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別瞎猜了,於正說的當然不是趙麗穎楊冪baby關曉彤。
於正在姜思達採訪他的節目中表示,自己曾經找過一位被自己捧紅的演員幫宣傳,結果被對方委婉拒絕。還爆料說曾有一位在他戲裡紅起來的女演員背地說他壞話,當時對他本人傷害非常大。
很多沒看節目的網民根據這句話開始全世界瞎猜,很多看了節目裝作沒看過的營銷號也開始推波助瀾,楊冪 、趙麗穎、袁姍姍等等,通通上了猜測大名單。
但於正受訪時還說了一句話,這位女星是演自己戲的配角慢慢火起來的。注意兩個重點:一是配角,二是慢慢火的。
以上網民猜的這幾位,有一樣是符合的嗎?《宮》、《陸貞傳奇》、《笑傲江湖》、《鳳囚凰》,她們演的是配角嗎?算慢慢火的嗎?
說於正的,於正說的,肯定不是她們。
但於正永遠是於正,13日他又發文回應了:我說的這名女星從來沒演過我的女一號,但是因為我的劇有了知名度,我也就隨口一提,不知道為什麼會被切出來當話題?而且我們早已冰釋前嫌。
最後還說,「反而截圖發給我的人更可惡對吧?「
無論故事如何曲折,於正在當年,是真的真的受傷了。
他本就有著文藝青年多愁善感的一面,小時候他迷戀瓊瑤的電視劇,尤其是《梅花烙》,劇情讓他哭到眼睛發紅。何況他是如此重感情的人,把全世界的明星分為自家的,和別人家的。別人家的說自己不好就算了,自家人說自己不好,頓時傷到了他的心。
連姜思達都憐惜他,他在節目裡說於正煩人引發熱議,12日親自發文表示自己不希望這是這期節目的最終印象,並坦言自己和於正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從頭到尾都在說真心話。
是啊,於正一直是娛樂圈裡最特別的那個。
不是流量,上熱搜的實力卻贏了大部分流量,並且活得充滿了戲劇張力。《延禧攻略》破14億播放量的時候,於正說,「做劇時,我感覺,魏瓔珞是我本人,皇上是觀眾,皇后是懂我幫助我的人。」還有高貴妃,是「一眾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人。」
在於正自己的人生劇本里,他的人生大戲充滿了誤解、暗算,以及大男主從一而終的努力、堅強,到最後,這個大男主終於完成了人生的逆襲,即使他永遠忘不了曾被女明星背地嘲笑的憂傷。
於正說的女明星,怎麼可能是趙麗穎楊冪呢?
一切都源自於正和姜思達的一場對談。
實際上前兩天根本沒好好談。甚至到了第二天晚上,姜思達和導演產生分歧,甚至想要放棄了,硬挺到了第三天,於正終於放大招了。
他談起了自己和合作過的藝人之間的關係,以及遭到背地吐槽的經歷。
於正的自述也自帶戲劇性。首先是一個小高潮,然後才是大高潮。
小高潮是——談到和合作演員的關係,於正說:「曾經我幫助起來的那些演員,因為如果我去開口跟他們說,他們要是幫我,我覺得於心不忍,何必要讓人家來幫我呢?本來你就對他們有恩的,你為什麼要讓別人來還你這個人情呢?」
接著話鋒一轉——「我曾經這麼多年就嘗試過一次,對方很婉轉地拒絕了,那個拒絕其實對我心理是無限無限大的傷害。」
是誰呢?沒說。
是誰也沒關係,因為觀眾其實可以理解,拍戲時相互成就,戲紅了,也可以兩不相欠。
接下來才是大高潮,說的是女明星背地說他壞話的事——
「還有一次我有一個藝人,她在我的這裡慢慢紅起來的,當然當年她不是女一號紅的啊,她是個配角紅的,她在一個群裡面,她們自己群裡面嘲笑了我一下,被人截圖發給我了,這種對我的傷害都是很大很大很大,事隔很多年以後,今年她給我發了一個道歉的微信,我也就釋然了。」
網民迅速列出了一份清單,可以肯定的說,前幾名猜測對象都絕對不是。
第一,不是趙麗穎。
不僅是因為於正一直說最喜歡的演員是趙麗穎的,也不止是趙麗穎之前還錄視頻支持過於正的新節目。
重點是對不上。
趙麗穎一上於正的戲演的就是《陸貞傳奇》,大女主,演完一炮而紅。怎麼可能是她呢?
