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家生態夥伴、CentOS 替換首選,龍蜥如何僅用三年引領開源作業系統創新

2023-12-20     InfoQ

原標題:800 家生態夥伴、CentOS 替換首選,龍蜥如何僅用三年引領開源作業系統創新

作者 | 張雅文

在雲智融合的巨浪之下,中國作業系統產業正蓄勢待發,迎來了黃金時代。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靈魂和產業生態的核心,作業系統的演進一直是推動產業變革和時代創新的關鍵引擎。隨著雲計算的蓬勃發展,伺服器作業系統不僅需要釋放硬體能力、支撐軟體和業務生態,還需適應生成式 AI 技術崛起,為開發者和用戶充分利用雲端 AI 提供支持。然而,生成式 AI 對算力資源的龐大需求給伺服器作業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作業系統須靈活適應通用計算與異構計算共存,同時在超大規模計算下確保極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在雲智融合大發展的關鍵期,我國龍頭企業和開源社區積極參與,共同致力於推動中國開源作業系統生態的繁榮發展,而龍蜥社區作為開源社區的重要力量,正與國內龍頭企業緊密合作,致力於構建蓬勃的中國開源作業系統生態。

龍蜥社區成立於 2020 年,恰逢其時地在 CentOS 停服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通過包括阿里雲在內的 24 家理事單位的引領和推動,龍蜥社區僅用短短几年就已完成社區的建設和布局,逐步解決了作業系統開源供應鏈的安全和可控問題,並在開放、中立的社區治理體系下形成了多廠商合作的成功典範。如今的龍蜥社區已然成為我國最多樣化貢獻機構的社區之一,為中國作業系統走向更高質量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日,首屆龍蜥作業系統大會在北京盛大召開。本次大會以 「雲智融合·共築未來」為主題,共同探討產業趨勢、生態合作、人才發展、技術創新等重要議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陳左寧,中國科學院院士、CCF 理事長、北京大學教授梅宏,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信息學部主任陳純,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等四位知名院士參與其中,分享了他們的見解和思考。此外,大會還邀請了多位來全球的技術專家和行業大咖,共同探討開源作業系統領域的未來發展。

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負責同志致辭中,對龍蜥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希望龍蜥社區持續發揮開源集眾智、采眾長、聚眾力的特點,匯聚上下游生態夥伴力量,與晶片企業、整機企業、頭部應用形成發展合力,共同培育壯大國內作業系統生態。

(圖 /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理事長孫文龍)

此次大會不止是龍蜥的里程碑,更是作業系統發展史上新征程的起點。

1堅定可持續發展路線,開源之上長存開放之心

在眾多的開源作業系統社區中,龍蜥社區並非起步最早的,但僅用了三年左右的時間,卻已構築起擁有 24 家理事單位、800 家生態夥伴、1.5 萬貢獻者的龐大、健康的社區生態,成為開源作業系統社區的領航者。截至目前,龍蜥作業系統免費發行版的下載次數已達 250 萬而安裝數量超 600 萬。不僅如此,根據中國信通院近期面向用戶群體的調研顯示,龍蜥作業系統 Anolis OS 位列用戶意願遷移系統的首位,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計劃在五年時間內將 CentOS 替換為龍蜥系統。

(圖 / 中國信通院 - 用戶意願遷移伺服器作業系統)

龍蜥社區這樣的成就與龍蜥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路線,協同產業上下游實現生態共贏是分不開的。

作為 Linux 開源作業系統根社區,龍蜥社區發布了免費發行版 Anolis OS,同時已有 12 家商業公司,基於龍蜥社區構建自己的商業版本,為客戶提供企業級服務。通過這樣的模式,社區可以幫助所有企業解決作業系統研發共性問題,同時也為所有商業版發行版提供足夠商業空間,共同促進社區的發展。

在全球,不管是開源項目還是開源社區數量都非常多,因而想要在開源之上,創造能夠走向更多企業的治理框架,擺脫一個項目對單一公司的依賴,就需要在開源之上,擁有開放之心。龍蜥社區在這方面就為其他開源作業系統社區做出了表率。

