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告誡:嘴貪一更食,身戀三更色,傷身又折壽,做到不是一般人

2022-04-23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古人告誡:嘴貪一更食,身戀三更色,傷身又折壽,做到不是一般人

感覺最近這些年以來,注重養生的人是越來越多,可能是因為現在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然後大家也逐漸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畢竟生活是越來越幸福,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自然就談不上享受幸福的生活。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一個比較普遍現象——就是注重「養生」的人,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而年輕人,往往對自己的身體毫不在意。

古人

其實按照傳統的養生理念,年輕人,更應該對身體健康加以重視,古人說「嘴貪一更食,身戀三更色,傷身又折壽」,這就是老祖宗對年輕人的告誡,不知道你做到了沒有呢?

更,在古代是一種時間計算單位,主要是用來夜間計時,古時候讀jing,現代漢語統一改成了讀geng,所以現在經常有人對這個字的讀音提出異議。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里經常會有那種打更的老人,手上拿著一個銅鑼走在空曠的街道上,邊走邊喊現在是幾更幾更天,這就是起到一個在夜間報時的作用,當然也有防火防盜的警示作用。

古人

古人把一晚分為「五更」,按照現在我們二十四小時制計算的話,大概就是從傍晚七點開始,一直到次日早上五點,一共十個小時,兩更之間約等於兩小時。

第一更的時候,差不多就是晚上七點到九點,以此類推,三更就是半夜十一點到次日凌晨一點,那麼現在我們知道,「嘴貪一更食,身戀三更色」,說的就是一更和三更這兩個時間段,也就是晚上七點到九點,還有十一點到一點。

古人

在《孟子》一書當中有句名言,叫「食色,性也」,通俗地理解,就是說所有的凡夫俗子都不開飲食和男女這兩件事兒,因為這些都是人的天性。

當然,古人的話里不僅僅局限於這種粗淺的字面含義,但今天我們就不過多地來展開其中的內涵。那麼結合以上內容,「嘴貪一更食,身戀三更色,傷身又折壽」,就是告訴我們,到了晚上七點以後,就要管住自己的嘴,別再貪食,到了夜裡十一點以後,就應該要節慾靜養。

古人

其實像古人的這些講究,真的是從千百年的生活經驗當中積累出來的,現在咱們講各種養生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規律,比如說這個吃的問題,早餐要吃好,中午要吃飽,那晚上就應該少吃一點,否則會對人的消化系統造成很大負擔,那麼這一點其實已經大家都知道的共識。

至於「三更色」,晚上十一點以後,人體的生物鐘就到了最低迷,最需要休息的時候,此時如果還在聲色犬馬放縱自我,就會打破生物鐘的平衡,按照古人的說法就是會透支腎氣有損元陽,現代醫學也證明,所有縱慾的行為都必然會對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

古人

但是呢,現在很多年輕人、仗著自己很年輕、身體扛得住,晚飯的時候胡吃海喝,然後再來一頓宵夜,下半場說不定還有各種邀約和活動,生活雖然是過得精彩,但無形中身體也在一點一點受到傷害,等到老了的時候,才悔不當初,再想亡羊補牢其實已經於事無補,所以呢,真正的養生,其實就是——控制自己的慾望,如果你能做到,說明不是一般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59738cb45d3b67ec0d1e5aa56f845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