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孩子「生病排行榜」,榜首TOP4及預防攻略,別大意讓娃遭罪

2023-01-16     京媽說

原標題:春節孩子「生病排行榜」,榜首TOP4及預防攻略,別大意讓娃遭罪

這段時間,很多人都開始「蠢蠢欲動」計劃著春節出行了,有的是帶孩子去旅行,有的是帶孩子回老家和老人過年。

的確,三年疫情讓大傢伙兒在春節里的思鄉之情濃烈,特別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期待見到孫輩的心情更是迫切。

但作為爸媽們想把孩子帶回老家給祖輩們看看時,卻也被 長途奔波、水土不服、天氣嚴寒 等問題困擾。

孩子們本身就免疫力低,再加上現在是冬天比較冷,而且疫情也放開了,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這段時間內會出現生病不適,孩子遭罪,大人也跟著心疼。

也不必太糾結,京媽總結了春節帶孩子出行,孩子生病排行榜的TOP4,大家可以一一對照避坑,提前做好預防,全家人一起開心的過個健康年!

TOP1:水土不服導致孩子又吐又拉

「水土不服」這事兒,不僅存在於大人身上,孩子更容易出現。

水土不服又稱為「旅行者腹瀉」,也就是我們外出旅行時或是回到老家後,出現了三天以上的「拉肚子」,甚至嘔吐。

由於孩子的脾胃相對於大人來說更虛弱,消化系統也還在發育,就更容易發生「上吐下瀉」的情況了。

老話叫「水土不服」,京媽記得上學時老師講過,旅行者腹瀉其實是感染造成的。

特別是在長途旅行中,因為 沒注意衛生,吃了些生冷的食物、不幹凈的食物 後,細菌、病毒隨之進入孩子的身體里,再加上路途疲憊導致孩子抵抗力降低,就出現了又吐又拉的表現。

【京媽支招】:不想孩子遭罪,家長可以做好這幾點預防

平時就讓孩子隨時養成「飯前便後要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儘量避免給孩子吃生冷、不衛生的食物;

確保足夠睡眠時間和充分休息,別因為出行計劃打亂了孩子的作息規律。

出行時帶個小藥包,一些常用藥可以帶上,除了治腹瀉的藥,還可以備些感冒止咳藥等。

TOP2:孩子不忌口,導致積食發燒

相信爸爸媽媽們都聽說過:「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說的是如果想要孩子身體順順噹噹的,就別吃得過飽、穿得太熱。

但春節是個團圓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菜肴,特別是老人看見自己的大孫子回來了,更是生怕孩子「吃不好、吃不飽」——只要看著孩子在吃著,他們心裡就高興著!

殊不知這樣沒節制的吃,而且除了 大魚大肉不好消化,還可能吃的很雜,很容易吃的孩子積食,甚至還引起咳嗽、發燒。

【京媽支招】

隔代育兒就是可能出現各種「育兒小矛盾」,但不要怕麻煩

一方面做老人的工作,提前和他們講好「如何給孩子健康的吃」。另一方面,和孩子提前做出小約定:比如每天按時按點吃飯、不能挑食、不能吃過多糖果飲料等,如果孩子當天做到了,要給孩子約定好的「小獎勵」。

帶孩子去親朋好友家吃飯,要提前囑咐好孩子,遇到太過分的「熱情」,也別不好意思拒絕,比如一塊兒喝酒,用筷子蘸著想讓孩子嘗嘗,這種就要果斷拒絕。

TOP3:孩子感冒咳嗽令人心焦

大年三十是1月21日,正好是大寒時節,放假期間的天氣都會非常冷。

家裡的老人怕孩子冷著凍著,會把空調、暖氣都開得足足的,可屋外又很冷,孩子們跑進跑出的玩,強烈對比的溫差下就很容易著涼,抵抗力弱一點的孩子瞬間就可能中招感冒發燒。

【京媽支招】:

合理穿衣: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提前看好當地溫度,合適穿衣,可以同時備件馬甲、背心等方便穿脫,能夠護住前胸後背,減少受涼生病。

開窗通風:每天中午開會兒窗戶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減少滋生細菌,也有助防感冒。

按時作息、多喝水:千萬別家人團聚了,大人在一起聊天或者玩,也顧不上管孩子而作息亂套,要提醒孩子多喝熱水、到點睡覺。

少去人多、空氣不好的地方:有些地方人多人雜、空氣還不流通,就不要帶孩子去啦,也容易傳染感冒。

Top4:防止疫情傳播

今年是三年疫情後第一次不倡導「就地過年」的春節,會有很多異鄉人趕回老家和老人一起過春節。

進入機場、火車站、汽車站、飛機、高鐵.....這些人員密集度高、空間相對封閉的公共場所,也很容易造成「疫情感染的第二次小高峰」。對於孩子來說,更是要重點防範。

【京媽支招】:

錯峰出行:如果是帶孩子回老家,儘量避開春節前後兩個出行高峰期,科學制定出行計劃。

做好防護:一定要戴口罩,而且要戴N95這類防護性較好的口罩,減少在人員密集場所停留的時間,出行前準備些消毒棉片、消毒濕手巾等,方便在路途中隨時擦手;還有儘量減少在這些地方吃東西。

好了,有關回家過春節,孩子容易生病的top4及應對方法,京媽就和大家分享這些。希望咱們都能一起和家人過個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兔年春節。

【寫在最後】:春節帶孩子出行,你還有哪些掏心窩的建議,歡迎留言討論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8de50f2fb36b599a1663fa0de17ea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