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海關數據報喜!如果美國降低關稅,最利好的行業是……

2022-07-14     價值線傳媒

原標題:上半年海關數據報喜!如果美國降低關稅,最利好的行業是……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上半年進出口數據:出口11.14萬億元,增長13.2%;進口8.66萬億元,增長4.8%。

對美進出口額增加11.7%。

但近年來,中美官方貿易數據一直在打架,背後有什麼故事?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確診新冠,今晚美國將公布6月CPI數據,美國減免中國關稅的步伐有多近,最可能涉及哪些品種?

對美國國內通脹影響到底有多大?又利好A股哪些行業?

中國上半年海關數據出爐

汽車出口增長超50%

今天早上,中國上半年進出口數據新鮮出爐了,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11.14萬億元,增長13.2%;進口8.66萬億元,增長4.8%。

看了一遍數據,有幾個重點值得關註:

進出口額在明顯恢復:5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9.5%,增速較4月份加快了9.4個百分點,6月份增速進一步提升為14.3%;

汽車出口增長超50%:我國電工器材、集成電路、汽車等機電產品出口分別增長24.8%、16.4%、51.1%,紡織服裝、塑料製品、鞋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分別增長10.8%、14.9%、31.4%。

進出口企業數量穩步增加: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50.6萬家,同比增加5.5%。其中,民營企業42.5萬家,增加6.9%,進出口9.82萬億元,增長13.6%,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9.6%,同比提升1.9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6.75萬億元,增長2.1%;國有企業進出口3.2萬億元,增長15.2%;

機電產品占比最高: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進出口9.72萬億元,增長4.2%,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9.1%;

能源類進口額大幅增加:上半年,我國原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產品合計進口1.48萬億元,增長53.1%,占進口總值的17.1%;

對俄羅斯進口額增加48%:2022年1-6月,中俄貿易額為806.75億美元,同比增長27.2%。其中,中國對俄出口295.5億美元,增長2.1%;中國自俄進口511.25億美元,增長48.2%。

對美進出口額增加11.7%:上半年,我國對東協、歐盟、美國分別進出口2.95萬億、2.71萬億和2.47萬億元,分別增長了10.6%、7.5%和11.7%。

6月貿易順差979.4億美元:以美元計價,中國6月出口同比增長17.9%,前值16.9%;6月進口同比增長1%,前值4.1%。

中國的進出口數據可以說獨樹一幟。

今年5月,中國貿易順差787.6億美元。同期,大部分工業國都在經歷貿易逆差,就連被譽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也無法倖免,31年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

德國5月出口額同比增長11.7%至1258億歐元,進口額同比增長27.8%至1267億歐元,錄得近10億歐元的貿易逆差;法國貿易逆差60.1億歐元;英國貿易逆差155億美元;日本貿易逆差178億美元;韓國貿易逆差17.1億美元;美國貿易逆差855億美元;印度貿易逆差242億美元。

要知道,無論是德國、法國,還是日本、韓國,都可以稱得上是位居全球第一陣營的工業國。

那麼誰在順差呢?答案是資源國,例如澳大利亞、俄羅斯、巴西、印尼和中東國家等,最近貿易形勢良好。

頂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飛漲的壓力,中國出口還能實現穩定增長,真不容易!

貿易摩擦這些年,

中美數據一直打架!

2018年,美國開始對華加征關稅,隨後,中美貿易數據出現了巨大偏差。

從美國數據來看,加征關稅後,美國自華進口在 2020 年大幅下降至2018年的 80.7%,2021 年也只恢復到 2018 年的 94%。

但從中國數據來看,中國對美出口在 2020 年已經恢復至 2018 年的 94%,中國對美出口2021 年更是達到 2018 年的120%。美國加稅對中國向美出口影響最大是在 2019 年,下降了12%。

中美貿易順差數據也在打架,中方數據順差從 2018 年的 3233.3 億美元,擴大至2021 年的 3965.8 億美元,增加了 732.6 億美元,而美國統計對華貿易逆差在同期縮小了 629.3 億美元。

圖片

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有研究認為,數據偏差是因為關稅過高導致美國企業低報數據以逃避關稅。

根據 Clark 和 Wong(2021)的研究,2020 年中美貿易數據「倒掛」,有62.5%(550 億美元)是來自美國進口商低報數據以逃避關稅,13.6%是中國出口商高報以騙取退稅,剩下 23.9%來自其他原因。

德邦證券指出:判斷美國加稅對中國對美出口的影響,取決於哪國的數據更接近真實情況。我們認為中國的數據更可信,即貿易摩擦後中國對美出口並未大幅減少。

美國公布6月CPI數據,

戴琪宣布新冠陽性,

降關稅還有多遠?

