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2022年9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的到來預示著秋意漸濃,預示著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而後氣溫逐漸降低,越發寒冷。
中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分」為「半」之意。
「秋分」的意思有兩個:一是日夜等長,晝短夜長越來越明顯;二是暑涼相分,氣候由熱轉涼,晝夜溫差也逐漸增大。
為了讓孩子充分地感受到傳統節氣的意義和大自然的氛圍,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幼兒園可以結合傳統習俗開展豐富多彩的秋分主題活動,帶領孩子識秋色、品秋味、享秋趣,與孩子們相聚一起品味傳統文化和大自然的魅力。
秋日活動
繪秋色
秋天是個豐富多彩的季節,大自然手持調色盤在這個季節揮灑出絢麗的顏色,金色的麥浪、繽紛的落葉、枝頭豐碩的果實,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構成了獨屬於秋天的浪漫色彩。大自然是最好的繪畫師,也是秋季環創最好的素材,和孩子們一起去戶外收集一些落葉,加上靈動的想像力,讓孩子們在參與中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把最迷人的秋色留在幼兒園。
放風箏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幼兒園雖然放不了風箏,但是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手繪風箏活動,讓孩子們在繪畫中發揮創意,感受藝術的薰陶。
風俗習慣
此外,還可以教孩子們了解立秋這一天民間的一些有意思的風俗習慣,感受秋分節氣中的傳統文化。
1、吃秋菜
「秋菜」是一種野莧菜。秋分到了,天氣愈來愈乾燥,在一些地方秋分這一天會有吃秋菜的習俗,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秋分時節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最重要的充足補水,在幼兒飲食方面以清潤溫潤為主,並可藉機教幼兒園孩子們認識秋季的瓜果蔬菜,品嘗秋天的美食,了解食物的生長-成熟的經過,倡導孩子們節約糧食,並養成多吃瓜果蔬菜的健康飲食習慣。
2、立蛋
每到秋分,民間都有「立蛋」的傳統習俗,玩法簡單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的新鮮雞蛋,輕輕地在桌子上把它立起來。據說這一傳統用以慶祝秋天的來臨,寄予了對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幼兒園可以延展「立蛋」的這一活動的形式,比如蛋殼彩繪,讓孩子們發揮創意,親手繪製一個獨屬於自己的彩蛋,有趣且意義非凡。
3、送秋牛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 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秋分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製作一幅秋牛圖,感受習俗的趣味。
材料準備白紙、彩筆、剪刀、彩紙、膠棒即可,能力強的孩子可以自己畫牛,能力較弱的孩子可由教師提前畫好輪廓,再塗色剪下來就可以啦~
4、量身高
秋分這天,平分了整個秋季的天數,還平分了一天的白天與黑夜的時長。而且,這一天物體與其影子的長度是相同的。我們可以帶孩子通過量身高來感受這一現象。
小班的孩子暫時還沒有測量的生活經驗,我們可以將「秋分這一天身高和影子是等長」這一規律告訴他們,然後引導他們通過比對影子的長短來看一下小朋友的身高的高矮。
秋日詩詞
秋分,對孩子們來說似乎有些陌生。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詩歌的方式,幫助孩子們了解並掌握有關秋分的由來、氣候特點、節氣習俗的知識。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餘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八月十五日秋分是日又社》
宋·劉攽
秋分當月半,望魄復宵中。
難得良辰並,仍將吉戊同。
高樓連卜夜,濁酒任治聾。
注想乘槎客,何如擊壤翁。
《客中秋夜》
明·孫作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
感時愁獨在,排悶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秋分》
鄭孝胥
碧雲翻墨墜秋光,殘暑長廊一雨涼。
松竹欲成樓漸隱,陰晴數變桂初香。
隨波籍湜應俱叛,易暴夷齊故不亡。
歲歲登高須強起,霜風好為作重陽。
秋日環創
秋天,是豐收、是彩色、是喜悅。豐富誘人的蔬菜瓜果結合生動形象的幼兒園環創,讓我們帶孩子們一起觸摸秋天,體驗收穫!
秋日繪本
關於秋天的繪本有很多,老師們可以有選擇性的帶孩子們一起閱讀秋天裡最富想像力的兒童繪本故事,一起在秋天的繪本世界中,找尋秋天的童話吧!
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 為中國學齡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致力於幫助托育園&幼兒園園長、教師專業化提升,為托育園&幼兒園提供專業服務的第三方服務平台。
*聲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圖片均來自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小編因教學和研究需要轉載或選編的文章,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台留言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