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軍區司令員換了三大名將,政委卻始終不動,他們都是誰?

2023-06-03     雲夕客

原標題:蘭州軍區司令員換了三大名將,政委卻始終不動,他們都是誰?

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祖國大西北的蘭州軍區,一時將星熠熠,好幾位能打仗的名將都去了蘭州軍區。更厲害的還是軍區政委。軍區司令員換了三位名將,軍區政委卻始終不動。他們都是誰呢?

1977年,復出工作的蕭華來到蘭州軍區擔任政委。當時的蘭州軍區司令員是韓先楚,聞名全國的旋風司令。韓先楚和蕭華同為開國上將,他卻是蕭華的老部下,他這個軍區司令員,見了蕭華,要恭敬地喊老首長。

(蕭華和韓先楚一起參觀)

為什麼呢?蕭華的年齡沒有韓先楚大,革命資歷卻比韓先楚要老。1933年,17歲的蕭華在中央紅軍中擔任師政委,成為正師級,當時的韓先楚年齡比蕭華要大,卻還只是紅25軍中一位連級幹部。

和蕭華差了好幾級。解放戰爭時期,韓先楚和蕭華同在東北戰場,而且最開始同在南滿軍區,蕭華擔任遼東軍區司令員、南滿軍區副司令員,韓先楚只是軍區下轄的一位縱隊副司令員。

韓先楚進入東北的第一場開門紅,鞍海戰役大捷,迫使潘朔端一個師和平起義,離不開頂頭上司蕭華對他的支持和信任。是蕭華讓他放手指揮的。

建國後,韓先楚擔任大軍區司令,為國鎮守一方。蕭華在總政治部,擔任過主任,是總政的一把手,主管全軍的幹部調配,身份和地位當然還是在韓先楚之上。

在蘭州軍區的歷史上,只有一位開國上將擔任過軍區司令員,他就是韓先楚,也只有一位開國上將擔任過軍區政委,他就是蕭華。最能打仗的上將,最會做政治工作的上將,同在蘭州軍區,這是大西北的幸運,也絕對是蘭州軍區的高光時刻。

1980年,韓先楚調離蘭州軍區,進京任職,和許世友等人一樣,都成為軍委的常委,後來還擔任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韓先楚走了,蕭華繼續留任蘭州軍區政委。

(左三蕭華,右一杜義德)

那麼,誰來接替韓先楚,和蕭華搭檔呢?鄧小平親自選定了一位愛將,他就是杜義德,劉鄧大軍第六縱隊的政委。建國後,杜義德長期在海軍系統中任職。海軍工作離不開杜義德,可是鄧小平認為蘭州軍區需要一位會打仗的司令員,便派杜義德過去。

有杜義德在蘭州軍區,鄧小平放心。杜義德只是開國中將,蕭華是開國上將,他的資歷當然在杜義德之上。可是聽說杜義德成為自己的新搭檔,蕭華非常高興,乃至於竟然從大西北趕回北京親自迎接杜義德。

為什麼呢?因為杜義德會打仗,一旦西北有戰事,旋風司令韓先楚走了,西北就是需要像杜義德這樣經歷過戰火淬鍊的將軍。蕭華和杜義德一起來到蘭州軍區,他們一起考察大西北的地形。

當他們來到祁連山下時,蕭華還和杜義德開玩笑,他指著一群馬匹說,這群馬匹中間,說不定還有當年你們西路軍騎兵師跑散的戰馬留下來的後代呢。杜義德很爽朗地笑了。

蕭華說的沒錯,杜義德當年在西路軍中擔任騎兵師師長。他對大西北,對祁連山很有感情。那裡掩埋著他們騎兵師戰友們的遺體,到處都飄散著戰友們的忠魂。

(右一蕭華,坐著的是鄭維山)

1982年,杜義德卸任蘭州軍區司令員,蕭華送走了他的第二位搭檔,又迎來了第三位,也是一位所向披靡的戰將,他就是開國中將鄭維山,當年華北戰場第三縱隊司令員。

鄭維山對大西北的感情比杜義德還要深。當年,他們都是紅四方面軍將領,都參加了西路軍,都是正師級將領。面對瘋狂的馬家軍,鄭維山統領的紅88師損失殆盡,這讓他痛徹心扉。

十幾年後,杜義德參加了解放蘭州城的戰役,朝著當年的仇人馬家軍萬炮齊鳴,為死去的戰友們報了仇。如今,三到蘭州,鄭維山更是感慨良多。

1983年,蕭華離開了蘭州軍區,進京擔任了全國政協副主席。他在蘭州軍區當了7年的政委,先後搭檔韓先楚、杜義德和鄭維山等三位名將。巧的是,這三位名將,都是大別山子弟。

韓先楚是湖北紅安的,杜義德是湖北黃陂的,鄭維山是河南新縣的。三位大別山的猛將,來鎮守大西北,這是大別山的光榮,也是紅四方面軍的光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654fb5e63f251fa0adeb4c4e3bfdf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