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干預措施在減少食物攝入方面可能與厭食藥一樣有效

2019-12-06     艾德醫訊


一項模擬研究表明,行為干預措施,例如在飯後實施嚴格的禁食措施,在減少嚙齒類動物的食物攝入方面,可以與強效厭食藥一樣有效,這項研究是由湯姆·麥格拉思(Tom McGrath),凱文(Kevin)在開放存取期刊《PLOS Biology》上發表的。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墨菲和尼克·瓊斯,及其同事。

更好地了解喂養行為對於解決肥胖症和代謝綜合徵至關重要,但是缺乏能夠捕捉喂養行為複雜性的標準模型。在他們的新研究中,McGrath,Murphy,Jones及其同事構建了一個精確的齧齒動物喂養數學模型,以研究飽腹感對喂養行為的影響,以及厭食劑,禁食和晝夜周期如何調節這種行為。

研究人員驗證了他們的模型,並將其用於各種條件下的大量大鼠喂養行為數據集。研究人員確定了厭食藥物(例如PYY3-36,氯化鋰,GLP-1和瘦素)的行為作用的新機制,並研究了行為干預如何與厭食藥物管理相結合以有效減少食物攝入。

結果表明,在進餐之間引入嚴格的最小間隔或調節上消化道排空的速度(例如,通過改變食物的成分)可以與服用厭食藥一樣有效。作者發現可以通過優化藥物管理來改善食物攝入量,但收益相對較小。例如,在餐後45分鐘(對於嚙齒類動物)實施禁食期(高劑量),或者腸蠕動降低20%,與大劑量攝入一樣有效地減少12小時內的食物攝入量厭食藥PYY3-36,強調了替代干預措施減少食物攝入的潛力。儘管很難與人類進行直接比較,但這些結果表明,飲食的改變(尤其是改變腸道排空速度的改變)可能是減肥的有效策略。

尼克·瓊斯(Nick Jones)表示:「令我們感到驚訝的是,這既有一個相對簡單的飼養模型,它以飽滿性為基礎,因此可以預測單個齧齒動物的複雜飼養方式。我們還沒有想到這種溫和的行為干預可以模仿厭食藥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lDk324BMH2_cNUgOL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