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甬軍(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
6月14日,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簡稱《方案》)。這個《方案》對香港、澳門和廣東的發展又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是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的重點舉措和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創新之舉。結合去年九月筆者在橫琴和前海的課題調研以及年底在南沙的考察,對這三個點的開放戰略有了深刻印象。總體框架是:三足鼎立,縱深布局。具體目標是:推動廣州南沙深化聚焦大灣區,面向全世界,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其中最重要的點睛之筆是:聚焦大灣區,面向全世界。
聚焦大灣區必須三足鼎立,縱深布局。具體表現在前海面向香港、橫琴連接澳門這兩個開放前沿的後面,又有南沙作為支點作為開放的戰略縱深布局,不僅可以形成三足鼎立的穩定結構,而且可以促進廣州這個特大中心城市和珠江流域的廣大區域深度融合廣泛參與協同港澳的新一輪合作開放。有了縱深就能穩定前線,這在開放布局中得到完美的詮釋。總體形成三足鼎立布局,就可起到聚焦大灣區的支撐作用,就可以點帶面,帶動整個面上的發展。
聚焦大灣區目的是面向全世界。之所以這是《方案》的點睛之筆,因為它是整個發展戰略的目標導向。戰略高度決定了戰術內容。
《方案》在指導思想方面提出:將南沙打造成為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支撐。
《方案》在空間布局方面指出:廣州市南沙區全域,總面積約803平方公里。按照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的建設時序,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片區的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3個區塊作為先行啟動區,總面積約23平方公里。充分發揮上述區域依託交通樞紐快捷通達香港的優勢,加快形成連片開發態勢和集聚發展效應,有力帶動南沙全域發展,逐步構建「樞紐帶動、多點支撐、整體協同」的發展態勢。
在發展目標方面《方案》提出:到2025年,先行啟動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到2035年,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以及《方案》布置的構建基地、平台、門戶、高地、標杆五大具體工作任務,也是由這個面向全世界的發展目標決定的。
「獅子洋旁起南沙,揚帆直指五大洋。」南沙雄起,必將譜寫伶仃洋走向世界的新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c3344d27e7a5ed7ed11e624debffa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