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拷問:大學生是否比AI更有創造力?

2023-09-04     AI狐頭條

原標題:靈魂拷問:大學生是否比AI更有創造力?

原創 | 財富中文網

迷人的未來。圖片來源:COSTFOTO/NURPHOTO/蓋蒂圖片社

人們可能預測人工智慧會模仿各種形式的人類智能,但很少有人會將創造力放在第一位。創造力是神奇的,而且令人沮喪的是,創意總是轉瞬即逝。創造力是我們之所以成為人的關鍵,而且它似乎是機器背後冰冷的邏輯難以理解的。

但現在越來越多人使用人工智慧開展創意工作。

如DALL-E和Midjourney等新人工智慧工具越來越成為創意製作過程的一部分,有些工具甚至憑藉他們的創意作品獲獎。人工智慧工具產生了日益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影響,例如,人工智慧生成新創意內容的潛力,是好萊塢編劇罷工的導火索。

如果說我們最近對人工智慧引發罷工的原因所做的研究能帶來任何啟示,那就是基於人工智慧的創意可能剛剛開始出現,包括證明其前景和危害的例子。

新穎性與實用性的融合

當人們創造力最旺盛的時候,他們會創造出以前並不存在的新產品或新解決方案,回應需求、目標或問題。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創造力就是以有用的或令人滿意的新穎方式,組合現有的創意、材料、知識等資源。創造性思維的結果經常還會給人們帶來驚喜,帶來一些創造者沒有甚至不可能預測到的成果。

它可能是一項發明,一段出人意料的笑料,或者一種突破性的物理學理論。它也可能是一種獨特的音符、節拍、聲音和歌詞排列,最終形成一首全新的歌曲。

因此,作為創造性思維方面的研究人員,我從GPT-4等最新版人工智慧生成的內容中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GPT-4在執行需要創造性思維的任務時展現出來的新穎性和有用性,讓我回想起我作為老師和創業者,從學生和同事們那裡收到的各種創意。

這些創意五花八門,出人意料,而且緊扣主題,具有實際意義。根據要求,有些創意甚至充滿了想像力。

例如,向GPT-4輸入下列提示:「假設所有兒童每周有一天會變成巨人。會發生什麼?」 GPT-4生成的創意涉及文化、經濟、心理學、政治、人際交往、交通、休閒等許多方面,它生成的許多新穎的聯繫令人意想不到,也是前所未見的。

這種新穎性和實用性的結合很難實現,大多數科學家、藝術家、作家、音樂家、詩人、廚師、創始人、工程師和學者都可以證明這一點。

但人工智慧似乎就能做到,而且表現出色。

檢驗人工智慧的創造力

我決定與創造力和創業領域的研究人員克里斯蒂安·拜爾奇和克里斯蒂安·吉爾德合作,讓人工智慧參加托倫斯創造性思維考試(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TTCT),檢驗它的創造力。

托倫斯創造性思維考試要求考試者進行現實生活任務所需要的創意活動,例如提問題、如何做到更隨機應變或更高效、猜測原因和效果或者完善一款產品等。考試者可能被要求建議改進一款兒童玩具的方法,或者如上文的例子所示,想像一種假設情景的後果。

考試的目的並不是衡量歷史創造力,這是一些研究人員用於形容莫扎特和愛因斯坦等人的變革性才能所使用的術語。它評估的是個人的一般創造力,通常被稱為心理或個人創造力。

我們除了在GPT-4中運行了八次TTCT考試以外,還讓24位本科生參加了考試。

所有考試結果由私人考試公司Scholastic Testing Service經過培訓的評審進行評價。該公司負責TTCT考試的評分。評審事先並不知道他們要評價的部分考試由人工智慧完成。

Scholastic Testing Service是一家私人公司,因此它不對外公開考題。這可以保證GPT-4無法從網際網路上搜索歷史考題和回答。此外,該公司有由大學生和成年人完成的數以千計的考試資料庫,這為我們額外提供了一個龐大的對照組,可以與人工智慧的分數進行對比。

結果如何?

GPT-4在創意獨特性方面的得分排在所有考試者的前1%。根據我們的研究,我們認為這是證明人工智慧的原創性思維達到甚至超過人類的早期例證之一。

簡而言之,我們認為,GPT-4等人工智慧模型能夠產生在人類眼中出人意料的、新穎的和獨特的創意。有其他研究人員對人工智慧和創造力的研究得出了類似結論。

創造力確實可以評價

人工智慧展現出的創造力之所以令人感到意外,有許多原因。

例如,許多研究領域以外的人士依舊相信,創造力無法定義,更無法評分。但數千年來,人類的新穎性和獨創性的產物,總是會被標上價格買賣。至少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心理學等領域就已經對創造性工作進行定義和評分。

研究人員梅爾·羅得斯在1961年推出的創造力的個體、產物、過程、壓縮模型,嘗試對當時人們理解和評價創造力的無數種方式進行分類。之後,人們對創造力的了解日益深入。

還有人對於將「創造力」這個詞用於計算機等非人類實體感到意外。在這方面,我們認同認知科學家瑪格麗特·博登的觀點。她認為,創造性這個術語是否適用於人工智慧,這是一個哲學問題,而不是科學問題。

人工智慧的奠基人預測到它的創造力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研究僅分析了人工智慧生成的創意結果。我們沒有研究它的創意過程,這個過程可能與人類的思維過程截然不同。我們也沒有分析它生成創意的環境。如果我們將創造力定義為只有人類才具備的能力,那麼顧名思義,我們只能認為人工智慧不具有創造力。

儘管關於創造力的定義和創意過程存在爭議,但最新版人工智慧生成的成果確實是新穎的和有用的。我們認為,這符合心理學界和科學界對創造力的主流定義。

此外,當前人工智慧所具備的創造力並未完全在意料之外。

1956年達特茅斯夏季人工智慧研究項目(1956 Dartmouth Summer Research Projec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建議書現在已經舉世聞名。當時,人工智慧的奠基人們強調,他們希望模擬「學習的每個方面,或者任何智能的特性」,包括創造力。

在這份建議書中,計算機科學家內森·羅切斯特披露他參與研究的動機是:「我如何建造一台機器,能夠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展現出獨創性?」

顯然,人工智慧的奠基人們相信,創造力,包括創意的獨創性,是機器可以模擬的人類智能特定形式。

在我看來,GPT-4和其他人工智慧模型在創造力方面出人意料的得分,凸顯出一個更緊迫的問題:到目前為止,美國學校很少開設專門針對人類創造力和培養創造力的官方項目和課程。

從這方面而言,人工智慧現在展現出來的創造力,為教育工作者和其他有志於進一步提高人類創造力的人們,包括將創造力視為個人成長、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的人們,提供了一個行動起來改變現狀的「斯普特尼克時刻」。(財富中文網)

作者:ERIK GUZIK AND THE CONVERSATION

翻譯:劉進龍

審校:汪皓

本文作者埃里克·古濟克為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管理學助理臨床教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4941ed1709efb06432a35b6eb40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