:「今天的情況怎麼樣?」

二、表示反問

1、何……哉(也)?(怎麼能……呢?)

如:《游褒禪山記》:何可勝道也哉?(兼有感嘆)

2、豈(其)……哉(乎、耶)(哪裡……呢?……哪裡呢?)

如:《捕蛇者說》:豈若我鄉鄰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嘆)

3、安……哉(乎)?(哪裡……呢?)

如:《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兼有感嘆)

4、不亦……乎?(不是……嗎?)

如:《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譯文:學習而又按時去溫習它,不是很高興嗎?

5、……非……歟?(……不是……嗎?)

如:《屈原列傳》:子非三閭大夫歟?

6、寧……耶?(哪裡……呢?)

如:《祭妹文》:寧知此為歸骨所耶?(兼有惑嘆)

7、顧……哉?(難道……嗎?)

如:《為學》: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兼有感嘆)

8、獨……哉?(難道……嗎?)

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

三、表示感嘆

1、何其……也!(怎麼那麼……啊!)

如:《伶官傳序》: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直……耳!(只不過……罷了!)

如:《孟子•梁惠王上》:王日:「不可,直不過百步耳!」

3、惟……耳!(只……罷了!)

如:《譚嗣同》:吾已無事可辦,惟待死耳!

4、一何……(多麼……啊!)

如:《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5、亦……哉!(也真是……啊!)

如:《五人墓碑記》:…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

四、表示揣度

1、無乃……乎(歟)(恐怕……吧?)

如:《論語》:無乃爾是過與?譯文:恐怕該責備你吧?

2、得無(微)……乎?(該不是……吧?)

如:《觸龍說趙太后》:日食飲得無衰乎? 譯文:每天的飲食該不會減少吧?

3、其……歟?(不是……嗎?)

如:《師說》:其可怪也歟?

4、庶幾……歟?(或許……吧?)

如:《孟子二章》:吾王庶幾無疾病歟?

五、表示選擇

1、與其……孰若……?(與其……,哪如……?)

如:《馮婉貞》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2、……歟(耶),抑……歟(耶)?(是……,還是……呢?)

如:《伶官傳序》: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

3、其……耶?其……也?(是……呢?還是……呢?)

如:《逍遙遊》: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古文是一種語言,學習古文要讓孩子儘量早接觸。

1、大量背誦古詩詞,培養語感。

2、大量閱讀經典古文名著,提高熟悉度。

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已經可以成篇的誦讀和吟唱數百篇經典,可以背誦整本的《論語》,下一步計劃挑戰《孟子》。

雖然說一個小孩子,雖然能夠背誦這些文章,未必會對內容有多麼深刻的理解,但是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只有在小時候才能背誦一生中最大篇幅的內容,長大後如果再想背誦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只有在小時候才是記憶力的黃金時期。

​而這個女孩子,才9歲的年紀,就已經有了不俗的書香氣,建立了對書籍、對思想、對文字深深的熱愛,養成了安靜、典雅的氣質,是非常讓人喜歡的女孩子。

曾經有一個段子「問: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是不是不夠?答:看在哪兒,在美國夠了,在中國不夠。」

這個段子得到了大家的共鳴,網友們紛紛評論,不夠,真的不夠。

現在有太多的家長不怕花錢,從孩子兩三歲起就開始讓他們接受系統的英語學習,美其名曰:與國際接軌。

但學來學去,能夠將英語學得呱呱叫,應用自如表達流暢的能有幾個?

或者,即便英語說得跟外國人一樣好,也僅僅是成功地把自己訓練的成了高仿產品,沒有自己的立足之本。

優秀的古文,是傳統文化高度的凝練,是可以開啟智慧的東西,是本民族文化的精華,是我們民族身份的象徵。

這才是我們手中,無法超越的東西,才是能夠讓我們驕傲的根本依靠。

所以,讓一個小孩子從小學習古文,背誦經典,才是真正幫助他變得優雅、富有學識智慧、有書香氣的做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i70wm4BMH2_cNUgnp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