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85歲老婦捐款1千萬,銀行嚇得立刻報警,才知老人身份不簡單

2023-06-30     雲夕客

原標題:東北85歲老婦捐款1千萬,銀行嚇得立刻報警,才知老人身份不簡單

2018年,武漢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走進了一家銀行,為首的老太太開口就跟銀行工作人員說,想要匯款300萬人民幣。

兩位老人看起來80多歲了,穿著很舊的迷彩服,打扮十分樸素,而匯款的地址卻是遙遠的東北,銀行工作人員頓時警惕起來。這兩位老人會不會是遭遇了電信詐騙?於是工作人員穩住兩位老人,同時打電話報警。

當時的銀行監控

而趕來的民警在搞清了老人的身份後,發現這不是詐騙案,反而是一起催人淚下的傳奇故事,還囑咐銀行工作人員趕緊為老人辦理轉帳。後來老人還又轉了700萬元,湊出整整1千萬來給那個東北帳戶。

這兩位老人是誰?

為什麼要捐贈這麼多錢?

他們身後又隱藏著怎樣催人淚下的故事呢?

為首的那位老太太叫做馬旭,與她一起來的老人是她的丈夫顏學庸,他們兩位打扮樸素,看起來不大起眼,但事實上,他們都是離休的高級軍官。這次來匯款也並非受騙,而是想將全部積蓄總共1千萬元捐給馬旭的故鄉,哈爾濱木蘭縣。

馬旭夫婦

花木蘭是大名鼎鼎的巾幗英雄,出生在木蘭縣的馬旭也是一位響噹噹的女英雄。她出生在1932年,父親去世很早,是母親辛辛苦苦把她拉扯長大的。等馬旭長到能夠記事的年紀,日偽軍已經統治了東北地區。可以說馬旭的整個童年都是在日寇的壓迫下度過的。

當時東北的學校只讓教授日語,中國孩子都不能說中國話。見慣了壓迫的馬旭沒有麻木,反而在心中積蓄起一腔熱血,希望將來能夠參軍報國。1946年,木蘭縣被解放了,馬旭聽說解放軍在當地徵兵,一直在被壓抑的熱血沸騰起來。

馬旭

她的母親和附近的鄉親們都很支持她的決定,於是年僅14歲的馬旭跑去報名參軍。由於年紀還小,馬旭先被組織安排到東北軍政大學吉林分校讀了半年書,之後便成為隨軍衛生員,隨著部隊參加了遼瀋戰役。

後來,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馬旭繼續隨軍去往朝鮮戰場,與特級作戰英雄黃繼光同在志願軍第15軍45師。在這裡,馬旭不僅見證了無數的生死瞬間,還結識了同為軍醫的顏學庸。兩人都在戰場上救死扶傷,永遠奮鬥在第一線,戰火硝煙間培養出了感情,很快結為夫妻,就此攜手共度一生。

馬旭與顏學庸

馬旭祖上從醫,她本人也很想成為一名醫生。在韓戰結束後,馬旭憑藉在戰場上出色的表現,獲得了多枚勳章,還被評為優秀衛生員,保送到第一軍醫大學讀書深造,畢業後更是憑著全優的成績,順利來到了原武漢軍區總醫院工作。

馬旭與顏學庸

國家在1961年成立了中國空降兵部隊,但由於缺乏經驗,各種設施還未完善,條件很差,願意去到該部隊的人不多,尤其缺少專業的醫療人員。這使得接受訓練的空降新兵們很容易受傷,而且常常會因為救助不及時而傷情嚴重,甚至因此失去生命。

中國空降兵部隊

馬旭得知後,主動申請來到空降兵部隊,但是她來了這裡之後才發現,事情比她預想得還要嚴重一些。空降兵的日常訓練包括高空跳傘,但在空降兵升空訓練時,醫療人員只能在遠處定點等候,等到出事了再趕過去。即使醫療人員人數增加,受傷的空降兵們依然無法得到及時的救助。如果她不懂得跳傘,怎麼給因跳傘而受傷的戰士治療?

