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做事情就要一步到位;但是,搞科研或許是一個例外。
湖北有一對雙胞胎,在2016年高考,兩人分別被武漢科技大學和湖北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或許有人看到這兩所大學,覺得考入這樣的大學沒有什麼了不起吧,但是之後這對雙胞胎卻越來越優秀。
兄弟兩人不斷努力,弟弟周洋獲得了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學等大學的推免機會,雙胞胎哥哥周海則獲得了清華大學專碩、中科院等推免offer。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兩人放棄了這樣讓人羨慕的機會,他們選擇了武漢,選擇了保送至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光電研究中心直博,武漢吸引人才的能力不言而喻。而這樣的機會讓人羨慕,但是他們的付出也讓人敬佩。
這對優秀的雙胞胎兄弟,就是周海和周洋。
他們為天下的雙胞胎帶了一個好頭,在學習上兩人相互鼓勵,成為了科研路上的兄弟和朋友,往日雖然交往的機會較少,都在埋頭搞科研,但是卻依然兄弟情深。
曾經周海和周洋兩人還一起組隊,他們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互補互助,甚至還合寫了一篇論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而且因為這個課題,兄弟倆多了許多見面的機會。可謂,科研是他們兄弟兩人共同的目標,見面聊的話題大多與學業和科研有關。
「搞科研要坐冷板凳,我們兄弟倆相約一個學校深造,也是為彼此打氣。」
當初,高考之後,周洋上大一的時候,就把考研數學真題齊齊刷了一遍,大二就跟隨湖北大學軟體工程研究所團隊肖奎老師,從事科研相關工作。
「天氣暖和的時候,他會在實驗室里長時間待著,甚至在裡面睡覺;天氣寒冷的時候,假若對實驗結果不滿意,他便會把實驗數據寫在草稿紙上,帶回宿舍分析,甚至有時太累了不小心睡著,醒來的時候臉上滿是本子和筆的印記。」
周洋對科研非常著迷,而身為哥哥的周海也不示弱。周海在大學期間,天天泡在圖書館裡面如饑似渴地學習直到閉館,曾獲得湖北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省級特等獎。
雖然周海與周洋在高考的時候沒有成為重點院校的學子,但是他們卻沒有放棄求學上進的希望。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彼此的相互鼓勵下,在2019年9月,兄弟兩人一同被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光電研究中心錄取,成為23個名額中的雙非學子,留在了湖北武漢。
兄弟連心,其利斷金。
或許,可能有人覺得應該選擇清華,選擇一個更高的平台。但是他們選擇武漢市的大學,必然是出於了深思熟慮。試想未來要是在科研巔峰出現一對雙胞胎兄弟的「大牛」,那也將成為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而且這樣事例並不多見。
未來,這對選擇留在武漢的雙胞胎兄弟,必然能夠在科研路上相互扶持,攀登一個又一個的科研高峰,實現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