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讀《論語》時,看到《先進第十一》中,有這樣一段內容描寫的是,面對同一個問題,孔老夫子卻回答出不同的答案,以前讀時,不太明白其中的深義,今天讀到此處,才稍微明白一些蘊藏的道理。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大意是說:一次,孔子講完課,回到自己的書房,學生子路匆匆走進來,大聲向老師討教:「先生,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麼?」孔子慢條斯理地說:「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子路剛出去,另一個學生冉有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麼?」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
」冉有走後,公西華奇怪地問:「先生,一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怎麼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
這段故事,說明孔老夫子在教育學生時,實行因材施教的方法,面對不同性格的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才能使學生都能夠成長。能夠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先要了解學生的性格,才能夠有針對性的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那麼如何去了解孩子的性格呢?
著名心理學家林文採在《心理營養》一書中提出,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在孩子出生時就帶有的性格傾向,叫做天生氣質。早一點觀察到孩子的天生氣質,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能有側重點的進步培養。
第一,發揮優點,彌補缺點。
不管孩子是哪種天生氣質,都會有優點和缺點。在優點方面,父母可以儘量提供發展的機會,讓孩子有時間來發揮優點,而在缺點方面,則可以幫助孩子及時彌補,也不會過會要求孩子在缺點方面,也要做得完美。
在《小歡喜》中,方一凡跟爸爸媽媽說:我不是個壞孩子,我只是個學習不好的孩子!我真的喜歡唱歌跳舞!後來,父母同意讓方一凡參加藝考,並最終考取了南京藝術學院。方一凡很幸運,父母願意讓他發揮特長,也走上了專業的道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用為了學習父母選好的專業,痛苦的學上四年,甚至遺憾一輩子。
所以,了解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非常重要,讓孩子有機會把優點發揮到極致,此生能夠在一個方面做到專業,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第二,不給孩子貼標籤。
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他是什麼類型的天生氣質。父母了解之後,默默地觀察就好,孩子的優點部分,讓孩子不斷累積自信,在孩子缺點部分,加以引導,既不苛責孩子,也不要讓孩子產生自卑情緒。一旦給孩子貼上標籤,會影響孩子的心情,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第三,根據不同氣質類型,給孩子最需要的營養。
當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氣質類型時,往往處理不好與孩子的關係,就算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有時會因為家長引導的方向,出現了偏差,導致孩子在自己不擅長的方向,一直在努力,卻看不到收穫,而產生沮喪情緒。
詳細了解孩子的氣質類型,可以讓父母少走彎路,準確清晰的掌握孩子的發展方向,在孩子擅長的方向,稍加引導,就會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第一 樂天型孩子:最在乎關係,擁有人際交往的優勢!
性格關鍵詞:積極樂觀
這一類型的孩子比較樂觀,做錯了事也不太放在心上,感情豐富,有同情心,不會記仇。樂天型的孩子,是真正外向型孩子。喜歡講笑話,也讓別人開心,長大後適合做與人交往較多的工作,通過工作幫助到別人,為別人服務,會讓他很有成就感!
給父母的建議:打溫情牌
和樂天型孩子相處時,如果父母能學會用溫暖的情感引導他,會減少很多不必有的爭執。小晴就是樂天型的孩子,媽媽想讓她跟長輩主動打招呼,跟她說:你看到奶奶時,說奶奶好,你就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小晴卻不願意說。後來,小晴媽媽換個一個方法,跟小晴說:你看到奶奶時,說奶奶好,她心裡一定會很高興,覺得很溫暖,覺得你很願意看到她。這回小晴就主動跟奶奶問好,還說了不少讓奶奶高興的話。樂天型孩子能夠聽進去的話,都是跟人的感情有關,正面的情感聯結和調動。
第二 憂鬱型孩子:感受細膩深刻,天生完美主義者!
性格關鍵詞:深刻專注
憂鬱型孩子一旦對一件事情感興趣,就會投入比較多的感情和精力。而且,他們對任何事情的觀察、了解,都會比一般孩子多,天賦和熱情尤其體現在畫畫、音樂、舞蹈等藝術領域。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能坐得住,專注度高,可以一直重複做一件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給父母的建議:心理營養
能讓憂鬱型孩子把優勢發揮到極致的基礎就是,父母要給孩子充分的心理營養。
心理營養是指,給孩子無條件的接納,滿足孩子對安全感的需要,給他「你在我心中最重要」的確認,給孩子肯定、讚美、認同,為孩子出做示範、榜樣。當憂鬱型孩子得到這幾個心理營養,生命就會縮放得特別絢爛。
憂鬱型孩子非常聰明,只要有一個穩定、和諧的家庭環境做後盾,就會調動起自己最大的潛力,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他會根據外在的反應調整做事情的方式,因為能夠自省,他們從錯誤中學習的速度比別人更快。
父母需要做的是,在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時,要為孩子提供很好的情緒疏導途徑和方法,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小雲在一次班長競選中失敗,回家以後,情緒非常失落沮喪。媽媽看到之後,跟小雲說:媽媽知道你很難過,跟媽媽說一說,好嗎?
