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了連岳老師發的公號文談房地產,深有感觸,我也隨便聊聊。
我收入挺高那幾年,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換什麼豪車,我的興趣點就不在於此。換輛寶馬奔馳奧迪又能怎麼樣呢?別人就能高看我一眼嗎?再說了,我向來不覺得一個人貴不貴是由一輛車來決定的。
只有銀行卡里每個月與日俱增的數字,可以給我帶來極大的安全感。
不僅不買豪車,我也不痴迷任何奢侈品。
我對自己的認知很清醒:
即便是掙了一些錢又能怎麼樣?我還是沒有到隨意揮霍的地步。我有更需要的事情亟待解決,那就是換一個大一點的房子。為了倆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也為了房產相對保值,我們說什麼都得換到島內去。
很多人都不看好廈門的房地產,說泡沫太大,但是你得看買哪裡。
我們16年買房的確是買錯了,放棄了島內主核心城區,買了島外很偏遠的地方。這幾年房地產市場風雲變幻,廈大老城區一帶從一萬八九漲到了四五萬。如果我們16年買了廈大附近,那麼再過幾年我們換房子的時候就沒那麼難,我們手裡還會有一兩百萬的存款,壓力也就不會那麼大。
但是沒有如果,我們選錯了就是選錯了。
住到島外之後一個切身地感受:有點被邊緣化了。
首先是我老公上下班很不方便,翔安隧道會堵成什麼樣,生活在廈門的人都會有了解。我也很少會去島內,因為一去你就得趕著時間點,要避開早晚高峰期。工作日就很堵,一到了節假日更是癱瘓,我們住島外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堵車的隊伍直接排到了翔安大道市政府附近。
我很少跟朋友相約,最大的一方面原因是不方便。
當然,我們換到島內的最主要原因是為了倆孩子上學。
人總是這樣,最早買房的時候沒有孩子也壓根就不會考慮到孩子上學,可是當有了孩子之後你才後知後覺,原來學區是那麼重要的一件事情。廈大一帶的老破小之所以價格那麼高,就是學區擺在那裡。是比較破,可是學校好啊,地理位置優越,房價再怎麼高總會有接盤的。
但是等我2021年再考慮要換到島內的時候,沒有把學區放在最主要位置。因為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居住的生活品質還是蠻重要的。如果只考慮學區,相同的價格只能買到七八十平的房子,還很破,也沒有電梯,還得重新裝修,又是一大筆花費。
再說了,老破小學區已經漲過很大一波了,投資的意義不太大。
我跟老公仔細衡量了下:
選一個差不多的學校就行了,還是思明區的學校,總比之前在島外翔安要好的多。
各方面仔細權衡了下,我們著重看廈門火車站附近一帶。
交通便利、主核心城區、房齡相對較新、學區還行。
廈門火車北站一帶價格還是太高,我們也就輾轉到了南站一帶。南站區域主要是生活區,離北站很近,交通雖然比不上北站便利,但已經相對可以了。同樣的價格,我們可以在南站附近買到相對大點和新點的房子,還是電梯房。
南站東坪山區域適合居住,相對安靜,空氣品質好,東坪山更是相當於你家的後花園。我們搬過來這一年,每逢周末都會帶著倆孩子上山玩,小區沒什麼綠化,周圍也沒啥公園,可是能往山上跑啊,那不是天然的綠肺嗎?
離海邊也相當近,沿東浦路右轉過個隧道,沒幾分鐘就到了。
我老公上班現在幸福太多了,八點鐘出門都不晚,他可以慢悠悠的;下班二十分鐘也就到家了,還是在堵車的情況下。他大部分時間還是以跑島內為主,偶爾島外。
我們跟朋友的聯繫更為緊密了,每逢周末活動都很豐富,再也不用擔心時間的問題。
第二次換房,換對了,就是換的相對有點晚了。
2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穿著普拉達的女王》,對於那些奢侈品包包、衣服,我也曾羨慕過;但是我最能掙錢那幾年,從沒有考慮過要在這方面給自己什麼。
一個月可以掙十萬,買個一萬塊的包算貴嗎?
我不捨得,我怕自己一旦開了那個口子,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我有必要買個一兩萬的包嗎?
