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會向西湖大學踴躍捐贈?只有教育強大,民族才會強大

2020-02-09     教育思享

西湖大學是一所社會力量舉辦的大學,為該校捐款的有企業、有個人,有富商、有藍領,有老者、有兒童……

這樣的舉動,在新中國的大學建校歷史上並不多見,捐款數額,上至億元,下至一分錢。而這些錢中不乏普通老百姓的身影,有來自優秀學生的獎學金,有孩子的壓歲錢,有老人子女給的孝順錢,還有普通工薪族一大半的工資,甚至有婚禮禮金。

也許,有人很疑惑,是什麼讓他們這麼熱衷於將錢捐給一所大學。或許,如今降臨的疫情便是最好的詮釋。在疫情到來之際,只有強大的醫療、科學才能給人們帶來希望。

這些捐贈者無疑是默默奉獻著,他們清楚當下捐的每一筆錢,都會化成未來的希望。

西湖大學力求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的原始創新方面有所突破,前期優先建設醫學、理學、工學3個學科門類,而這3個門類對於國家和民族極為重要,而且西湖大學也會根據社會發展需求,適度進行學科方向調整。這或許也就是西湖大學能夠獲得各個階層支持的原因吧,因為醫學關乎每一個人健康和生命,而理學和工學關乎國家命運和民族崛起。

西湖大學在2018年2月14日正式獲教育部批准設立,由施一公、陳十一、潘建偉、饒毅、錢穎一等發起創辦,舉辦方是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首任校長是由前清華副校長施一公院士擔任。

西湖大學以「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致力於集聚一流師資、打造一流學科、培育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努力為國家科教興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突出貢獻。

「我想捐贈這個項目,你幫我跑一趟吧。我看到好多人捐這個研究孤兒病的項目,就希望能有更多生的希望。科學家要抓緊時間研究,在不久的將來,有新的突破。」

93歲的瞿奶奶曾經是一位婦產科醫生,也是個很節約的人,她坐著輪椅,戴上老花眼鏡,舉著一枚放大鏡,一字一句看報紙,囑咐自己的女兒。

這位老人只是這些捐贈者之一,而捐贈感人的故事比比皆是。其中不乏企業家的身影,他們支持教育,無疑是身為優秀企業家的遠見卓識。不過,對於小人物的老百姓來說,他們或許干不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但是他們默默捐贈,也在譜寫著未來的希望。

如今,疫情席捲了中國,有人不安,有人憤怒,但是也有人感動了中國,或許他們可能職位不高,或許他們的崗位也很普通,但他們是「英雄」,這包括了抗疫情的醫護人員,也包括為國家出力的每一位公民,希望他們每一位都平平安安。

願疫情早日過去,願中國的教育能夠培養出更多真才實學的人才。疫情之下,更讓人明白只有教育強大,民族才能強大。或許西湖大學能夠為中國教育帶來更多希望。

加油,西湖大學!加油,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82yNnABgx9BqZZI4Hr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