龍蜥社區的開放包容體現在三個維度:

第一,社區治理和決策體系開放,龍蜥社區 24 家理事單位,採用一人一票制度,共同決策社區的發展方向。

第二,持續開放基礎設施,包括技術、接口、能力等方面的全面開放,讓用戶免費部署私有雲環境。

第三,重視開發者生態,認真對待每位開發者的問題和挑戰,通過主動激勵解決不同開發者遇到的問題,做到足夠開放。

正是基於這三點,龍蜥社區快速地發展起來,並在百花齊放的局面中脫穎而出。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CCF 理事長、北京大學教授梅宏指出,龍蜥社區採用的開放中立的治理理念,讓社區由單引擎變成多企業治理,原來主要是阿里雲,現在有阿里雲、浪潮信息、中興通訊、統信軟體等 24 家理事單位形成了共同治理的格局,是生態發展很好的雛形。而這種治理模式能夠更好地激勵所有參與者,發揮積極性、主觀能動性,為龍蜥社區做出更大的貢獻。

(圖 / 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軟體專家 梅宏)

2「1+3」能力模型,雲智融合浪潮下技術領先性的關鍵

除了開放的心態,技術能力對於作業系統的長期發展也至關重要。面對作業系統發行版包含成千上萬的軟體包,如何有序地解決研發和自主可控性問題,阿里雲基礎軟體部副總裁、龍蜥社區理事長馬濤,重磅首發下一代作業系統「1+3」能力模型,遵照 1 個「分層分類」科學理論的去中心化協同演進的技術路線,以「用好開源、做深開源、自主創新」為核心出發點,長期投入研發,將打造「供應鏈安全」、「開源標準」和「雲原生 +AI」三位一體的下一代作業系統。

(圖 / 阿里雲基礎軟體部副總裁、龍蜥社區理事長 馬濤)

用好開源核心在於通過對供應鏈安全的掌控,實現對所有開源軟體的掌控。做好開源則通過社區理事單位和合作夥伴的共同努力,引領關鍵標準和規範的制定。

近年來,開源已成為國產作業系統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中國對於開源的認知,正在從使用開源、參與開源,走向貢獻開源。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理事長孫文龍表示, 自 2020 年以來,龍蜥社區集聚產業力量,為開源作業系統發展,全球開源作業系統生態的繁榮作出了突出貢獻,也欣喜地見證了龍蜥社區發展壯大的歷程。

此外,自主創新也在雲 +AI 場景下保持技術領先性的關鍵。據馬濤介紹,龍蜥主要從三個角度解決問題:面向 AI、融合 AI 和依賴 AI。

首先,面向 AI,除了優化作業系統基礎能力外,龍蜥重新設計關鍵組件,以實現大模型和核心運算元更高效、穩定、方便的運行。同時,著重提升數據安全和可信等技術能力,為大模型和數據提供更安全的防護。

其次,融合 AI。除了基本的 CPU、GPU 異構算力支持外,作業系統需要更合理地分配和調度雲計算的各種資源,確保大模型在最適合的硬體體系架構上運行。龍蜥追求在雲智融合的場景下,為算力為大模型提供最佳運行場所。

最後,依賴 AI。作業系統不僅要服務於 AI,更要充分利用 AI 作為可靠的工具。通過 AI 協助作業系統的研發、測試和應用,解決核心問題。同時,通過智能優化和 Copilot 機制,為所有用戶提供更便捷的使用體驗。

依託面向 AI、融合 AI、依賴 AI 三個關鍵戰略的推動,龍蜥作業系統實現了緊跟時代脈搏的高速發展。然而,陳純院士認為,AI 時代作業系統之戰,制勝的關鍵不僅是充分融合「雲 +AI」的技術能力,更是下一代作業系統的生態構建。

