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肇慶市鼎湖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在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過程中,創新開展了轄區內各行政村競爭考核機制。
各村競爭PK現場
中共鼎湖區委書記陳宇航
陳宇航:競爭機制主要是解決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重點挑一些基礎較差、較為貧困的村進行投入。第二個是解決那些資源優勢比較好的村,應該優先發展,成為榜樣示範。第三個就是解決村幹部的問題,大家把想法凝聚在一起,讓村幹部擰成一股繩,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同古村書記現場PK
各村支書登台亮相,同台競技。
【同古村】規劃先行--小隱鄉間·同古里
始建於300多年前清朝雍正五年的同古村,位於九坑河水庫內,憑藉著美麗的環境,同古村發展多樣的鄉村特色產業,從美麗鄉村邁向美麗經濟。
同古村貌
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雨污分流、飲用水源保護等多方面,同古村將如何統籌兼顧?
鼎湖區鳳凰鎮同古村村支書鄒錦榮
鄒錦榮:我們一定要把它搞起來,對我們壓力責任是很大的,不是以前的方式,你逼我做,現在我自己想要做。
【新鳳村】紅色黨建+綠色旅遊
新鳳村村支書現場PK
這是謝國輝第一次帶著PPT登台競演,曬家底,比發展。這場別開生面的PK,正是來自鼎湖區鄉村競爭機制的比拼。
新鳳村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鳳村有山林資源,因地制宜,養山富山。依託黃金溝、九龍湖等景區,打造新鳳村「紅色黨建+綠色旅遊」的發展模式。
【硯洲社區】鄉村旅遊+農副產品
硯洲島上文旅資源豐富,島上有180多年歷史的包公樓,有集清朝進士、留洋博士、帝師於一身的西江第一博士陳煥章的故居,還有華僑樓、知青樓和農耕公園等。
包公樓
陳煥章的故居
華僑樓
知青樓
農耕公園
鼎湖區通過「百企幫百村」,使硯洲社區與企業結對共建,將村裡的特色農產品變成了炙手可熱的「搶手貨」。
硯洲社區主任李展鵬
李展鵬:這裡概括了我們硯洲島許多農副產品,包括我們硯洲島比較出名的硯洲三寶,大頭菜、粉葛、香蕉。
【迪村社區】「四大工程」全力強推
在北回歸線上,有一片獨特的綠洲,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鼎湖山。迪村是鼎湖山風景區下面的一個村,鼎湖山歷來是佛教聖地,而迪村則素有鼎湖山下福地人家的美稱。
迪村社區
2019年,迪村獲得鼎湖區鄉村競爭考核機制獎勵800萬元,圍繞「村級組織、鄉村治理、產業發展、補強公共設施」四大工程為主要內容,全力推進迪村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
農業有奔頭
農村有看頭
農民有甜頭
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背景下
鼎湖區為鄉村振興戰略在廣大基層的實踐提供「鼎湖經驗」
走出一條具有廣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請關注珠江頻道3月18日22:00播出的《我的鄉村我做主》
編輯 | 曉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Njy73ABfwtFQPkd2c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