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打!燃炸!謝霆鋒也太敢拍了

2024-07-03   電影派

關注電 影 派,和 片荒 說 拜 拜

電影派

Vol.4140

有多久沒有看過一部正經的港片了?

6月28日,期待已久的《海關戰線》終於上映了~

貨輪撞擊維多利亞港、水下的硬核肉搏戰、飆車、爆破、高空徒手扒貨櫃......

短短1分21秒的預告,《海關戰線》便已經用全程高能勁爆的快節奏拉滿了觀眾的期待。

在6月28日的上海首映禮前,派爺很幸運地採訪到了影片的兩位主創:導演邱禮濤、領銜主演謝霆鋒。

採訪的過程非常開心,兩位老師聊電影聊想法,同時,也和大家分享了很多台前幕後的故事。

所以,派爺想通過這次訪談,帶大家一起走近這部凝結了無數人心血的硬核電影——

《海關戰線》

01

港味回歸,燃炸了!

《海關戰線》是一部典型又不典型的香港動作片。

光動作就能看出它很港。

而動作片又是華語電影發展中最為璀璨的一顆明星,也是無數人的青春記憶:

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精彩劇情,無數可以稱之為影史經典的打鬥場面,以及對隱秘人性的窺探與刻畫,構成了很多觀眾對港片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

毫不誇張的說,香港動作片是全世界動作片的領頭羊。

由公認的港片精神傳承者邱禮濤操刀,又帥又能打的謝霆鋒擔任動作執導。

《海關戰線》從出發就擺好了「能打」的姿勢。

果然,兩位的通力合作不但帶大家夢回華語動作電影輝煌的年代,還玩出了新花樣。

閱片無數的導演邱禮濤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全新的題材,發掘了一處新鮮的場域:海。

謝霆鋒從動作設計的角度出發,表示有了「海」的參與,動作的多樣性又多了好多好多倍。

把目光放到了鮮少有人注意過的海關題材上,這個少見的落腳點,不能不說讓人耳目一新。

故事還要從一次普通的海上巡邏中開始說起。

在例行檢查中,香港警方查獲一艘藏有大批殺傷力武器的貨船。

結果在調查過程中,卻遭遇了海外勢力的轟炸搶奪。

為了追查真相,周正禮(謝霆鋒 飾)與國際刑警一同遠赴海外,試圖揪出幕後之人。

然而複雜且充滿秘密的海外軍火黑市,追查時的重重險阻,以及好不容易有了眉目之後,香港海關內部暴露的問題,都讓他如履薄冰舉步維艱。

117分鐘里不斷推進和反轉的劇情,沒有給大家任何愣神的餘地。

足以讓觀眾意識到,華語動作片的榮光尤在。

02

打出王炸,來真的!

《海關戰線》是一部不將就的電影。

換言之,它處處較真。

片中最重頭最具有衝擊感的當屬打戲。

有人在用五毛特效省經費,但《海關戰線》,卻非常低調又堅實地堅持著自己的原則:「爆破戲無特效,動作戲無後期」。

一句對觀眾簡單的承諾,雖直接拉高了整個劇組的完成難度,但同時無疑也提升了整個電影的質感。

科技的發展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神奇到時至今日,在第一次擔任動作指導的謝霆鋒承諾動作戲會全部都是親身上陣的時候,有人的第一反應是不理解,網友無法理解他為何要吃這個苦。

大眾習慣了綠幕和摳圖,認為用科技可以輕鬆解決一切,但實際上看完了《海關戰線》就會明白,為什麼主創要在這個後期已經如此泛濫的時代,鐵了心地堅持實拍。

真人跟特效永遠是不一樣的,鏡頭之下,真人所能呈現的生命力是無法替代的:

瞬間的反應,下意識的微表情,虯結的肌肉和肉搏時的緊張感、壓迫感。

包括撲面而來的爆破熱浪的震撼。

這些都是特效所無法取代的。

為什麼要這麼堅持「真實感」?

聊到這一點的時候,一直很輕鬆的邱禮濤卻忽然地嚴肅了起來,自己之所以這麼堅持,就是想讓大家知道,我們在動作片這一塊完全不比任何人差

即使可以用拍攝技巧來實現畫面,也堅持憑真本事hold住全場。

在主創們看來,只有細微之處的把控和用心,才是對觀眾真正的尊重。

他們真做到了,觀眾才能更真的感受到。

香港電影人從來就是這樣,竭盡全力達到「真」標準。

與此同時,安全第一,經驗打底,敢打敢拼。

正是有了邱禮濤、謝霆鋒這些電影人的堅持。

華語動作電影才能長久地站在世界第一梯隊並成為面向外界的一張耀眼的明信片。

03

用心打造,很耐嚼!

除了動作戲出彩,電影里對人心人性的探討一樣很值得回味。

張學友飾演的張允南,不是單一的反派,也不是乾癟平面的英雄。

他的矛盾和幽暗,他的壓抑與晦澀,他掩藏在順從之下的瘋癲,讓這個灰色的角色充滿了厚重和質感。

透過這個角色,港片鋒利稜角下的溫情自然流淌開來。

片中,周正禮和張允南之間「亦師亦友」的情感羈絆更是從戲裡延伸到戲外。

謝霆鋒坦言,自己為電影做的片尾曲《很遠的地方》從靈感到旋律到都來自對張Sir的心疼。

所以這首歌也只能歌神來唱。

而這首治癒之音,也讓角色更加立體飽滿,故事走向更加深入,從而引發觀者共鳴。

不難發現,影片傳遞的思考和人文關懷也在與時俱進。

引發許多人共鳴的「郭子強職場PUA張允南」,就是從現實問題出發反哺現實思考。

對於大家熱烈討論的「張Sir演我精神狀態」,邱導表示沒有有意從哪個方向去構思故事。

從現實取材不期然呼應現實,創作態度決定作品高度,創作方法決定作品深度。

而現實的切入視角也讓電影在爽然的觀感後平添了一份「耐嚼」的質感。

細心梳理就會發現,正是每一個角色,每一個細節,《海關戰線》的主創團隊都花費了絕對的心血,做到了足夠的用心。

最後,才成就了這次它在銀幕上的吸引力。

做電影難嗎?真的不容易。

和普通電影的常規標準不一樣,動作片往往要接受觀眾在文戲和武戲兩方面的審視,一旦二者比重失衡,就會顯得拖冗或輕忽。

那想做好電影真的不可能嗎?也不是。

只要創製團隊真的把身段放下來,學會對自己的作品負責,大家自然能感受到這份尊重和用心。

只要夠用心,那何來做不好電影呢?

《海關戰線》用全程高能燃炸的視聽和豐富完整曲折的故事證明:

用心永遠不會多餘,就像八塊腹肌之于海關。

話不多說,衝進影院舔屏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