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降糖「實錘」!上海交大研究:這2種運動降血糖效果最佳

2024-08-07   醫學原創故事會

50歲的何女士因為多飲多尿多食到醫院就診,結果確診為2型糖尿病,醫生說,用藥是一方面,你還必須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管住嘴邁開腿。

堅持了幾個月以後,通過何女士提供的血糖監測記錄,醫生髮現,何女士空腹血糖控制的可以,但是餐後血糖就控制的不太好了,基本上三餐的血糖都有升高,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原來何女士降糖藥物是按時用了,但是飲食和運動卻堅持的不太好。

何女士很無奈,醫生,我最不想做的就是運動,我年輕時就不愛運動,我回去堅持了一個禮拜的時間,發現再也堅持不了了。

醫生告訴何女士,你主要是餐後血糖高,而運動恰恰能降低餐後血糖,如果你不願意運動,只是一味去增加藥物的劑量,這是無濟於事的。

治療糖尿病,藥物治療只是其次的,最重要的就是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這也是糖尿病治療最基本的原則。

其實,每每讓糖尿病患者堅持運動的時候,他們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醫生,運動真能降血糖嗎?藥物應該更立竿見影一些吧,不如增加一點藥物劑量吧。

運動當然是能降低血糖的。

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雪梨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聯合研究,研究分析了UK Biobank 資料庫中的59325名參與者,在長達6.8年期間,分析了運動量和糖尿病風險關係。

結果發現無論遺傳風險如何,中等至高強度運動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具體為與每天運動少於五分鐘的人相比:每天運動5-26分鐘,糖尿病風險降低37%;每天運動26-68分鐘,糖尿病風險降低59%;每天運動超過68分鐘,糖尿病風險降低74%。

2022年,美國運動醫學院(ACSM)曾發布了一份2022年糖尿病人運動指南,稱這些運動每周堅持進行4—5天,持續45分鐘,效果堪比胰島素。

所以,不要再不重視運動了,運動是絕對能夠降低血糖的,但是運動貴在長期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運動則是無濟於事的。

上海交大提出的中等至高強度運動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今天就為大家來推薦以下兩種運動。

第一,抗阻運動

抗阻運動指的是肌肉在克服外來阻力時進行的主動運動,現在巴黎奧運會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奧運會裡面的舉重和體操等項目,就屬於常見的抗阻運動。

當然,很多人會說,奧運會的那些項目實在太難了,醫生你能不能推薦一些容易在大眾里普及的抗阻運動呢?

像仰臥起坐、深蹲、舉啞鈴、直立提拉、原地縱跳、伏地挺身等都屬於抗阻運動,你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抗阻運動。

抗阻運動的強度是比較大的,所以更能達到燃燒脂肪和瘦身的效果。

第二,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指主要以有氧代謝提供運動中所需能量的運動方式。

做過有氧運動的人都知道,在運動過程中控制呼吸非常重要,像游泳、慢跑、騎自行車等均屬於有氧運動,這些運動往往屬於中等強度,如果你要加大強度,那麼無需改變運動方式,只需要把運動的速度提高上去就行了。

有氧運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人剛進行有氧運動,就想達到一個極限,比如一個從來不跑步的人,去操場後一下子就強迫自己跑十公里,這現實嗎?即便你拼盡全力堅持下來了,那麼也會對身體造成損傷,這是從來不運動的你,突然過度運動,會讓身體特別不適應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