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部長向中國索要稀土技術:如果沒有中國,我們很難發展

2024-10-17     軍武觀察

馬來西亞近年來一直希望能搭上第三世界發展經濟的便車,以及在中美之間獲取利益。該國的蘊含有重要的稀土資源,一直受到中美兩國的關注。早些年該國出台政策推動國內稀土產業的發展,利用中美兩國的投資建立結合上中下游一體化的綜合商業模式,維持馬來西亞的稀土價值鏈。當時馬來西亞預計到 2025 年,稀土產業將為該國國內生產總值貢獻 95 億林吉特,但他們的加工工業鏈落後,大部分都是要靠出口原材料完成的。

所以馬來西亞就一口氣接受了中美兩國的投資,先後在國內建設了多座稀土工廠。安瓦爾政府一度表示稀土作為一種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資源,廣泛應用於高科技領域,如半導體晶片、電動汽車和軍事裝備等,所以希望以開放的姿態接受中美兩國投資。但去年因為未知的原因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宣布全面禁止稀土原礦出口,從此中國企業就開始大量撤走了。因為中國的稀土技術禁止出口,意味著如果想加工稀土就必須到中國,馬來西亞的禁令對中國原本的進口稀土布局也產生很大的影響。

15日,馬來西亞天然資源部長聶納茲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馬來西亞很需要中國的稀土技術,來打造自身的稀土產業。因為在稀土加工和開採方面,很多技術都掌握在中國手中,沒有中國的話,馬來西亞甚至連開採都難以發展。但如果使用了中國的技術,那麼馬來西亞則又會在美國被抵制,美方很明顯不願意看到他們如此做。所以在稀土業務的選擇上,馬政府現在的處境並不好;他表示準備明年去中國申請稀土技術,希望中方理解這一難處。

就事實上來說,幾乎每個接受中美兩國投資的國家,最後都會被美國通知「二選一」,絲毫不令人奇怪。且美方通常都是投資還沒有到位就開始要求對方遠離中國的供應鏈,否則就中斷撤資。這種「二選一」的動作之前就被馬總理安瓦爾批評過,拜登政府從來沒有改變。但以此為理由,馬來西亞想要中國的稀土技術來發展本國供應鏈,還是過於不現實了,這是他們接受美國投資的「不利後果」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認為馬來西亞官員來中國無功而返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去年12月中國商務部、科技部發布了關於公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的公告,考慮到中國在加工礦石上的經驗,中國很有可能擁有在馬來西亞建廠的最有效解決方案,不過最後不太可能對馬來西亞出口技術,涉及很多原則性和涉密問題。對此有評論稱:「馬來西亞沒搞明白其中的關係,中國現在就是要限制對歐美國家的稀土出口,准壟斷,任何破口都會使制裁前功盡棄;除非簽訂永久性稀土同盟,出口管制政策與中國同步,即使這樣誰又能保證技術不會有泄密風險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e996c8c190dd6002906338e15310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