第二,不是楊冪。
楊冪演的於正的第一部戲,確實是配角——《美人心計》,但《宮鎖心玉》就是主角了。
其後二人少有交集。
可是早前於正在社交帳號曬出了楊冪為自己的新節目錄製的宣傳視頻,對其表示感謝。視頻中,大冪冪尊稱他為「於正老師」,還誇他的節目很精彩,讓大家一起來追。
楊冪還在於正微博下留言表示期待,於正也回復她:「感謝,等再找機會合作。」
隨後有網友評論:「你竟然和她和好了?沒有原則啊!」於正迅速回復了這名網友說:「我們一直都很好好嗎?」
第三,不是袁姍姍。
袁姍姍在於正劇里幾乎是清一色的女主。
林心如、angelababy、關曉彤同理。
何況聰明如於正,又怎麼可能在一個節目中曝出這樣的大料?有話題,有熱度,也就夠了,就算要cue自己捧紅的明星出來,也不是這種cue法。
事實上他是真的cue到了楊冪、趙麗穎、馮紹峰等人,但卻是解釋不跟自己捧紅的演員再合作的原因:她報一個天價,自己會不舒服,她如果很便宜就來了,那她心裡會很不舒服。
你看,冰雪聰明如於正,說的背地裡說他壞話的女演員,怎麼可能是那麼紅的趙麗穎楊冪呢?
他煩人嗎?姜思達說:他從頭到尾都在說真心話
於正自己很清楚外界怎麼看自己,他對姜思達說:「一定有很多人看我不爽。」
而事實上在節目裡,姜思達也的確產生了「於正老師知道自己煩人嗎」這樣的疑問。
之前謝娜在節目裡直接搶姜思達手機他都憨憨一笑就過去了,採訪池子池子滿嘴跑火車跑到宇宙邊上去,他也完全不生氣。
但採訪於正,姜思達好幾次真的黑臉。
比如於正會直接跟他說,「可能外人覺得你還行,但我接觸過的漂亮男藝人太多」。
後來兩個人到了餐廳,於正再一次說「雖然你沒有那麼美」,話音未落,姜思達臉色一變,憋了半天才臉色如常。
比如他們在劇組的休息區吃飯聊天,他突然cue一旁的自家演員,要他來模仿一下姜思達。
不用說,被cue的兩個人都挺尷尬的。
後來姜思達主動出來打圓場,試圖化解尷尬。
結果於正說:「所以他就只能演個龍套了。」
是玩笑嗎?好像是,但那個演員笑得出來嗎?恐怕很難。
但於正未必是有心傷害他,他就是自己布下一個結界,可以完整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節目中,他無時無刻不在看手機,在和姜思達聊天的時候、看黃梅戲的時候、兩個人吃飯的時候、談合作的時候,他都會隨時會拿起手機,完全撂下對話者。
按照姜思達的總結,於正像是一直在上課,而其他人都是被動接受的聽眾。
姜思達總結說,覺得於正像個AI,做事有方法論,屬於理性派,而他自己偏感性。是這樣的嗎?
