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試玉(360)|嘉賓【張慶輝 劉魯寧 王海亮 江合友】

2023-10-28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每周試玉(360)|嘉賓【張慶輝 劉魯寧 王海亮 江合友】

前 言

周刊所載,玉耶石耶,評以試之,故名「每周試玉」。《詩經》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潤光華,申發將利於欣賞;玉瑕微疵,點到或益於成器。詩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廣益,是所望也。評者公心,詩家平心,讀者賞心,編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豈不快哉!

本期小樓《每周試玉》欄目,邀請嘉賓在【小樓周刊(365):2023年第43期】中,自選數首點評並刊出。(有自願參加小樓【每周試玉】欄目者,請先關注公眾號,由下期嘉賓從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後面留言,自選數首點評並在小樓所有平台刊出。小樓各類點評作品會選用在《中華詩教》紙刊上固定的【小樓薦詩】欄目組刊出。如有異議的詩友請留言跟小編聯繫。)

重回雙沙溪完小舊址

彭明華(廣州)

舊痕尋杳杳,老朽立呆呆。

一隻花蝴蝶,萌萌飛過來。

張慶輝:朝花夕拾,幾多感慨,如何以離首即尾離尾即首的短小五絕出之?做減法,只抓住一個細節來寫是比較靠譜的辦法,所謂「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是也;幾個疊詞用得不錯,尤其「萌萌」,暗喻兒時情態,得體。

劉魯寧:動作少,視角小,情多。

秋宿象山南田島

楊逸明(上海)

枕向山邊又海邊,此身如鳥亦如仙。

夕陽拈出波光皺,秋葉披來嶺色鮮。

總有幽懷吟月下,每多閒興立雲前。

曾經風浪歸平靜,一角漁灣覽大千。

劉魯寧:起句定調,通篇閒逸。頷聯取字精妙,尾聯餘韻悠長。

江合友:楊萬里《舟過謝潭》名句「好山萬皺無人見,都被斜陽拈出來」,信手化用,為「夕陽拈出波光皺」,亦妙。

春日進山訪故友不遇(新韻)

王志偉(山東)

敞院無人不必猜,主家趁雨采蕨苔。

阿黃猶認隔年客,一路尾巴迎過來。

張慶輝:可感可觸的情態最宜絕句,轉結好看,「一路尾巴」表意略不達,未若「搖尾籬邊迎過來」。

秋 思

葉迪生(天津)

秋江水碧月無邊,楓葉蕭蕭夜未眠。

遙念千春家國事,白頭吟唱憶華年。

張慶輝:題為秋思,首二句繪景切題;轉結忽言及「千春家國」,前無鋪墊,令人意外,終覺即事過大,太過空疏。當然,如果作者居廟堂之高,則作另議。

十月十日過江城首義公園感懷

尤俊如(江蘇)

推翻帝制兩千年,啟動人間雙十節。

塑像長留首義園,仰望英烈心頭熱。

張慶輝:既然「過首義公園」,為什麼不細細寫寫現場風物,而後於中生慨呢?通篇議論,且多陳詞,思不甚新,美則欠奉。

癸卯秋老同學聚登壹台山二首其一(新韻)

張東凱(黑龍江)

半生落葉聚於今,撿視翻拍歲月痕。

尤記當年春正好,踏青也是這幫人。

張慶輝:「半生落葉」隱隱呼應題目中的「癸卯秋」與「老同學」,頗見作意;尾句不好,格近打油——非貶打油體,西裝領帶而著草鞋。不諧也。

秋日有作

劉如姬(福建)

溪山應有意,風物幾回探?

迓我鳥先問,牽襟花欲簪。

白雲同靜坐,流水佐清談。

放眼晴空澹,秋高接蔚藍。

劉魯寧:心意由客到主的轉換,鋪設自然。

游燕山生態林(通韻)

郭通海(北京)

聳翠青山疊綠蔭,胸襟一敞任風塵。

南坡小憩枕石上,十億年光竟可聞。

劉魯寧:轉結筆法輕巧,讀來心意通透。

己丑歲末有懷

呂龠(吉林)

憂歡累世每交加,人物古來銷作沙。

我是前生風信子,身骸剪盡不成花。

劉魯寧:自來心意難畫,此詩寫得到位。

瓶插狼尾草(新韻)

王霞芝(河南)

晨中偶遇栗林西,長尾搖搖一景奇。

正賞菊風穿野徑,復聽鳥語過煙溪。

爾身算去聲名惡,我手擷來几案棲。

作客詩家休要怕,吃人肉者裹羊皮。

劉魯寧:感覺頷聯略有偏移,其他皆佳。尾聯精警。

重陽得句

徐家勇(四川)

休嗟兩鬢華,野老實堪夸。

物外常無事,閒中自有涯。

臨風須小立,對日任西斜。

歲歲重陽好,秋山看晚霞。

王海亮:中二聯洒脫自得。先表明態度,再敘說事物,也是一法。

致居英同學興華弟

布汝奎(山東)

三載同窗別卅年,自今長話到從前。

越洋雖有千重浪,不礙鄉音一線傳。

王海亮:三載卅年,千重一線,是謂對比生情。

九月九日封莊登高

江合友(河北)

嶺外斜陽血色新,玉皇絕頂杳行人。

碎花開作千崖繡,亂石堆同滿地塵。

病老橫生無據恐,村空漫寄偶然身。

登臨暫可紓懷抱,坐看秋高月半輪。

王海亮:嶺外斜陽血色新,起以奇倔;坐看秋高月半輪,收以圓融。

晚秋日再登海棠山

王聰穎(遼寧)

