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揚帆啟航,理財子重任在肩

2023-12-08     普益標準

原標題:新征程揚帆啟航,理財子重任在肩

01

機遇與挑戰並存,銀行理財市場逐步回暖

2022年底,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加之債市波動影響,「破凈潮」湧現,進一步造成理財市場規模大幅下跌。今年下半年以來,普益標準數據顯示,理財市場存續規模保持增長,由6月份的24.40萬億元上漲到了11月份的26.84萬億元,顯示出理財市場逐步回暖的態勢。從機構角度而言,同時期內大部分理財子公司也保持規模增長態勢,其中[1],從增長量角度來看,農銀理財和浦銀理財分別以3347.91億元和2097.85億元的增長量高居前兩位;從增長率角度說,恆豐理財和浦銀理財的增長率分別為89.58%和29.56%,在成立時間一年及以上的理財子公司中表現最為優異。高增長態勢使得浦銀理財的管理規模(含母行委託管理規模)重回一萬億,彰顯了浦銀理財持續塑造新動力、新優勢的突出潛力和強勁的發展韌性。

近半年以來,銀行理財市場逐步回暖的原因在於:一是存款利率多次下調,導致了居民存款向理財「搬家」現象。為了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緩解凈息差壓力,同時引導存款回流到實體經濟、資本市場、刺激消費等,各大銀行多次下調存款利率,降低了存款吸引力,部分投資者轉而購買收益率更高的理財產品,促進了理財規模回升。二是債市趨穩帶動理財破凈率下行,提振了投資者信心。銀行理財的投資對象以固收類資產為主,其中債券占比較高。而債市企穩使得理財產品收益率有所上行,同時拉動破凈率下行,市場整體表現走強,提振了投資者信心。三是理財子公司自身的調整。為了拉動市場整體回升,各理財子公司依據投資者風險偏好下移的現狀,以低波穩健為目標,著力加強固收類產品的頂層設計。同時,推出降低銀行理財管理費率等措施,讓利於投資者,進一步獲得青睞。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理財市場有所回暖,但才剛剛回到去年末的規模水平。與此同時,凈值化時代打破剛兌,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的產品屬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趨同,市場競爭加劇,時有發生的產品不達基準甚至破凈情況,也不利於投資者信心的恢復。由此可見,理財市場整體剛剛渡過破凈潮後的修復期,有待進一步賦能促進增長。而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持續賦能需各理財子公司從解決客戶實際需要角度出發,提升核心競爭力。

02

增強核心競爭力,理財公司積極謀求新作為

當前,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已近兩年,在監管的引導下,市場各項制度也趨於規範。但由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在我國起步較晚,展業上仍存在一系列問題。首先,產品體系建設不完善,存續產品未歸入到分類明確的產品體系中,增加了投資者的挑選難度,違背了服務客戶原則。其次,部分產品收益表現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難以贏得投資者青睞。此外,破凈現象頻發,難以提振投資者對理財市場的信心。與此同時,為有效解決存續問題,部分頭部理財機構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一方面及時洞察投資者訴求,積極調整產品體系構建思路,打造全方面的產品貨架,以期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選擇,滿足不同投資偏好;另一方面注重提高投研能力,謀求在市場波動中穩步前行,同時,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部署,承擔社會責任,展現了有擔當的品牌形象。

在產品體系建設方面,就以增長態勢居於前列的浦銀理財來說,其基於對市場發展的深度思考,結合自身特色與資源稟賦,打磨出頗具特色的「日/鑫/悅/益」產品體系,為現金管理類、純債類、債項混合類、含權類等四大產品系列分別賦予了不同的性格色系和品牌內涵。該產品體系致力於滿足不同客戶對流動性和風險等級的偏好,構建了較完整的產品譜系,目前已服務客戶超過380萬戶。光大理財方面則持續完善「七彩陽光」產品體系,用七原色區分不同投資類型的產品,並設計20多個二級菜單直觀展現各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類似地,工銀理財打造了添利寶、鑫得利、全鑫權益等多條產品線,積澱了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以多維產品布局覆蓋不同期限、類型和各類投資市場。

總體而言,頭部理財公司打造特色產品條線,明確各條線的功能區分,一方面大大縮減了投資者的信息搜集成本。另一方面,各條線相輔相成,聚成體系,實現了產品期限、形態、風險等級、投資策略的全面覆蓋,極大地拓寬了客群服務範圍。

在收益表現方面,截止10月底,全市場近3月平均年化收益率為2.61%,其中,浦銀理財多款產品表現亮眼,證明了其強大的投研能力以及動態資產配置能力,贏得了投資者的高度認可和廣泛好評。在現金管理類產品中,10月,普益標準發布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榜單,浦銀理財多款產品連續上榜,表現不俗。其中,天添盈增利系列產品近七日平均年化收益率達2.98%,遠高於理財子公司的平均收益率2.19%。在固收類產品中,理財子公司的近3月平均收益率2.37%,而浦銀理財悅恆利穩健12號理財產品的近3月平均收益率高達4.82%,顯示出「悅」系列產品穩健的收益表現;在混合類產品中,由於市場波動,理財子公司整體近3月平均年化收益率表現不佳,為-0.51%,而浦銀益升利多元均衡之一年期定開型產品近3月平均年化收益高達3.43%,體現了「益」系列產品穿越經濟周期的資產配置能力。

在響應國家戰略方面,今年以來,各家理財公司都在加快轉型,以支持實體經濟為己任,確立自己的定位。比方說浦銀理財積極落實「百姓身邊的理財」的定位,洞察投資者需求,提出個人投資者「四筆錢」的財富配置模型,打造定製化財富管理方案,就「金融的人民性」做出了深刻詮釋。同時,積極圍繞普惠金融、綠色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等重要國家戰略部署開展業務,僅2022年相關投資規模已近2000億元。無獨有偶,信銀理財聚焦實體經濟,將自身發展納入到行業升級和金融供給側改革的節奏和進程中,積極探索權益類資產配置路徑,為調整經濟結構、促進新舊動能轉換貢獻力量。今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頭部理財公司基於政策指引,積極作為,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發揮理財能量,持續關注民生需要、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為經濟復甦貢獻關鍵金融力量,有力展現了品牌的責任擔當。

03

戮力進取,銀行理財必將煥發新生機

如何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實現金融強國,各家理財公司立足自身實際,結合自身特點,對未來的發展都做了戰略部署。浦銀理財總經理曹江濤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資管行業現已成為連接資本市場與居民財富、實業發展的紐帶。各家資管機構應立足自身優勢,發揮機構在研究和定價上的專業性,強化逆周期的布局,用實際行動引領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努力實現服務實體經濟、服務高質量發展、客戶資產保值增值和機構自身長期健康發展的更好統一」。

大浪淘沙始見金,風雲際會玉龍吟。在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的背景下,在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激勵啟發中,各理財公司還將繼續吹響高質量發展的號角,敲響新征程啟航的戰鼓,立足客戶切實需要,披荊斬棘,踔厲奮發。在各方努力之下,銀行理財必將會迸發出更加彭勃的生命力,在波瀾壯闊的資管浪潮中穩健前行,譜寫新的時代華章!

註:[1]排名均不包含外資理財子公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f866193a9f4bf68df5061a2aa119e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