中國空降兵部隊

馬旭仔細考慮了一番,然後向上級報告說,希望能和空降兵們一起接受訓練。不過這個申請被領導駁回了。要知道,空降兵的選擇是很嚴格的,身高體重等等要求極高。而馬旭因為小時候家窮,在長身體的年紀里也常常吃不飽飯,導致她有些發育不良,即使成年了個頭依然很是矮小。

馬旭

這樣的馬旭自然達不到空降兵的標準,何況當時整個空降部隊1萬多人,卻沒有讓女兵跳傘的先例。不過這並難住馬旭。既然不能跟著大部隊一起練習,她就在部隊記住訓練要求,又在家中按照部隊里的基本格式,挖坑運沙,每天下班後都在沙坑前練習超過500多次。有時不小心崴到了腳踝,她為自己簡單處理後,第二天繼續照常上班。

馬旭就這樣獨自練習了大半年,等到傘兵審核考試時,她報名參加,以標準的動作彌補了身體上的不足,平穩落地,讓在場圍觀的1000多名軍官和戰士都為她鼓掌叫好。馬旭便成功得到了批准,成為了新中國第一位空降女兵。

馬旭

在此後的20多年裡,馬旭作為空降女兵,在全國各地的高空執行過任務,跳傘200多次,不僅是第一位跳傘女兵,也是跳傘次數最多,空降年齡最大的女兵。

在充分了解了跳傘這回事後,馬旭也沒有忘記自己身為醫生的本職。她知道空降兵非常容易扭傷腳踝,於是以此為課題,與同為醫生的丈夫展開了研究。兩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閱讀了國內外的資料,最後在1983年成功研製出了一種「空氣護踝」,可以有效保護空降兵的腳腕,這一發明遠超當時美國與蘇聯的空降護踝。當時為了試驗這項發明,馬旭還親自冒著風險上陣。

馬旭夫婦

但是跳傘事業存在著影響生育的風險,但顏學庸明白中國跳傘事業剛剛起步,需要像馬旭這樣的優秀人才,於是堅定地支持妻子的選擇,還親自為妻子做了結紮手術。兩人也因此到了晚年,膝下沒有任何子嗣。俗話說,婚姻的紐帶是孩子,但在馬旭與顏學庸這裡,有著彼此間互相了解、互相支持的愛情,就算沒有孩子,婚姻一樣可以幸福美滿。

馬旭與顏學庸

馬旭在退休後,就與丈夫住在武漢。房子很小,甚至有些破舊。不過夫妻二人並不在意這些。他們生活得十分節儉,很少購買衣服,一年四季都穿著軍隊發給他們的軍裝。他們作為醫生,時常免費給上門的患者診治,患者從普通百姓到富豪,再到將軍,夫妻二人對他們一視同仁。人們都親切地稱呼他們為「穿軍裝的菩薩」。

馬旭夫婦

他們還時刻關心著軍隊的建設,又先後研製出了「單兵高原供氧背心」和治療萎縮性胃病的藥,分別拿到了國家的專利。此外,兩人也沒停止在學術方面的研究,編寫出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和《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等著作,促進了中國空降事業的發展。

關於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報道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馬旭漸漸開始懷念那個許久未曾回去的故鄉,哈爾濱木蘭縣。她迫切地想要為故鄉做些什麼。於是在丈夫的支持下,85歲的馬旭決定將多年來積攢下的稿費、退休金、專利費等等湊到一起,總共1千萬,全部捐贈給木蘭縣。

捐贈證書

在馬旭的一位東北老朋友的幫助下,馬旭與木蘭縣政府取得了聯繫,並在2018年正式去到銀行匯款。於是就出現了開頭那一幕。

夫妻倆的捐贈分了兩批,第一批是300萬,第二批則是700萬。木蘭縣政府在徵得夫妻倆的同意後,在木蘭縣城內建起了一座名為「馬旭文博藝術中心」的公共建築,將來用於宣傳革命教育,開展文化活動。這座藝術中心在2021年的6月30日建成了,馬旭與丈夫顏學庸一起為其揭碑。

揭碑

回顧馬旭的一生,大家可以發現,她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從事什麼,總是帶著鮮明的革命理想主義色彩。她認為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但能做出的貢獻卻是無限。

2019年2月,馬旭老人被評選為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給她的評語是「畢生節儉只為一次奢侈,耐得清貧守得心靈的高貴」。

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這個物質橫流,金錢至上的時代,馬旭夫婦就像天空中耀眼的亮星,照亮著人們的心靈。有了他們,人間會變得更美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5a9861f1eaae4ebca11384020d0d2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