7月5日,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財政部長耶倫舉行視頻通話,討論美國的對華關稅。

當時有外媒爆料,一系列降關稅舉措將在「本周」(即上周)出台。

但最後不了了之。

價值線研究院注意到一則新聞,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她於9日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戴琪發表推文稱,她已經完成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並注射了加強針,目前正按照醫生建議自行在家隔離。

祖籍江蘇的戴琪雖然是華裔,但卻是拜登政府反對減免關稅最強硬的官員:

此前,戴琪曾接受了美國Axios的採訪,在採訪中她表示,自己的工作是代表美國走向世界,並謀求勝利。

反對派缺席,美國政府會加快降關稅的步伐嗎?

但大家不應對美方的反應期待過高。

根據外媒近期的報道:

美方的方案可能包括三部分:取消對目前約 3700 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中 100 億美元商品加征的關稅;2、啟動新的對華關稅排除程序;3、同時依據《美國貿易法》的 301 條款,對包括半導體、電池等中國高端工業品進行新的貿易審查,預計將對這部分中國商品發起更高關稅。

這100億美元顯然對於改善美國通脹率杯水車薪,頂多只能算「意思意思」。

取消一小部分關稅,同時加大對半導體等關鍵領域的關稅審查的政策無異於 " 拆東牆補西牆 ",輿論稱其是拜登的 " 折中 " 方案,既能夠在對抗通脹上有所行動,又能避免他人指責其 " 對華軟弱 "。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對此表示,加征的關稅,已成為美國對華談判的工具和籌碼,估計短期內很難全部取消。但減免的餘地還是有的,關鍵取決於雙方的接觸和談判,同時也取決於美國經濟的變化及對中國訴求的變化,總之仍需要一定的外部壓力。

平安證券表示,考慮到拜登政府在全面取消對華加征關稅上仍然面臨政治壓力,以及當前美國「友岸外包」逐漸出現「積極」跡象(從中國產品「借道」東南亞過渡到部分產業的實質轉移),美國政府更可能通過關稅豁免的方式,暫時降低對華關稅的通脹影響,同時通過「印太經濟框架」等拉攏相關國家,尋求以時間換空間,達到逐步降低對我國進口依賴的效果。對此,需保持高度關注和積極應對。

北京時間今天晚上8:30,美國將公布6月CPI數據。市場預計,美國6月CPI將同比增長8.8%,續創40年來新高,環比則增長1.1%;不包括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同比增長5.7%,環比增長0.6%。

這能成為美方降關稅的催化劑嗎?

如果美國減免對華關稅,

會對通脹產生多大影響?

美國減免對華關稅,對降低通脹到底有沒有用?外界說法不一。

德邦證券研究認為:減免對華關稅對抑制美國通脹可能只是杯水車薪,只能降低美國 CPI 約 0.2-0.3 個點。

主要理由是:一方面,中國進口消費品在美國消費中占比較小,直接作用有限。按 BEC 分類,2021 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消費品為 2462億美元,而國內消費約為 15.7 萬億,中國進口消費品僅占 1.6%左右;另一方面,中國進口商品的漲價幅度遠低於其他項目。貿易摩擦後的 2019 年 1 月到 2022 年5 月,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價格僅上漲了 5.6%,但美國全部進口價格指數卻大幅上漲了 19.1%,CPI 在此期間上漲了 15.8%。

取消關稅可拉動中國出口增長 1.8%。但長期來看,美國需求下降期過後,如果取消關稅,對華進口將會迎來更大反彈。

但華泰證券認為:取消所有貿易戰相關關稅可以直接且快速地使得美國CPI通脹同比降低1.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的通脹壓力,但1個百分點的效果可能還遠遠不夠。

利好哪些行業?

取消中美關稅,會對哪些行業產生影響?華泰證券表示:未來要分兩種情況來看:

若取消全部關稅,則與各類商品中被徵收關稅的比例相關,當前仍被徵稅的商品金額占比越大的行業受到的邊際影響越大,紙製品、橡膠、服裝、皮革、帽類、賤金屬、車輛等行業受到取消對華關稅的提振最為明顯。

若是取消部分關稅,則需要考慮哪些商品的關稅取消最為急迫。以被徵稅商品的對華依賴度(對華進口/總進口)、抑制通脹兩個維度來衡量,雜項製品、鞋傘帽、紡織原料及製品、賤金屬、木製品等類別可能是最先被取消關稅的商品。

海通證券研報表示,如果此次取消關稅,可能暫停包括對服裝和學校用品等消費品徵收關稅。2021年美國占中國紡織服裝類出口比例為19%,如果關稅取消將有效拉動中國服裝對美出口競爭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d5c41acc94e4cf65d2311fcfd374b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