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正在大家準備從手術室陸續「撤退」的時候,麻醉科主任突然告知臨時加了一台急診麻醉。
一般情況,急診手術都會交給當天急診班的同事。但是,這次卻沒有,而是安排了經驗豐富的張副主任。
等患者一進來,大家就明白了了:原來是個孩子。而且,這個麻醉似乎有些難度。因為,這是一個斷指再植手術。根據經驗,這個手術起碼數個小時以上。
本以為手術麻醉很快進入正題,但似乎在麻醉簽字階段出現了問題。隨著手術室門口的人越聚越多,大家也聽明白怎麼回事了。原來,是孩子媽媽質疑醫院的麻醉方案有問題。孩子媽媽說:不差錢,得上全麻。還反問張副主任:這麼小的孩子,有哪個醫院不給上全麻的?
現在的人壓力都很大,自己惹事又怕有後患。一旦有熱鬧看,就容易起鬨。聽到媽媽大聲反問,有人甚至在那裡叫好。
張副主任是很有經驗的人。見此情景,立即拉著家屬進了麻醉辦公室。
到了辦公室,先是安撫、後是耐心解釋。
張副主任解釋說:不是不給上全麻,而是我們給孩子的方案更好。尤其是這種斷指再植手術,術後最怕疼痛刺激。一旦疼痛刺激導致血管痙攣,很有可能影響斷指的血供,而神經阻滯正好阻滯了交感神經。這種阻滯,可以阻斷交感神經對血管的收縮控制。因此,無論理論上、還是實踐中神經阻滯都非常適合斷指再植手術。
麻醉還能為患者術後考慮?孩子媽媽臉上掛滿了驚訝。
此時,血管外科醫生也隨聲附和:是啊,我們做了很多例了,效果非常好。
張副主任趁熱打鐵道:正常的臂叢阻滯時間為3~6小時。為防止麻醉效果不能滿足手術,也為術後繼續為孩子鎮痛,我們會在孩子臂叢神經附近埋置一根套管針。這根套管針,術中可以加藥,術後可以利用止疼泵為孩子繼續鎮痛。
直到這時,她才真正感受到醫生是真的在為孩子著想。
但她又擔心的問道:打這個針不疼嗎?孩子會不會哭啊?
沒關係的,我們會在鎮靜狀態下為孩子進行神經阻滯。也就是說,打針之前我們會給孩子注射鎮靜藥。等孩子睡著了,我們再為孩子實施神經阻滯。
聽到這裡,她頻頻點頭。
【專業知識】
斷指再植術時間長,只有鎮痛完善,患者才有可能耐受長時間手術。另外,上止血帶時間長,尤其在麻醉作用不夠完全時,易出現止血帶疼痛,多數患者難於忍受,表現為冷汗淋漓、煩躁不安,難以控制。
斷指再植術成功關鍵在於血管能否接通,血管危象中疼痛與躁動是誘發血管痙攣因素之一。全身麻醉誘導和甦醒期均可引起患者躁動,從而誘發血管危象,影響患指的成活。臂叢神經阻滯用於斷指再植術,除提供手術無痛條件外,還具有打張上肢血管、增加血流等效應、解除血管痙攣、利於組織灌注和血管吻合、生理干擾輕及併發症少等優點。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