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性高血壓患者就診,一問發現高血壓已經7年,有抽煙飲酒史,有高血壓家族史。於是給他開出心臟彩超、血糖、血脂、肝腎功能、電解質檢查。
患者拿著檢查單提出異議「我只是血壓高,你開藥給我就行,我不做這些檢查。」
那我們來看看發現高血壓有沒有必要做一些檢查。
發現高血壓後,我們應該做幾件事:
應該先查找是否存在導致血壓升高的原因
確認高血壓靶器官損害的程度和部位
制定降壓策略,掌握降壓節奏和目標
監測與隨訪
健康教育
我們具體說明一下以上幾點。
查找原因
要查找血壓升高的原因主要是做繼發性高血壓與原發性高血壓的鑑別。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尤其要做繼發因素的篩查,這就包括腎功能、尿常規、電解質、必要時包括腎臟彩超、腎上腺彩超甚至腎上腺CT、腎臟血管、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皮質醇節律等檢查。
另外還要明確是否有藥物因素、情緒因素等導致血壓升高等等。
是否有高血壓靶向器官損害
高血壓病史長的有可能對靶器官也就是心、腦、腎等臟器造成損害,所以首次高血壓就診要評估是否存在臟器損害。可以進行心臟彩超明確有無左心房、左心室擴大等情況存在,要查腎功能、尿常規明確有無腎損害。
存在頭暈明顯的、肢體麻木、活動障礙的患者要進行腦子的檢查,包括頭顱CT、頭顱核磁加血管的檢查。
高血壓經常伴發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所以發現高血壓還要明確是否伴有血糖血脂的升高,如有伴發症,要一併處理。因為血糖血脂血壓交互作用,互為因果,否則降壓效果不理想。
制定降壓策略
降壓目標值是140/90mmHg以下,老年人可適當放寬。
降壓前要明確血壓的波動曲線,制定干預策略,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預及必要時的降壓藥治療。生活方式的改變看似簡單但十分重要,且如能戒煙戒酒減輕體重、限鹽、低脂低糖飲食,降壓效果顯著。
降壓藥物的選擇要聽取醫生的意見,不要輕易模仿身邊高血壓患者的用藥。每一種降壓藥都有可能有這種或者那種不良反應,降壓藥需個體化治療,醫生會根據不同情況制定合理合適的方案。
降壓的節奏也有講究。除非高血壓急症,也就是血壓急劇升高伴有臟器損害的,要求1小時內平均動脈壓下降25%,2-4小時降至160/100mmHg。一般的高血壓可以有數周的降壓達標時限,但最終要使血壓小於140/90mmHg,且如果可以耐受的話降到130/80mmHg。
隨訪過程中家庭自測血壓、診室測量血壓及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可以更全面的把握血壓的情況。
監測與隨訪
降壓達標後,不是萬事大吉,還要繼續監測血壓,尤其季節變化、生活狀態變化情況下要更勤於監測,以防血壓波動。一旦血壓發生波動要就診調整藥物。
健康教育
最後,高血壓的健康教育很重要,包括合理飲食、戒煙戒酒、合理運動、合理作息等。
這樣以來,發現高血壓就診,做文初開出的檢查是不是就可以接受了呢?
其實,發現任何一種疾病後做合理評估,制定合適的處理方案對於改善預後都是十分必要的。
End
原創文章轉載需告知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請把它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吧!
聽健康 心知識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歡迎在公眾號後台給我留言,我看到後會第一時間回覆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OdI2WwBJleJMoPMl6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