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過飯就犯困,是怎麼回事?醫生:和大腦供血有關,重視起來

2022-02-17     安慶大同

原標題:一吃過飯就犯困,是怎麼回事?醫生:和大腦供血有關,重視起來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經歷,或許晚上明明沒有熬夜,早上起床工作也是精神煥發,積極工作或學習了一上午,等到吃完晚飯後卻發現自己開始不停地打起哈欠來,上下眼皮不停的打架,似乎一閉眼就會睡著。

通常也被大家叫做飽飯犯困,很多人生活中都有這樣的情況,不過其實大部分人都不會在意,認為只是自己睡少了,多休息一下就好,其實或許是我們的身體健康出現了異常,需要大家平時多留心。

其實吃過飯後犯困,有這麼一個說法,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腸胃為了消化食物,需要大量的血液,所以這時候進入我們大腦的血液就會減少,所以在食物消化的這個時間段之內,我們就會出現大腦供血不足的情況,往往就會出現大腦反應慢,同時感到睏倦。不過其實這種變化對我們的身體影響不是特別大,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人在吃飯的時候往往都不會發生過大的腦部供血變化,這些細微的變化雖然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不是主導的因素,而且從我們人體的角度來說,大腦它往往有著自己的「處事原則」,對於血液供應情況往往有自己的調整辦法,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不會因為一頓飯就導致自己腦供血不足。

既然腦供血不足不是主要的原因,那麼究竟是什麼影響我們有飯後發困的情況呢?其實還可能是下面這兩個原因,希望大家多留心,注意一下。

1. 身體激素的影響

其實一般來說身體健康的人可能也會出現飯後想睡覺的情況,這主要由我們自己的身體機制來決定。國外的一所大學在研究中發現,當我們吃飽飯後,開始進行食物消化的時候,往往身體裡面的膽囊就會分泌一些膽囊收縮素,這些物質大約在飯後的兩個小時內會達到一個比較高的值,過了兩小時的時候,這些物質就會慢慢的減少,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過多的影響。而這些物質越多往往就會導致我們有一種犯困的感覺,讓人想進入夢鄉好好地睡一覺。

2. 食慾素的影響

當我們吃完東西後,這時候因為食物的影響就會導致我們的血糖值上升,而血糖升高就會導致人體的食慾素分泌受到影響,減少分泌,我們體內的食慾素越少往往使得我們有犯困。想睡覺的感覺,等到血糖下降的時候,食慾素就會變多,這時候也會揮發一個較為清醒的狀態。而且當我們吃一些容易使得血糖升高較快的食物時,例如土豆等,往往發困的幾率更高。

想要避免飯後犯困,其實有幾個小方法建議大家啊多學學,首先就是平時的吃過你不要過飽,大約7分飽就可以,同時最好睡個30分鐘左右睡個午覺,不僅可以讓我們發困的狀態得到緩解,同時還可以讓我們下午工作有精神。此外研究發現,堅持睡午覺的人,比起不睡的人往往心臟病的風險也會降低3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84a2ce741fec60c38b1a293c42ee1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