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瞧不起范進中舉,你要是知道他最後混得有多好,你也得樂瘋了

2024-01-19     三目史官

原標題:別瞧不起范進中舉,你要是知道他最後混得有多好,你也得樂瘋了

大家在上學的時候都有學過范進中舉的故事,范進中舉,喜極而瘋,沒有生在那個年代背景之下,多半無法理解范進為什麼這麼喜悅。

相信不少人對這個故事的感覺就是范進這個人好奇怪,為啥中個舉能樂成這樣?

其實范進中舉,樂瘋了是很正常的,因為他中舉這個事,放到現在,和中了上千萬的彩票差不多,現代人中了這麼多錢,還不是一樣樂得找不著北。

但是隋唐開始,科舉制度興起,讀書人的地位陡然間發生了巨變,無數飽學之士爭先恐後地參加科舉,渴望能出人頭地。

隋唐世家和寒門鬥爭激烈,科舉雖是一條終南捷徑,但是始終還是家學淵源的世家大族占據優勢。

宋代開始,科舉徹底成為了一個人出人頭地的必經之路,沒有經過科舉,哪怕當了官,也被人看不起,被清流文人所不屑,東華門外唱名才是所有讀書人的目標,文貴武賤到了宰相韓琦的妾室,奴僕一般地位的人,都敢罵武襄公狄青為賊配軍。

明朝對士紳的優待可以說冠絕歷朝歷代了,明代有個投獻的習俗,因為中舉的舉人可以免稅,所以很多的農民為了逃避農稅,就把土地投獻到這些人名下,繳納佃租,所以不少的舉人名下良田千畝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范進中舉為啥這麼高興?

他中舉前,啥也不是,靠著老丈人吃飯,落魄書生一個,年紀還不小了,可以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但是中舉之後呢?當地士紳趕著過來結交,老丈人扇了他一巴掌都感覺是打了天上的文曲星,怕得不得了,可以預見,後面肯定有大把的人過來投獻土地,士紳們也會爭先與他結為姻親,互為鄉黨。

可以說一下子就變成了古代萬里挑一的成功人士的典範,鯉魚跳龍門了。

想想看,他能不樂瘋了嗎?

所以古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說法並沒錯,因為只要你科舉取士成了,人生一下子就截然不同了,過去的吃糠咽菜的生活馬上就會離你而去,街坊鄰里見了你都得喊一聲舉人老爺。

但是宋明開始,這種科舉明顯已經有了變質的意味,書生只讀四書五經不說,還要依據朱熹這個扒灰的下作之徒的註解,大半進士及第的人都是些只知道和光同塵的貨色,治政上一塌糊塗。

范進中舉出自《儒林外史》一書,本身就是在諷刺這種現象。

你要是范進,知道自己中舉了的話,會樂瘋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767f547251cc3f952d8338424cb12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