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大使:若德國如此執行,必將影響中德兩國合作

2023-01-10     軍武觀察

原標題:中方大使:若德國如此執行,必將影響中德兩國合作

據悉,上周德媒率先曝出有一份相當重要的「對華綱領性文件」正在起草,計劃於今年3月出台。《德國交通報》和《商報》透露文件內容「非常強硬」且「頗具綠黨色彩」,或將會對兩國關係產生不小的影響。在去年11月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後,中德經濟合作頗有走向正軌的可能,朔爾茨也明確強調德國不要因為中國會發展崛起,從而執行孤立主義,要為雙方創造更多的合作機會。但伴隨著這份文件的出台,一切都有可能變化。

消息提到,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經濟部長哈貝克起草的兩份「中國戰略」都已經有部分內容被公開。其中貝爾伯克的草案要求未來對華必須轉向強硬路線,在經濟方面拒絕依賴中國,增加其獨立性;而哈貝克的草案則偏重於實際執行,該文件中很多條款都要求限制德國企業對華投資,以及封鎖中企對德國認定的「關鍵領域」投資。這些方案毫無疑問都違背了總理朔爾茨的承諾,就目前來看朔爾茨尚未表態,新法案也有可能在聯邦議院的重壓下通過。

9日,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在接受採訪時回應了該消息。吳懇大使表態稱,目前媒體披露的消息以及所了解到的信息而言,這令人十分不安。因為德國所計劃「對華採取更強硬路線」本質上還是意識形態主導的因素,這是一種典型的冷戰思維,會將中德的合作置於危險之中;而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起草的「中國戰略」從沒有基於中國和德國的共同利益所考慮,誇大兩國之間的競爭。吳大使著重強調,他認為德國「正在失去自己的獨立性跟隨美國」,走美方的打壓遏制中國的路線。

對此有分析認為,外長貝爾伯克和經濟部長哈貝克已經不是第一次如此尖銳地針對中國。德國新執政聯盟上台後他們就一改默克爾時期的經濟優先路線,致力於搞「意識形態優於貿易合作」,並在各方面開始附和美國的戰略;但相比執政聯盟內其他的兩個黨派而言,總理朔爾茨是一位比較務實的領導人,他不僅屢次對華進行友好合作的表態,還出手干涉了「漢堡港收購事件」幫助中企順利通關,並頂著巨大的壓力開啟訪華旅程,承諾和中國深化經貿合作等。

值得一提的還有,在採訪的最後吳懇大使還提到,獲悉到(德國政府)準備執行一些以「人權」和「價值觀」為前提的貿易要求,如果這樣的話勢必影響兩國的合作關係。目前德媒認為朔爾茨可能仍偏向於找一份折中的方案來替代,但面臨鷹派人士的步步緊逼,未來這件事會發展到何種地步尚未確定。對此有評論稱:「當下德國的經濟已經倒退如此嚴重,如果德方仍想繼續大搞『人權貿易』這一套,對中國這個最大的出口市場的態度也置之不理的話,想不明白他們如此做是為了什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cafc231c1df1a99105ec56b568ce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