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如何處理太空垃圾(下)

2022-03-08     小空是只皮卡丘

原標題:【科普】如何處理太空垃圾(下)

關於如何處理太空碎片方法

1、由菌絲纖維製成的新型衛星

可能提到菌絲大家都會聯想到蘑菇,怎麼也想不到衛星上去。但其實菌絲體在航空行業的潛力不容小覷,網絡安全專家、資深航天工業人員Max Justice正在研究一種由菌絲纖維製成的新型衛星。這種材料堅韌、耐熱、耐寒、輕盈、環保,其抗拉強度甚至能與絲綢相媲美,還能夠通過培養含金屬材料的菌絲體,來傳輸任意類型的信號。

菌絲製造的衛星可以規避報廢衛星在大氣層中徹底燃燒之前,很可能會發生碰撞,產生小型空間碎片及衛星快速脫離軌道,進入大氣層後有留下鋁粒和其他有毒殘留物的可能這兩種風險。

菌絲

2、墓地軌道

利用飛船收集太空垃圾,或是在衛星廢棄之前利用剩餘燃料產生的動力將這些太空垃圾送到劃定的專門堆放太空垃圾的墓地軌道上。

墓地軌道

3、25年法則

對於近距離繞行地球的即將報廢的衛星來說,工程師會選擇改變他們的軌道,讓他們進入更低的軌道繞行25年以上之後重返地球,然後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如果沒有燃完,他們將會落到地球上的「衛星墓地」——南太平洋。

衛星進入大氣層

4、天基雷射站

天基雷射站是由中國空軍工程大學構想的一種通過在太空中建立一個高功率脈衝式雷射發射站來清除太空垃圾的方法,原理和粉碎機差不多。但目前這個方法還沒有完善,沒有雷射清理過後的太空垃圾的具體尺寸,而現在一般認為只有微米級大小的垃圾才不會對空間站等航天設備造成損傷。

天基雷射站

5、吸引力法則

利用磁鐵吸力捕獲廢棄衛星,再打包墜入大氣層焚燒。但太空垃圾飛行速度一般都在每秒3~7公里,無論是相對而行依靠磁力捕獲,還是同向追蹤依靠磁力捕獲,都得想辦法消除掉太空垃圾的巨大動能,現在還沒有辦法做到。

6、飛網捕獲系統

科學家們從漁網中受到啟發,設計了專門捕獲太空垃圾的飛網捕獲系統。在衛星上裝上飛網及系統,捕獲到太空垃圾以後可以把垃圾拖到墓地軌道,也可以拖到大氣層,讓這些太空垃圾燃燒殆盡。

飛網

我國現在已經實現了這種方法的初步應用。我國的實踐二十一號衛星將一顆失效的北斗導航衛星從原來的地球同步軌道拖到了更高的墓地軌道上。讓更多人看到了處理太空垃圾的可能。

當然還有其他方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33d2f0929dad800b7b6a7ae3c09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