攀階拄杖走無窮,路轉峰迴總不同。

衰草乘蔭翻作綠,秋山靠雨補回紅。

地偏佛隱窺人靜,日暖雲飛過眼空。

何事沾襟吹未去,飄然一葉下西風。

王海亮:前六句大費周章,不若「何事沾襟吹未去,飄然一葉下西風」一句蘊藉深沉。

賣核桃的小販

賈建明(四川)

新剝層層紙核桃,皺皮萬壑著黃袍。

山翁坐到夕陽下,一任沿街風似刀。

江合友:末二句有力量。

野 菊

盧賢德(青海)

打著朵兒燃作霞,荒陂野水寄生涯。

遍觀雪域三千里,獨艷深秋是此花。

江合友:後二句映襯的妙,遍觀,三千里,甚為廣大;獨,甚為孤弱。大小相襯,更見野菊之艷。以孤弱之姿,而艷廣大雪域,豈不偉哉!

夜宿舟山

孟祥榮(廣東)

豈有潮音不可聽。遠人來此享清寧。

秋風陪我露台上,幾點漁燈閃似星。

江合友:後二句佳,有身臨其境之感。

聽琴橋觀瀑

王十二(安徽)

百道飛流下滑音,溪聲交響鳥聲吟。

不知樂曲誰彈出,一瀑崖前立豎琴。

江合友:末句兼具視覺、聽覺,甚妙。

秋尋松菇

張新義(安徽)

嬌身舉傘戲秋光,已許人間口齒香。

卻借草叢羞掩面,深山與我捉迷藏。

江合友:松菇以擬美嬌娘,寫的有趣。

癸卯霜降對菊

宋彩霞(山東)

脈脈人間又一秋,驚看雁唳碧天幽。

誰藏尺素空回憶,欲畫雕梁手尚猶。

露載花心歸隱約,雲生葉夢上霜頭。

寒吹山色白無際,有菊傳香十二樓。

江合友:文字之巧,如錦緞當前,有眼花繚亂之感。

秋 興

宋善嶺(江蘇)

何用秋風拽袖襟,相逢高處便登臨。

柳條近水尚披綠,杏葉經霜遍染金。

窮達原知都屬命,炎涼早已不驚心。

忽思昨夢長生訣,就著泉聲戲五禽。

江合友:頷聯工,頸聯巧。尾聯氣弱,可斟酌。

長相思·大棚西柿

吳碩賢(廣東)

南一叢,北一叢。鮮果從春育到冬。天天收穫豐。

柿顏紅,柿枝榮。運至城區作特供。堪夸科技農。

江合友:時代感強,從現實生活中自然流出,以本色勝,絕去雕飾。仿古者當有慚色矣。

夢遊天姥吟所見

高昌(北京)

忽忽天姥橫眼前,煌煌詩峰立巍然。相逢謝公屐同步,小憩工部手拍肩。我攜煙霞入崔嵬,略有腳力占其先。倚石迷花隨古聖,鏘鏘足底踏千年。非是人高是天矮,覺來身據層碧巔。浩氣十萬八千丈,一迸豪情滿周天。四面群巒收一望,恍惚蒼茫雲海邊。千岩萬轉淥水響,詩之花兮蘊澄鮮。聲欲壓唐兼越宋,使我訇然撥心弦。仰天大笑攀虹去,霹靂列缺為代傳。蜃樓崩摧出海日,夕霞獵獵風纛懸。高處舞兮高處醉,逸興壯思共謫仙。太白之來我之後,天姥新景接新篇。可愛清風開生面,相澆塊壘吐岩泉。我自橫笛向天笑,我催一夢向月圓。願得花間一壺酒,願得廣廈千萬間。儃儃試吹清平調,何當山水俱歡顏……

江合友:南柯一夢,只與李白對話,又與謝靈運同步,興味不淺,正是詩人本色。中間連帶而及杜工部,又欲「壓唐兼越宋」,夢中情狀,浪漫外張,正與詩人抱負相同。「非是人高是天矮」「蜃樓崩摧出海日,夕霞獵獵風纛懸」,奇思妙想,令人擊節。

本期嘉賓簡介

嘉賓排名以年長為先

張慶輝 1970年生,重慶雲陽人,定居雲南昆明,《小樓聽雨》詩詞平台評論委員。曾任某都市報評論部主任,現自營傳媒公司。愛詩詞,好交遊,性曠達。

劉魯寧 網名老劉茶舍。《小樓聽雨》詩詞平台策劃委員,上海詩詞學會常務理事。

王海亮 河北人,字韜庵,網名海天一。子曰詩社、封龍詩社、半畝塘詩社成員,《小樓聽雨》詩詞平台評論委員。曾獲2015年《詩刊》年度青年詩詞獎。

江合友,字益之,號萸軒,1978年生。文學博士,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兼任中國詞學學會常務理事、中華詩詞學會高校工委副主任、河北省詩詞協會副會長。著有《明清詞譜史》《白石簃詞稿》《萸軒詞存》等,主編《清代詞譜叢刊》(全三十冊)。詩詞作品發表於《詩刊》《詞學》《中華詩詞》《中華辭賦》《詩詞中國》《當代詩詞》等。

編輯/章雪芳 校對/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adfdc55ef87e2999f5e9cd5a201cd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