3未來新里程:打造中國作業系統的黃金時代

三年里,龍蜥社區的開源生態隊伍同樣也在不斷壯大,持續推動了軟、硬體及應用生態的繁榮發展。

龍蜥社區成立初期由阿里雲牽頭,將 Alibaba Cloud Linux 在作業系統上 積累的技術和經驗大量投入龍蜥社區,使龍蜥社區在 2021 年初發布了社區的第一代作業系統 Anolis OS。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蔣江偉表示,在龍蜥發展過程中,阿里雲致力於構建開放中立的社區治理體系,促進社區技術的成果轉化成為規模化的應用,並攜手上下游合作夥伴共同規劃社區路線。

(圖 /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基礎設施事業部總經理蔣江偉)

此後,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與社區的深入合作中,發揮各自的行業優勢,為社區開源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首屆龍蜥作業系統大會上,浪潮信息、中興通訊、Intel 三家理事單位憑藉對社區開源生態建設的卓越貢獻,升級為龍蜥社區「新晉副理事長單位」,浪潮信息副總裁 Donny Zhang、中興通訊系統技術總工徐立鋒 、Intel 技術總監楊繼國上台接受授牌,共同開啟「同心共行·共建龍蜥」的新里程道路。

(圖 / 龍蜥社區新晉副理事長單位授牌儀式)

這一新里程的開啟,標誌著龍蜥社區將有著更加清晰的方向和更強勁的發展動力。

在過往的發展中,龍蜥社區一直秉持著集各家所長的原則。Intel 技術總監楊繼國表示,龍蜥社區非常好的特點是它是非常多元化的社區,生態夥伴來自各個不同領域,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使用場景,能夠把各個行業的趨勢和方向代入到社區。

阿里雲通過在本次大會發布 「Alibaba Cloud Linux 夥伴招募計劃」,把來自基礎軟體、雲市場、計算巢等團隊的技術積累和推廣資源,與龍蜥社區開放強大的生態力量和技術協同相結合,號召服務商夥伴們進行共建;浪潮信息在硬體開放計算和技術創新方面與社區深度合作,為上下游硬體認證、軟體認證、生態認證做出貢獻;中興通訊致力於開源文化,通過開源貢獻、生態建設、社區運營等方面與社區合作;Intel 在技術創新、AI 計算和生態發展方面與社區共同努力,推動社區在創新、AI 領域的發展;統信軟體通過技術委員會副主席的角色,積極參與社區技術投入,聯合社區首創分層分類理論,並通過該理論在作業系統領域取得實踐成果。在生態建設方面,統信軟體致力於整合生態認證體系,避免重複工作,為作業系統領域提供更好的人才儲備......

以上,所展現出來的僅僅是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尋找共同的發展方向,龍蜥社區與理事單位聯合嘗試的冰山一角,通過聯合實驗室、技術聯盟、眾測和共創計劃以及人才計劃等嘗試,龍蜥社區正不斷推動社區和作業系統的進步和發展。

談到龍蜥社區未來的規劃,馬濤指出,雲 +AI 場景,尤其是智算場景,對作業系統的發展提出了迫切需求。隨著大模型的快速發展,對軟硬體的需求日益增長。在這一背景下,作業系統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更好地支持 AI 業務的發展。

龍蜥社區正在著手解決這一問題,首先,作業系統要面向 AI,發揮其在軟硬體配合上的關鍵作用。其次,作業系統作為硬體和軟體之間的橋樑,需要優化資源分配,提高模型在適配硬體平台上的效率。最後,AI 也能反過來助力作業系統的智能運用和調優,實現雙向支持,定義出適應雲 +AI 時代的新一代作業系統。

正如梅宏院士所言,當今時代正邁向數字社會和數字文明的開端。未來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在這個宏偉的背景下,通過全球開源社區的模式能夠為中國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留下重要的足跡,共同邁向數字文明的時代。

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是創造未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龍蜥社區有望充分發揮國內龐大的生態和多樣 GPU 場景的優勢,共同打造中國作業系統的黃金時代,為中國在數字化時代的崛起貢獻力量,創造更加璀璨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cce7385d3cc7e4c9264176ca8da3b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