完全沒必要。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裡工作,我背給誰看呢?我買了那麼貴的包,是不是還得搭配衣服鞋子,要不然怎麼配呢?所以那個時候,當我的同行在朋友圈曬起了昂貴的包包和大牌化妝品,我還是跟以前一樣。
我最大的開銷也就是養孩子和日常的生活開銷,所以我從不記帳,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會亂花錢。相比較花錢,我更喜歡攢錢,喜歡看銀行卡里的數字一天天增長起來。
有一兩百萬的存款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在換房之前我體會過,我的生活沒有太大的改變,那段時間是處於到處看房子的階段。覺得也是時候該換個房子了,也有能力換到島內去了。
可能跟原生家庭有一定的關係,在沒有解決我的剛需之前,我都不會亂花錢。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可以把父母給我的一年一千塊生活費規劃好,不讓自己缺錢和借錢;工作之後我也能想著把自己的剛需解決好。
房子,當然是剛需,你不可能不買房子。
你自己或許可以不買房子,可問題是你的孩子呢?沒有房子,上學就是個問題。有了房子,孩子上學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有了房子,你會有安全感,覺得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有了家了,這對於在城市裡打拚的我們尤為重要。
房子,永遠是中國人繞不開的話題,尤其是對於沒房子的人來說。
我之前說過,大部分男人都要感謝自己的丈母娘和老婆。要不是丈母娘和老婆逼著買房子,他們很可能不會有自己的第一桶金。若干年後,你會發現自己買房是賺的。
最起碼對於之前的房地產市場來說:越早上車越賺。
當然也會有人說,剛需客投資什麼呀,他們沒有多餘的錢買房子。可房子就是一套一套換大的,先買小的,再換大的,趕上了好的時運,就能再買套大的。還是你的固定資產,而且在不斷升值,你也不用為孩子上學而發愁。
身邊的一件真實的事情:A先生收入不錯,他2010年就可以在廈門市區隨便買,但是他不喜歡投資房產,他名下一套房產都沒有,他就喜歡投資股票和租房子。後來孩子出生要上學他又不得不買房子,可是那時候廈門的房價已經漲到了五六萬一平。
我賺錢那幾年堅決不進股票市場,一旦進了就會控制不住自己,而我沒那個風險抵抗能力。我還沒換到一個心儀的房子,玩什麼股票,買什麼豪車,我消費得起嗎?
對於我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解決房子的頭等大事。
把孩子上學的事情搞定,我後面就可以輕鬆一些。
每個人掙錢都有大小周期,你也不可能一直賺錢,要平衡好自己的心態。我現在的心態反而會比那幾年更好一些,那時候掙得多壓力大很焦慮,現在都很平穩了。尤其是2022年,我大部分時間都在躺平,把更多時間放在了家庭上面。
但不等於我會在事業上完全躺平,還會跟隨大形式走,尋找下一個風口。
我始終覺得,賺錢很重要,我也從沒想過要在這件事上依賴老公。女人一定要想辦法多掙錢,即便是你的老公很能掙錢,你也要逼著自己多掙錢。賺錢能力是屬於你自己的,誰也搶不走。
卡里有錢,你會在婚姻里有話語權和安全感。
看看自己當下的需求是什麼?有沒有能力去消費,你的剛需解決了嗎?如果房子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你們家日常開銷也不需要你操心,那麼你完全可以在能力範圍之內對自己好一些。
我之後想的就是:多對自己好一些。
但我不會超前消費和盲目消費,還是會有計劃消費。
很多人唱衰廈門的房價?
我還是堅持一個觀點:
核心城區大機率不會跌,會整體比較平穩。廈門島內就那麼大,僧多粥少,而整個福建的稍微有點錢的人都會在廈門買套房子。廈門的拆遷戶也會買房子,還有那些爭著往島內來,覺得島內教育資源好的,想小套換大套的,他們也會來島內。
放眼未來,島內的主核心城區的房價還是相對平穩。
我跟連岳一個觀點:在中國投資、做事,想成,要多看《新聞聯播》,多看官方權威媒體的消息,別看小作文。
男人有了錢會想著換豪車,女人有了錢會想著買奢侈品包包,讓自己看起來很貴?
你能不能買?要看你的剛需解決了沒,沒了大處花錢的地方當然可以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去享受,也不用考慮什麼智商稅的問題。可如果你的剛需沒有解決,你還想買房或換房,就讓自己勒緊褲腰帶,控制住物慾,先把眼前的最緊要的給解決了。
最後送給女人一句話:
多逼自己掙錢和攢錢,有個你自己的小金庫,你會感謝我的。香奈兒和LV沒那麼重要,手裡的實實在在的錢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