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流分析《甄嬛傳》:果郡王偷換毒酒,甄嬛真不知道

2022-04-26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細節流分析《甄嬛傳》:果郡王偷換毒酒,甄嬛真不知道

甄嬛到底知不知道果郡王偷換了毒酒?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人認為,甄嬛知道。

甄嬛倒好毒酒,果郡王就支開她去關窗。聰明如甄嬛,她有猜中果郡王會動手腳的實力。

看似有道理啊。

但是,聰明只是提高甄嬛猜中的機率,並不是她能猜中的充分必要條件。

我傾向於,甄嬛大機率不知道果郡王偷換了毒酒。

我這樣猜測,是因為毒酒局不是一道考驗智商的難題,而是一道情感問題。

想要了解甄嬛在毒酒宴上的狀態,必須要了解她的情感邏輯。

1.甄嬛的情感邏輯

我們知道,給果郡王賜毒酒,是雍正給甄嬛下達的政治任務。

雍正說得明明白白,果郡王必須死,甄嬛就是毒死果郡王的執行人。

只要甄嬛做了這件事,就能自證清白,她對果郡王並無私心。

雍正這樣玩兒,可見他的情感邏輯是,用公權力來解決個人情感問題。

這裡面有雍正的傲慢,他要用果郡王的死來強調個人去權威——「我是皇帝,我的愛妃必須要對我一心一意。我可以讓我的女人處死任何覬覦我愛妃的人。」

對雍正來說,政治權力才是王道。

你有沒有發現,這和甄嬛的情感邏輯完全不一樣。

甄嬛追求的是兩情相悅,是「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她要的是情愛權力。

甄嬛愛的是有情郎,雍正對她有情,他就能成為甄嬛的「四郎」,果郡王對她好,他就是甄嬛的「允禮」。

我們都知道,從甘露寺回來之後,甄嬛已經黑化。

但是,即便她黑化,她依舊有條底線,有仇報仇,有恩報恩。

對甄嬛來說,果郡王是為了她敢於犧牲自己的男子,甄嬛也會用自己的生命回報這樣的愛情。

因此,甄嬛喝完酒後,說的每句話都像極了遺言。

她告訴果郡王,「這一生有這一刻,便沒有遺憾。」

她意識到自己命不久矣,於是開始交代後事。

「如果我不在了,你會善待玉隱吧。」

看到果郡王吐血,她很驚訝,「毒酒明明是我的」。

總有人以為甄嬛是表演藝術家。

然而,這種觀點就把甄嬛當做了安陵容之類的人,成為了恩將仇報的小人。

甄嬛當然知道,如果她喝了毒酒,果郡王,甄嬛的兒女,甄家滿門都會遭滅頂之災。

以大局為重,甄嬛很容易做出毒死果郡王的選擇。

這樣講是沒有看懂甄嬛的為人。甄嬛是搞宮斗的行家裡手,但她不是一個純粹的政治家。

說到這裡,我們很有必要搞清楚甄嬛的性格底色。

2.甄嬛的性格底色

甄嬛是個愛情至上主義者。

《甄嬛傳》前兩集就用兩個小細節點出了這一點。

第一個細節是,甄嬛拜佛祈禱,希望「嫁給世間最好的男兒,與他結為連理,白頭到老」。

第二個細節是,甄嬛的生日是4月17日,暗示雍正和果郡王,雍正排行老四,果郡王排行十七。

甄嬛入宮後,原以為雍正是能夠愛她一生一世的郎君,後來她才發現,果郡王才能給她想要的愛情。

甄嬛和果郡王愛而不得的情緣,用一句話就能形容。

「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

甄嬛在後宮打怪升級,從純真善良的甄嬛變成腹黑的熹貴妃,她的黑化是被迫的改變。

因為甄嬛有個明亮的性格底色,信奉有恩必報的價值觀,這就註定她的黑化並不徹底。

這並不是我的過度解讀,《甄嬛傳》也用小細節證明了這一點。

甄嬛從甘露寺回來後,紅色元素成為甄嬛服飾的常見色。

服裝也在傳達一個信息,甄嬛黑化的標誌就是紅色上身的過程。她身上紅色元素越多,她黑化的程度就越高。

而流朱曾明確表示,甄嬛素日不愛穿紅——這裡的紅色指的是正宮紅。

在後期宮斗中,甄嬛嘴唇的正宮紅,是她穿紅的終極形態。

正宮紅已經成為她面貌的一部分,一個比服裝更契合她精神面貌的存在。

然而,甄嬛卻不會像太后一樣毒死隆科多,她更無法成為雍正那種工具理性的政治家。

即便我們能看到甄嬛對敵人殺伐決斷,卻會把溫柔和善意留給果郡王。

在毒酒局上,果郡王也明確表示,即便甄嬛帶著正宮紅的嘴唇和毒酒,果郡王依舊發現甄嬛還保留著嬛兒的一面。

當晚,果郡王說甄嬛還是喜歡穿妃色的衣服,妃色是粉紅色——這象徵著甄嬛在果郡王面前為數不多的善良。

站在甄嬛的視角看毒酒,就是她對果郡王愛情的呼應。她為了果郡王喝毒酒,得到一種「但願君心似我心」的道德快感。

對甄嬛這種愛情至上主義者來說,喝毒酒是她對果郡王深情的認可,也是對負心人雍正的反(bei)抗(pan)。

很多人總以為甄嬛套路果郡王,主要原因是她們看到甄嬛的黑化,卻沒有注意到甄嬛的黑化並不徹底。

除了服裝,我們也能在其他方面看到甄嬛的黑化並不徹底。

第73集,果郡王來京述職(此時已經是果親王了),他馬不停蹄就來找甄嬛。

甄嬛見到果郡王頓時淚如雨下。

即便甄嬛已經是後宮之主,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熹貴妃。

像她這麼謹慎的一個人,敢在公共場合面對果郡王真情流露。

以甄嬛的覺悟,她肯定知道這樣子會暴露她和果郡王有私情。

甄嬛的淚,不是華妃式的放肆,這說明果郡王一直是甄嬛的軟肋。甄嬛在果郡王面前,甄嬛依舊是嬛兒,是一個會真情流露,對愛情充滿嚮往的女子。

接受甄嬛會主動喝毒酒的事,其實也承認她確實也有戀愛腦的一面。

甄嬛想要用死來回報果郡王,其實也說明身居高位的痛苦和絕望。

她贏了華妃,贏了皇后,贏了雍正,但她卻沒有為心愛的人贏回一條命。

人生的勝利通常經不起細看,一旦細看就是悲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08cc0a5096e12469c83b8310bd34238.html