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草包」諸侯:麾下良將謀臣無數,卻被袁紹嚇的躲茅房自刎

2022-08-10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三國「最草包」諸侯:麾下良將謀臣無數,卻被袁紹嚇的躲茅房自刎

「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眾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我奉也。」——曹操

無論是在《三國志》還是在《三國演義》里,曹操無論是在為把握人心的政治手腕上,還是在行軍打仗的兵法韜略上都能甩他好幾條街。曹操的勢力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遠遠不及袁紹,但曹操卻從不把袁紹放在眼裡。

事實上曹操也並不是狂妄自大,在他看來,袁紹雖然人多但袁紹沒有領導力不過是烏合之眾,在白馬和官渡之戰中,曹操也確實每次都能以少勝多打敗袁紹。以至於在許多讀者心目中袁紹就是一個草包而已。

雖然袁紹看上去很草包,但在漢末還有一個諸侯遠遠要比袁紹要更加草包,此人擁兵百萬,麾下良將和謀士無數,但卻被袁紹嚇的躲在茅房自刎了,把諾達的冀州就這麼拱手讓給了袁紹。此人是誰呢?他便是韓馥。

說起來,韓馥和袁紹還有老熟人了,韓馥原本是袁氏門生,曾擔任御史中丞。中平元年(189年),涼州軍閥董卓入主洛陽,封了韓馥為冀州牧。從此以後韓馥便翻身成了一方諸侯,但董卓沒有想到,後來各路諸侯起兵討伐他,韓馥也成了其中之一。

身處亂世,恪守道義的人大多都是失敗者,就好比劉備,若沒有諸葛亮鞭策他,他還是那個連個安身之地都沒有的老實人。韓馥掌握冀州之後,也是勵精圖治,很快就成為了當時幾乎可以說實力最強勁的諸侯。

當時在韓馥麾下,有兩大猛將,三大謀士。其中大多數後來都成了袁紹的最大助力。三大謀士便是田豐,沮授,審配,兩大名將便是鞠義和張郃。

在袁紹手下有6大首席謀士,其中田豐,沮授是最為出色的,多次為袁紹做出了重要的決策,其次就是許攸,審配了。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田豐,沮授,審配都是韓馥的舊部。可惜不受韓馥的重用。

另外兩大猛將中,張郃是最為出名的,是袁紹麾下河北四庭柱之一,到了曹操麾下後亦是五子良將之一。韓馥也很重視張郃封其為軍司馬。另外鞠義也是一位猛將,曾率領八百死士擊敗了公孫瓚率領的白馬義從。

但韓馥非常不自信的人,性格又很軟弱。他一直都很擔心袁紹要來搶自己地盤,又不敢對袁紹主動出手。袁紹其實早已覬覦韓馥的領地很久了,他一面邀請公孫瓚攻打冀州,一面又收買韓馥的心腹荀諶,高幹勸說韓馥出讓韓馥。當時韓馥的得力幹將鞠義也背叛了韓馥,搞得韓馥很沒有安全感,然後便聽了荀諶,高幹的勸說,就這樣把冀州讓給了袁紹。

韓馥出讓冀州之後,被袁紹封為了奮武將軍。但他總覺得呆在袁紹帳下不安全,於是又投奔了陳留太守張邈。有一回袁紹的使者來和張邈商討事宜,韓馥以為是要來殺自己的,結果事情還沒有弄明白,他自己嚇得躲在廁所里用刻書用的小刀自刎了,這樣的人生在亂世也是種悲哀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4c9fa63603b318cee8253eff4dbeb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