於正這樣的奇男子,永遠說不清
但於正就仿佛一個矛盾的混合體,姜思達說他理性無比,在某些時候,他似乎又衝動地比姜思達還感性。
於正經常起用新人,他們往往性價比高,易於掌控,走紅後帶給於正的成就感也更加強烈。
他逢人就夸自己的藝人好。
他捧吳謹言說她才是當年《神鵰俠侶》小龍女第一人選。
吳謹言《皓鑭傳》演了一段喪母戲被觀眾質疑,眼淚都流不出,他發文力挺吳謹言,說她演技比《延禧攻略》時候好多了,還拿張曼玉《甜蜜蜜》的那段經典落淚戲做比較。
他習慣護住自己的演員。
他曬過自家藝人和前女友的聊天記錄,說女方直接威脅男方,要麼註銷微博不拍戲,要麼就等著翻船吧。
於正發了微博聲討之後,這個前女友並沒有消停。於正直接把水軍掛了出來,說自家藝人沒有藉機上位,拍的每一部戲,要麼是自家的,要麼就是試戲試來的。
他說過自己的劇組是伙食最好的劇組,從橫店口碑看他劇組的伙食也確實不錯。
姜思達說他每次都說真心話。似乎也有無數證據證明。
2006年於正寫過一篇博文,標題《論中國編劇之現況——爛片是怎樣練成的》。上千字,寫得痛心疾首。
他怒懟,「沒名氣的人就要被有名氣的人壓,這什麼世道?」並且喊話,「即使火裏海里,我也要保持心裡的凈土,至少我的戲,我敢說,百分之百用功。」
字裡行間的於正,積極向上,懲惡揚善,像極了自己劇中的大男主。
在有些時候,他說話真的不怕得罪人。
《流浪地球》大火的時候,他發過微博評價一個年輕藝人。
文章先是肯定了年輕的孩子想成為演技派是一件好事,但又直戳痛處,「在演技修煉好之前,就不要拿這個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了。既要火又要自由,沒有演技又希望別人把你當演技派是不可能的。」
大家都知道他說的是誰。
一向對他挑剔的網友,當時紛紛開始站他說:還別說,死丫頭這次說的還挺對。
可以肯定的是,於正有自己的一套完整邏輯,他用這套邏輯去對抗那個在他眼中一直在為難他的世界。
外界說他抄襲,他說那叫藝術的繼承和發展。
外界說他雷劇多,他搬出香港著名造型師吳寶玲,說她每年都會被罵,「創新就要踩線,踩線可能會失敗,失敗就要被罵雷。」
於正講話總有這個特色。分道揚鑣了,又從來撕得不是那麼徹底,好像是買賣不成情誼在的樣子。
他在節目裡直接說自己非常討厭一位台灣女明星,說她本來過氣了但自己又把她做紅了,現在混的也就一般般。
前幾年林心如被翻出舊事被網民懟,他又跳出來為她喊話:不要網絡暴力了!
他一直說李惠民教他很多,但又每次都不忘提他不給稿酬。說跟何晟銘仍然是朋友,說尊重陳曉的拍戲選擇,又說讓他接《那年花開》。
但有些時候他又撕到底。
比如金馬頒獎當晚,邱澤作為影帝候選正在現場等結果,於正卻突然在微博上講出邱澤競爭影帝推掉自己新劇男三號的往事。
在於正自己的劇本里,他就是魏瓔珞,有恩必報、有仇必報。
這個戲王之王曾經真的受傷了
編劇出身的於正很清楚戲劇衝突的張力,似乎把自己的人生也代入了一台戲。
從《宮》到《延禧攻略》里,他筆下的女主總是進宮後遇敵不斷,一路升級打怪站上頂峰。這是他自己的人生劇本嗎?
