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最後一個月,很多地方都已經下雪了,生活在北方的我們也在期待冬天的第一場雪。每到冬季,冰雪路面對於行車來說考驗更大,也讓我們更加關注一台車在雪地的安全性,在燃油車時代,我們關心的是車輛遇到低附著路面的通過性如何,而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我們更關注智能輔助駕駛的安全性是否能像正常路面一樣靠譜。
近日,懂車帝在漠河進行的-40℃冬測值得關注,其中有一項「夜間雪地ACC爭奪戰」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此前一直被認為智能輔助駕駛表現不佳的比亞迪,又一次超出人們的預期。
我們先來看下具體測試規則,除了雪地抓地力下降之外,還增加了難度,模擬揚雪、逆光,選擇在夜間對車輛的ACC進行測試,在道路中間擺放靜態假車,然後開啟車輛的自適應巡航系統和自動緊急制動功能,測試面前市面上主流新能源汽車能否完成剎停。
從測試結果來看,第一關是假車測試,參加測試的有51台車,只有17台通過,難倒了一票合資以及豪華品牌,包括豐田bZ3、寶馬i3和奔馳EQE等車型,自主品牌華為系和蔚小理通過,意外的是嵐圖FREE和魏牌高山竟然沒有通過。
第二關測試繼續提升難度,增加逆光環境,坐在車裡基本上看不清前方的路,第一關僅僅通過的17台車裡又被刷掉了一波,特斯拉Model Y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關繼續上難度,增加揚雪,坐到車裡的視野相當沒有安全感,基本上看不清前方的路,這要是真實環境,估計大家直接找地停車不動了。「冰封」級測試結果看剩下誰?分別是仰望U8、騰勢N7、蔚來ET7和阿維塔11,不知道跟你的預期是否有很大差異,至少跟筆者對比亞迪智能輔助駕駛的印象有很大差異,表現竟然這麼穩定?這麼靠譜?
小結:
比亞迪的智能輔助駕駛之前一直被認為是第二梯隊,但最近的一些測試結果跟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大家可能會問比亞迪是不是最近暗地裡加急研發智能輔助駕駛。從筆者的了解來說,比亞迪現在有2000人的智能化研發團隊,不應該吃閒飯,市場反饋不好了,內部肯定會有壓力,所以一定會背地裡趕上來。個人覺得比亞迪對於智能輔助駕駛宣傳的有點少,可能是想真正被驗證靠譜了,再大力推廣也不遲。從最近騰勢N7陸續開始高速NOA的測試,首先說明對於智能輔助駕駛的重視度會比以前更高,而且跑的還挺快,所以假設一下,如果比亞迪的智能輔助駕駛一下提升到很強的水平,那會有什麼樣的市場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