小雲就把沒有當上班長這件事情,跟媽媽詳細說了出來,媽媽說:你覺得一直情緒這麼不好,能讓你在下一次競選時當上班長嗎?小雲搖了搖頭,媽媽又問她:那你覺得應該怎麼做,能夠下一次當上班長呢?小雲想了想說:我應該向新的班長學習一下,他是如何做好班長的,再來改變自己的做事方法。一下子,小雲就明白了,不可以再這樣了!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情。父母對孩子有效而溫和的情緒引導,會內化成孩子長大後對自己的情緒管理方式。
第三 激進型孩子:勇猛執著,容易取得成就!
性格關鍵詞:目標感強
激進型孩子最顯著的性格特徵就是目標感強,他的所有優缺點,幾乎都圍繞著這一點展開。當定下一個目標後,他就會全力以赴,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如果中途受挫,他還是會繼續堅持下去,直到成功。
給父母的建議:建立道德觀
為達成自己的目標,百折不撓是激進型孩子的顯著優勢。但這樣的孩子將來成長不出問題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孩子的是非觀、道德觀必須要建立好。
激進型孩子從小就有非常明確而堅定的想法,他有了自己的目標後,比如學習的方向,根本不需要父母去督促。當孩子的是非觀道德觀正確時,他在實現目標的路上,不怕困難、不在意別人看法。但如果道德觀出現偏差,他一旦做壞事,破壞力也是很大的。
所以,在大是大非的教導上,父母一定要通過自己榜樣的示範,為孩子注入健康的價值觀,引導孩子多學習古代聖賢人的品德,做一個有孝心,有仁愛之心的人。最好能夠讓孩子學習儒家的經典,比如說:《論語》、《弟子規》、《孝經》,讓孩子在思想上,能夠多與聖賢人交流,能夠做到溫良恭儉讓,那麼,孩子的一生必將精彩無限。
第四 冷靜型孩子:小心謹慎、思維能力強!
性格關鍵詞:天生謹慎
別的孩子有三五分把握就願意做的事情,他要七分把握才肯嘗試。為了做事情比較有把握,他通常習慣於做事前搜資料、做計劃、多思考,甚至最好別人給他一個榜樣示範,讓他看到一件事情可以有出現的結果。冒太大風險絕不是他的風格。單靠腦袋,也要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細膩,甚至滴水不漏,每個環節、每個細節,都考慮得非常嚴密。
給父母的建議:接受慢節奏
冷靜型孩子比較少讓父母操心,將來數理化成績都會比較好,唯一可能讓父母煩惱的就是,冷靜型孩子做什麼都比較慢,不管是吃飯還是做功課,整個人的動作節奏比別人慢半拍。慢的原因當然還是因為個性謹慎,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多一些時間思考和準備。
父母要做的是,在看到孩子外在表現比較慢時,能夠不批評孩子,多在他表現好的方面,認可他、表揚他。只有通過正面肯定的方式,才會激發孩子積極行動的內在動力,讓他變得有力量,有行動力。
最容易出的問題是,冷靜型孩子天生不喜歡錶達感受,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際交往。家長可以從小引導孩子表達感受,這需要家長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表達的環境。
小峰有一次跟同學發生了爭執,有點生氣。回家之後,媽媽察覺到小峰的變化,說:今天在學校發生什麼事情了嗎?小峰一開始不想說,就沒有出聲。媽媽又說:媽媽以前上學的時候,也有跟同學鬧矛盾的時候,當時都把我氣壞了!小峰覺得,媽媽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就說:昨天同桌把我的筆記借走了,今天還給我的時候,我發現筆記被他弄髒了一頁,他還不承認。
小峰覺得說出來以後,整個人也輕鬆多了,就跟媽媽說:其實,他如果當時就承認了,我也會原諒他的,就是覺得他錯了還不認帳,才會生氣的!媽媽微笑著點了點頭,知道小峰已經沒事了。父母能夠用疏導的方法,讓孩子養成表達的習慣,會在交朋友時,能夠用正確的表達方法來交往。如果,孩子一生氣,父母就說:就這麼一點事兒,你就生氣?這有什麼好哭的?孩子只會覺得,自己的感受不被接納,沒有安全感,更不願意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了。
總之,在找到自己孩子的天生氣質之後,就會發現,孩子本來很優秀,實施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優點給予肯定,對孩子的缺點,家長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給孩子足夠的心理營養,讓生命之花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