於正對自己的評價似乎一直跟著自己的爆款走:
《宮》播出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就是晴川,一直很努力,「卻沒有一個八阿哥。人類永遠在為難人類。」
《笑傲江湖》播出時,他又說自己就是令狐沖,一路曲折一路幸運。
《延禧攻略》火了,他說:魏瓔珞就是我本人。一轉眼又說自己是傅恆。
吃瓜群眾將這一系列自我總結總結為:晴川·令狐沖·魏瓔珞·富察傅恆·於正。
但於正在娛樂圈屹立不倒是有原因的。
他永遠知道風往哪邊吹,於是草就往哪邊倒。
這個浙江海寧的小鎮少年,在完成人生逆襲之前,確實經歷過一段漫長的艱難歲月。
接受《人物》採訪時,他說兒時瘦小怯懦,不愛說話和出門,體育課總是逃課,每天窩在屋裡看書,看電視,看戲曲。除了作文寫得好,成績一直不拔尖。而父親強壯威猛,喜歡籃球足球,騎著摩托車橫衝直撞,愛好一切彰顯男性力量的運動。
他當然有寫作的天賦。初中就寫了一本11萬字的言情小說。高三以自己為男主,寫了一套探案劇本。
但他的初心是做演員。
考上戲表演系,屢考不中,後來考上新聞系,做了表演系的旁聽生。聶遠是上戲96級的驕子,那時候簡直仿佛於正的偶像,後來聶遠事業九曲十八彎,還是於正找他演了《延禧攻略》翻紅了。
演戲此路不通,他只好轉行去做編劇,到李惠民手底下當學徒,寫了一個40集的《荊軻傳奇》,李惠民的妻子說,寫完給你包紅包。交稿之後,他興高采烈地拿著紅包回家,拆開一看,裡面是很少的錢。後來直接開撕打官司,然後離開,自己去闖蕩。
在橫店一家小賓館住了9年,房間號是2317。在那個逼仄的房間裡,他寫出了很多的劇本,收割爆款也收穫漫天吐槽,從一個沒署名或者署名在片尾的無名小卒走到了編劇圈的金字塔尖。
但他不敢享受,害怕自己太安逸了,就寫不好劇本了。
寫劇本,依然是最能給他安全感的事情。他一年如果沒寫出一個本子,會很不安,寫完才踏實。
他自己經歷過那麼多演藝圈的黑暗和痛苦,熟悉了遊戲規則以後,開始學會進退自如。
一方面,他懂得回歸傳統,要求演員參演他的戲必須要參與劇本圍讀。不參加的、推三阻四的可以直接拒絕參演。
他甚至主導了演技綜藝,在綜藝里直接開懟說,仗著高人氣,接演一番角色。 演成什麼樣都有人買帳,久而久之,以為錯的就是對的。
但同樣是在這款綜藝里,他把自己的新人演員拿去和肖戰朱一龍比,說他是正小生,「看現在出一個火一個,朱一龍、肖戰,這種正小生特別少。「
他推崇演技和專業,又把編劇當成技術活,寫《宮》的時候引入數學公式,精準安排讓觀眾笑、哭的節奏。他極其善於把握市場風向,穿越劇《神話》熱播時他趕出了《宮》,還搶在同題材的《步步驚心》之前上映。發覺五顏六色於正色不行了,主動轉換色調拍了《延禧攻略》上,比《如懿傳》更早推出。
他還在2012年成立歡娛影視,參與捧紅了楊冪、馮紹峰、袁姍姍、趙麗穎、陳曉等流量明星。
於正到底是誰?他說自己不是什麼大家,也成不了曹禺、巴金那樣偉大的劇作家。說自己就是一個編故事的人,在古代就是一個說書人。
但他的微信簽名又曾經是,「一介書生,半世狂傲,心中有戲,目中無人。」
毫無疑問,這部人生大戲中,他是戲王之王,演員編劇服化道都是他,他努力掌控一切也反擊一切質疑,但依然難免孤獨。
所以他說,「合作夥伴,我的藝人,我的家人,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是一樣的,他們都是我的親人。我希望在他們身上承載著一些他們對我的愛和尊重,我需要這種東西,所以在意他們的看法。「
我覺得這句話,讓我比從前更理解為何於正是這樣的於正。
事實就是,沒人真的希望自己的人生大戲,是沒有觀眾或者差評一片的,無論多麼擅長這個江湖的遊戲,無論多麼傲嬌地回應吐槽說,「你罵我,我就是不死,我氣死你們!」他在內心深處永遠盼望著來自「家人「對自己的愛與溫柔。
於正說曾被捧紅的女演員背地嘲笑,怎麼可能說的是趙麗穎楊冪呢?但無論這個女星是誰,這個戲王之王真的受傷過。
姜思達評價於正說,他是自己世界裡,奇異的奇蹟。
真是精妙的概括。好的壞的,這都是於正劇才有的奇觀。
對於自己的人生,於正自己早就在節目裡總結過,「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第一個說出這句話的,是金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pi2Y24BMH2_cNUgO5t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