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中的復原力:創傷後絲鯊背鰭再生首例

2024-01-05     中國綠髮會

原標題:深海中的復原力:創傷後絲鯊背鰭再生首例

鯊魚很容易受到海洋中自然和人為威脅的影響。由於人類和鯊魚的活動空間不斷重疊,海洋垃圾、船隻撞擊、研究或捕魚造成的對鯊魚的人為傷害變得越來越普遍,這些傷害有可能會對鯊魚產生長期的生理調整、行為改變,甚至死亡。因此,了解物種的恢復能力非常重要。

雖然鯊魚被認為已經進化出了快速癒合傷口的機制,但由於許多傷口是通過一次性的機會性觀察記錄的,無法對個體進行長期監測,所以記錄這種癒合的研究很少,對其背後的生物學機制的理解也很有限,證明傷口癒合的樣本也普遍缺乏。

絲鯊(Carcharhinus falciformis)在夏季經常出沒於佛羅里達州海岸的溫暖水域,它們是世界上數量最豐富的大型鯊魚之一,也是公海漁業中最常見的副漁獲物種之一,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易危物種。絲鯊主要生活在底部深度達4000米的深水中,沿著大陸架和靠近深水珊瑚礁。

圖源:IUCN Redlist

2022年7月,一條背鰭上有不同尋常形狀切口的成年雄性絲鯊在佛羅里達州被發現,背鰭上的切口與跟蹤研究中放置在鯊魚身上的衛星標籤的大小相符。鑒於這些切口的精確度和模式,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對傷口最合理的解釋是:由利器故意移除衛星標籤造成的。

2023年6月,這條絲鯊再次被發現,研究人員通過照片證據來研究它在背鰭遭受創傷332天後的癒合情況,並首次計算出這個物種的癒合率。該研究發表於《海洋科學雜誌》(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s)。

圖:2022年7月31日,Josh Schellenberg在佛羅里達州朱庇特潛水時拍攝的雄性絲鯊的背鰭照片

圖:絲鯊背鰭癒合,由Josh Schellenberg於2023年6月拍攝

這條絲鯊背鰭缺失的鰭片達20.8%,如此之大的創傷以至於研究人員預計這條鯊魚可能會因為難以捕獲食物而死亡。然而,在近一年後,即在記錄的受傷後332天,拍攝到的鯊魚顯示,其背鰭已恢復到原來大小的87%

根據潛水員提供的照片,研究人員證實其背鰭面積增加了大約10.7%。計算創面癒合率得出結論,初始傷口在第42天達到完全閉合,這與其他軟骨魚癒合率類似。這為絲鯊的背鰭再生提供了第一個證據,並有助於對鯊魚傷口癒合率的有限研究。這一關於組織再生和傷口癒合的新發現強調了進一步研究的重要性,以了解它們在面對日益嚴峻的自然和人為環境挑戰時如何應對創傷性損傷。

到目前為止,對鯊魚的測試純粹是觀察性的,因此不知道這種再生是由於鰭組織的再生,還是僅僅用疤痕組織填補了大部分缺失的部分。此外,雖然通過該絲鯊觀察到鰭再生,但不能斷定這種能力是否適用於該物種的所有個體,而且它也可能取決於環境因素,如溫度。

絲鯊的遷徙距離可達3500多公里,對西北大西洋的絲鯊的遷徙和遷徙模式還沒有很好的文獻記載。放置在它們身上的衛星標籤收集的數據將有助於對該地區的棲息地利用和遷徙走廊進行有限的研究。但是,強行移除衛星標籤不僅會對鯊魚造成創傷性傷害,而且失去寶貴數據也會對整個物種的保護產生負面影響。

編譯:Sara 審核:Yujie

參考資料:

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jmb/2023/6639805/

Black, C. (2023). Resilience in the Depths: First Example of Fin Regeneration in a Silky Shark (Carcharhinus falciformis) following Traumatic Injury.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s, 2023.

DOI: 10.1155/2023/6639805

https://phys.org/news/2023-12-silky-shark-regrown-fin-extensive.htm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3421a60f943182a0c797ad0c8faf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