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或正式認輸,13國宣布運回黃金,美國經濟或處於貨幣危機邊緣

2020-01-12     BWC中文網

路透在1月10日這周對數位外匯分析師進行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美元在過去兩年主導匯市交易後,2020年仍將保持這一地位,但花旗表示,隨著美聯儲三次降息和再次開始通過購買更多美國國債來擴大其資產負債表,美元指數可能最低跌至85,目前華爾街對美聯儲今年再次降息的呼聲比較強烈。

最新數據顯示,在美聯儲寬鬆政策和美國財政加速發債刺激經濟的幫助下,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在1月11日已經三級跳至23.17萬億美元(下圖),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最新數據估計,到2020財年結束,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將超過1萬億美元,此外,到2028年,美國債務總額將再增長11萬億美元達到34萬億美元,根據美聯儲最新編制的報告顯示,美國金融體系的債務現已達到72萬億美元,目前美國人口約為3.3億,簡單的計算表明,美國人均欠債約22萬美元。

不僅於此,自2019年9月17日以來,美聯儲不斷擰開印鈔機的水龍頭持續地「大放水」,以避免美元現金市場的動盪局面重演,比如,僅9月底結束後的10個工作日就緊急連續向市場放水了近5610多億美元(約3.9萬億人民幣)的流動性,並使得到2020年2月其資產負債表將會超過其有史以來最高的4.5萬億美元(部分具體細節參考下圖)。

但美國當局仍對強勢美元和貨幣政策不夠寬鬆抱怨,正因此,美聯儲雖然口頭上以「非QE4」為背景,但「身體卻很誠實」的表現已經反映出在貨幣政策上正式認輸投降了。緊接著,美國財政部還暗示,或將考慮發行50年期或100年期的債券,2020年或將發行萬億美債,而這幾乎也成為美國精心炮製了收割這些市場投資者財富的過程。

對此,美國聯邦預算委員高級政策主管馬克·戈德魏預測,「美國經濟將進入一個萬億美元赤字的時代,並將未來押給萬億美元赤字的債務白條」,而這些債務,也導致美國財政的利息支出在2019財年創下5600億美元的紀錄,而根據美國證券行業和金融市場協會(SIFMA)在1月公布的數據,從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1月,美國企業每年發債規模都超過1萬億美元,這樣的持續紀錄史上無可匹敵,且將很快超過10萬億美元;而在2009年底時,規模僅6萬億美元左右,且到今年底將有1.3萬億美元債務到期。

對此,按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創始人雷·達里奧(Ray Dalio)的說法,美元可能很快下跌多達30%,這可能使美元看起來像土耳其里拉,達里奧稍早前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警告說,由於無法承受的債務積累,美國經濟正處於重大貨幣危機的邊緣,美國可能要經歷通貨膨脹債務危機,而阿根廷、土耳其、辛巴威及伊朗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目前正遭受這種危機。

無獨有偶,華爾街億萬富翁投資大鱷巴菲特多年的老搭檔芒格也在去年5月份發出過相似警告,芒格稱,美國政府不應該脅迫美聯儲降息和量化寬鬆,他很擔心認為只要印錢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這到最後肯定會完蛋,如果你印了太多錢,結局就會像委內瑞拉一樣。」

對此,資深經濟學家Jim Rickards表示,十多年以來,國際貨幣分析師們一直在尋找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重置的跡象,這將削弱美元的壟斷地位,進而影響到美債,這一點,從全球多個貨幣當局減持美債和增持實物黃金力度就可以說明問題,而這背後最大的莊家就是中國、俄羅斯、土耳其和波蘭為首的央行,且目前趨勢還在持續——儘管最近一兩個月有所放緩,但隨著全球央行持有美國國債量暴跌,但黃金儲備卻一直在增加(具體細節請參考下圖數據)。

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報告顯示,全球央行正在遠離美債市場已連續第14個月減持美債,總出售額近3420億美元,持續時長和金額都是有記錄以來最高,但事情到此並沒有結束。

中國所持黃金與美元資產對比趨勢

同時,當許多人認為實物黃金在金融體系中的貨幣功能作用結束之際,新興市場和部分歐洲國家卻正意外的以50多年來未曾見過速度在囤積黃金,並擴大外匯儲備資產的多樣化。據世界黃金協會最新公布的報告顯示,截止12月,全球央行的黃金凈購買量同比增長12%達為547.3噸。

不止於此,截止目前,德國、斯洛伐克、波蘭、義大利、羅馬尼亞、土耳其、荷蘭、比利時、瑞士、委內瑞拉、匈牙利、奧地利、法國等13國也紛紛開始提前把儲存在美聯儲或英格蘭銀行的黃金運回國的進程,而2019年下半年以來,義大利、波蘭、羅馬尼亞這三個歐洲國家也加入到這個進程中來,更是出乎市場意料。

對此,Zerohedge進一步稱,這些國家打破沉默發出的新信號或是對上世紀70年代脫離金本位以來信用美元時代提前結束的明確信號,正在這些背景下,近半年以來,雖然,美國本土的私人避險資金正在進入美債市場,但在多項美國關鍵經濟數據出現明顯下跌及美聯儲三次降息的環境下,美元資產已降低了吸引力,這體現了市場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感到擔憂。

市場觀點認為,在當前主要經濟體中,中國是為數不多的無風險債券收益率仍高於歷史低位的國家之一,而此時人民幣資產市場的估值優勢得以顯現,這是吸引外資的核心因素,而自去年4月以來,人民幣計價的政府債和政策性銀行債納入到國際指數,預期此將吸引約1.2萬億美元資金在未來五年流入中國債市,高盛進一步稱,這其中有2500億美元可能來自全球央行,因人民幣與美元的利差進一步擴大。(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LJ-mG8BxtCz63RLAY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